8月25日报道 英国《卫报》网站8月21日刊文评《东方化:亚洲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作者为马丁·雅克。文章摘编如下: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外交事务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这部杰作的核心主题是他所说的“东方化”,也就是全球重心从西方向东方的无情转移。他的主题并不新鲜,事实上,这本书在这场争论中算是迟到者。但是,他以可贵的专注来研究这个重要的现象,以富有洞察力的方式探索它在从东南亚和俄罗斯到欧洲、中东产生的种种影响,提供了一些生动有力却出人意料的信息。西方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在金融危机之后已经加速,但很多人却认为情况正好相反:鉴于有关中国经济“困难” 的言论反复出现,这或许也情有可原。拉赫曼当然不这么认为。他论证了世界如何以极为深远的方式逐年被这种权力的转变重新勾勒。
反对这种想法的主要阵地在美国。从很大程度上讲,美国是在否认一个赤裸裸的现实。但拉赫曼显示了奥巴马如何不引人注目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却不能公开承认:没有哪位政界要人能这么做,这对他们的声誉太过危险。欧洲——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逐渐默认了这种新现实。就像拉赫曼说的,“欧洲列强作为全球政治参与者的影响力急剧下降”,这并不令人意外。
拉赫曼对美国的分析强于中国,这或许在预料之中。问题的根源在于,他虽然表面上承认中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却倾向于把中国当做西方国家看待。可是,你不能这么做:这是中国构成的巨大挑战。比如,国际关系是一门几乎完全由西方经验塑造的学科,对于理解中国的相关性极其有限。拉赫曼随意地大量使用“民族主义”一词,仿佛我们知道这在中国背景下意味着什么。但是,对于一个首先是文明国家其次才是民族国家的国度而言,“民族主义”可不仅仅是一个不适当的陈词滥调。此外,这也不是吹毛求疵:这有关读懂或读不懂中国。
拉赫曼的主题带着他进行了一场有趣而刺激的环球之旅。有关中国崛起在东南亚产生的影响,他的讨论敏锐细腻,与绝大多数论述相反,避免了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反对中国的陈词滥调。同样,他对印度的讨论也非常精彩,避免了很多西方人在谈及印度相对于中国的前景时会犯的必胜主义错误。对于日本转向民族主义构成的危险,他不抱幻想。但他最有趣的论述或许围绕俄罗斯,表现出一种真实的同情:这个国家常常成为妖魔化而不是理解的对象。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俄罗斯自古以来就在定位为欧洲或定位为亚洲之间的摇摆,后者如今再次开始取代前者。
拉赫曼认为中国迟早将夺取美国的位置,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各国都将被迫适应这种新现实。自2010年以后,中美关系开始恶化,因为美国开始把中国视为其全球老大地位的威胁,而中国开始寻求在东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拉赫曼担心这场冲突可能导致一场灾难性的战争,他的担心不无道理。他在本书的大部分篇幅中提出或暗示这种权力的转变不可避免,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必须适应。但是,他在结语中却似乎自相矛盾,提出美国应当尽可能阻止中国崛起,或者至少直到中国有了不同的管理体制——坦率地讲,这不大可能。这个结论感觉好像出自另一本书。但是,瑕不掩瑜,这仍然是一本信息丰富有趣易读的作品,值得推广。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