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落后的中国娃娃,在世界孩子溺爱指数排名中“勇”夺第一!事实上,对孩子爱得太深,也是一种伤害。
在八十和九十年代初期,社会上对于“小皇帝”、“小公主”的讨论不绝于耳。那时,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不久,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适应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在“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备受关注,也颇有争议。
那么,外国孩子的家庭环境如何?他们也会受到同样的关注吗?
“怕化了”第一名:中国娃娃
我们中国人向来什么事情都喜欢争第一,娇惯孩子自然也不会落后。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做“倒行孝”,说的就是这种要星星不给月亮的“众星捧月”式的教育方式。
“怕化了”第二名:阿拉伯小哥
随着现代思想的进步,中国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慢慢淡化,但阿拉伯人在对男孩子娇惯的程度上不亚于中国人。更为严重的是,阿拉伯人对男孩子的娇惯,不仅是家庭的娇惯,甚至是族群式的。男孩子具有不可侵犯的神圣地位。相反,女孩子的地位就差得很多了。
“怕化了”第三名:黑人兄弟
很多人对于黑人群组排在第三位表示惊讶,其实不难理解。黑人朋友惯孩子的方式比较特别。黑人孩子的自由度大,一般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太出格了,黑人兄弟顶多是手高高举,轻轻落。更何况小家伙们皮糙肉厚,就是使劲打下,也满不在乎。
“怕化了”第四名:白人宝宝
相对而言,白人群体教育孩子的方法较为得当,也更加理性。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微博]喜欢将孩子送到西方国家,让孩子接受“西式”的教育。其实,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套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过分严格,也不过分宠溺。
“怕化了”第五名:犹太少年
每逢节假日,常有成群的犹太少年由两个大人带着做游戏或者赛跑。犹太少年会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聚会,以从小培养吃苦精神和团结意识。在他们的意识里,想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一家人,要奋斗就必须吃苦团结。由此可见,犹太人群体今天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与对孩子的教育密切相关。
10种危险的溺爱方式,你占几条
事实上,对孩子爱得太深,也是一种伤害。
这10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
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3、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