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孙子智美,五月七日茴香,御手洗红豆,防冷涂个蜡,请问以上几项哪项不是《智取威虎山》中的土匪黑话?
除了最后一项是,全都不是。前三项日本名字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霸气感,这里面我孙子、五月七日、御手洗都是姓氏,其中御手洗在字面上是厕所的意思,咳咳。
日本姓本身就与我们的百家姓区别很大,但我们时不时还会碰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日本姓,奇怪到我们惊叹“这也可以拿来当姓啊”。今天,壹读君就来说说日本奇特的姓氏是怎么来的。
值班壹读君丨张小羁
日本“百姓”不到200年
日本面积很小,姓氏很多,有14万之巨,是世界上姓氏最多的国家之一。从5000多年有伏羲氏开始就使用姓氏的中国,从古至今也只用过8000 多个姓。而日本的姓氏历史只能追溯到公元3、4世纪,并且老百姓们开始大规模使用姓氏是从19世纪明治维新后开始的,不到200年间,姓氏数目疯长。
你如果觉得现在的日本名字很长的话,壹读君带你看看古时候日本人的名字。古代有身份有地位的日本人的名字由好几个部分组成,不止姓+名这么简单,例如:物部朝臣九条兼实。这样的名字还不是特例,是标配。
物部是氏,朝臣是姓,九条是该碰还是该杠呢……不不,九条是苗字,也就是一个家族从大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的新姓,最后兼实是名。
这是一个身居高位的人的名字,首先他有氏,也有姓,古代平头老百姓是没有这两个东西的。氏在古代日本是一种政治组织,出现在统治阶级中,氏名是根据这个氏族在朝廷中担任的职务或者该氏族居住、管辖的地方命名,物部代表此人是负责军务的,厉害。跟着的这个姓更加是门第、职位的象征且等级分明,姓是天皇赐予的,类似爵位,此人姓“朝臣”是很高的等级。
重头戏在于这个“九条”,苗字等于是日本现代意义上的姓了,因为到后来新的苗字大量增加,氏、姓、苗字逐渐为一体,就统称苗字了。
不过在那个时候,除了普罗大众没有姓氏,天皇也是没有的,只有名,一般为“……仁”。如果说姓氏严谨地区分相对更贵族和贵族,天皇是天神后代,具有至高权力,与生俱来与众不同,就没有必要再用姓来区分了。
天皇的女儿嫁人后可以有姓,因为日本《民法典》曾规定“夫妇必须同姓”,妇随夫姓很长时间内是日本的传统。
酷酷的国民被逼着给自己取姓氏
明治维新(1868年)后,日本废除封建的等级制度,1870年日本政府决定,所有平头百姓都可以有自己的姓啦,你们快点给自己取一个姓给我登记。但是这个时候日本的百姓们比较酷,懒得弄。直到五年后某一天,政府说,所有的平头百姓,这次不是可以有,是必须有姓。劳动人民这才火急火燎地给自己取了姓,世代延续到今天。
急急忙忙中产生这样一种其妙的现象:父子兄弟散居全国各地者,仓促之际来不及互相通个气商量一下,就各自……随便吧。
所以今天很多日本姓听起来直接而随意,比如我住在山脚下,所以我给自己取个姓叫山本吧,我家所在的村庄叫西村,我就姓西村吧,此外还有依据花鸟鱼虫如姓小熊、小鸟,或者宗教信仰,如小野寺等等。壹读君是因为……咳咳。
日本的姓氏读法也十分复杂,同一个读音可能对应了几十个汉字的写法,而同一组汉字有可能有好几种读法,甚至根本毫无规律可言,某种程度上造成日本社会对于名片非常依赖:需要看到名片上的罗马拼音或片假名才能准确读出对方姓名。
比如“我孙子”这个姓,其实也是个地名,东京附近就有一个我孙子市,但丝毫没有骂人的意思。还是跟读音有关。在日本最早的一部典籍《古事记》中,就有这个地名,日语读“阿比古”,发音和“我孙子”是一样的,时间长了,人们就都统一书写为“我孙子”。
另一个说法是,古时候日本有很多外来人聚居,其中来自印度支那的一支,当地土语称之为“阿比那古古”,有“火神”之意。这批人住在千叶附近,为表示对祖先的怀念,后人就称当地为“阿比那古古”,还是“我孙子”。
还有一些当时对“称姓”意义仍缺乏认识者,听凭有关公务人员之口笔,从而产生诸如“鬼头”、“犬养”之类稀奇古怪的姓氏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