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0年代末有两个“革命的中心”,一个是北京,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另一个是巴黎,在1968年爆发了震撼世界的“五月风暴”,被许多人称之为“西方的文化革命”。
20世纪60年代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10年,在这十年里,非洲大多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格瓦拉和毛的理论在亚非拉许多地方盛行,反战、反美、反殖民主义的浪潮在世界各国风起云涌,嬉皮士、披头士乐队和形形色色的新思维开始为人所熟知。
不论赞成还是反对革命的人都承认,在60年代末有两个“革命的中心”,一个是北京,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另一个是巴黎,在1968年爆发了震撼世界的“五月风暴”,被许多人称之为“西方的文化革命”。
这两个文化革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在中国,红卫兵小将们高唱着法国舶来的《国际歌》,高呼着巴黎公社的口号,造反派们甚至一度把砸烂旧党政班子后建立的行政机构也称为“公社”。
而在法国,毛主义和红宝书成了许多激进青年的精神武装,中国红卫兵和造反派们的“四大”、“串连”等方式也成为他们组织和发动社会力量的不二法门。
1968年5月,当“五月风暴”发展到最高潮时,中国《人民日报》几乎每天都有相关报道,整个“红五月”内竟多达60余篇报道、评论、社论和40余幅照片、宣传画和运动示意图,高度赞扬法国学生、工人的斗争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继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伟大的人民运动”。
5月21日至25日,除台湾和西藏外,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省会首府、直辖市都举行了20万至100万人的游行示威和集会,北京群众的游行队伍在三天内经过天安门广场的就有2000万人次,一直波及到地、县级市镇。
而在遥远的巴黎,头戴绿军帽、身穿绿军装、臂戴红袖标的“洋红卫兵”成为巴黎街垒上醒目的一群,毛泽东的巨幅画像赫然高举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游行行列中,3M(马克思、毛泽东、马尔库赛)成为巴黎学生们的思想旗帜。
这两场同时进行、却又相距万里的文化革命的主体都是年轻学生,他们举着相同的旗帜,穿着雷同的服装,彼此呼应,互相声援,看上去便如双胞胎一般相似。但法国社会运动研究中心负责人阿兰。杜兰却毫不含糊地指出,这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