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在英国三年多结识的朋友们,有的人回不去了,有的心回不去了。
“你打算在英国留下来吗?”在英国三年多,在各种遇到中国人的场合,难免都要用这句话来打开话题。
“看机会吧。”大部分人似乎都这样观望着。两三年过去后,一开始说“肯定以后还是想回国吧”的人,答案也变成了“算了吧,不知道回去能做什么了。”于是,留在异乡,甘当异客。
小生活
在伦敦三年多,结识的在英工作并定居的朋友们,以单身为主。大龄男女青年们享受着没人催婚的自由,伦敦的剧院、酒吧、博物馆,英格兰的海岸、田野、古村落,填满了八小时以外。
对这群已经走得够远了的年轻人,到更远的地方去成为一种习惯。Facebook页面上,今天有你登上了喜马拉雅一览众山小,明天有他在中东的沙漠骑骆驼,后天还有她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晒太阳。
是啊是啊,生活得如此惬意,叫人于心何忍。回报社会,参加慈善活动,便成了情怀的出口。伦敦的布尔乔亚世界公民们,早已将奉献社会与个人发展间找到了完美的结合——一些慈善募捐活动,要求参与者们在体能、毅力、胆量上挑战自己,完成一个平常状况下完成不了的任务,用汗水和时间证明自己的认真,如此之后,再去请别人慷慨解囊。
去年夏天,身边就有两位朋友为了这样的行动积极地训练着:女生L一年来坚持每周末数小时长跑,为了在夏天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帮残疾儿童筹款上音乐课;男生Z成了一名自行车发烧友,常常花一整个周末骑行上百公里训练,为了在越野自行车赛中为弱势儿童募款。
他们的生活也不是没有烦心事。办公室政治同样无处不在。
“就比如公司里同事一个群发的邮件,你得花好多时间考虑,是群回复还是回复给谁好?用什么样的语气回复?”一位朋友某次跟我说,即便他已经在这家欧洲公司工作多年,仍感拿不准。
另一位在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女孩也曾向我抱怨,自己永远是办公室里做事最多,得到的承认却最少的人。
职业发展的玻璃天花板是移民(微博)们难以突破的顶点。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聚会,朋友抱歉自己要上课而提早离开。“我在上一个英语口语课。”朋友说。“你怎么还需要上这种课?”我惊讶——在我看来,他的英语已经相当纯熟。“事业上要往上走,我们的口音还是不够地道。”朋友说。
但玻璃天花板既然一直在那儿,也就释然了。或许与在中国的同龄人不同的是,移民们所做的终究是一份工作,不是事业。那种为“出人头地”而产生的焦虑,在北京这样创业成风的地方弥漫着的对“成功”的渴望,在伦敦这些白领移民中,极少见到。于是工作之余的爱好,怡情养性,更是寄托的所在。
朋友中组织了家庭的,生活重心则明显有了位移。朋友W自英国某名校得到博士学位,事业也在上升期。第一个孩子的诞生却让她偏离了此前“女强人”的轨迹,在家当全职妈妈。“我朋友都没想到我会变成这样。”W笑说,三分遗憾七分坦然,“当了妈妈以后,你的想法都不一样了。”
但在伦敦的女性移民,很多不得不做出这样一个经济抉择。与国内的同龄女性相比,移民们很难把父母接到身边照料孩子;若雇保姆,费用很可能要抵掉母亲出去工作工资的大部分。权衡之下,丈夫全职工作养家,妻子在家照料孩子,是最靠谱的安排。国内女性可以在当妈妈之后继续在职场拼搏,实现“自我价值”,对移民女性而言这真是一种奢侈。不过不好说,又是谁羡慕谁?
最能提醒中国人身在异乡的感官是味觉。不论长居短访英国,中国人纷纷替英国人的饮食内容捉急,替自己的味蕾和胃喊冤。两片土司面包夹杂些许菜肉做成的三明治冷餐,是适应国际大都市节奏的主力食谱。就连我这样对美食无追求者,也开始无比想念祖国的活色生香。于是,有能力留在英国的朋友们,无一例外地厨艺看涨。在朋友圈和facebook上晒自己的厨艺成果,似乎是比国内的朋友更普遍的事儿。而满足了食欲,也就有了抵挡思乡病毒的抵抗力。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