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展示的两件物体的卫星影像。该国官方表示,这些物体可能与马航370航班有关。 Australian Maritime Safety Authority
航空公司常常利用卫星来为乘客提供Wi-Fi服务。然而多年来,它们一直没能利用类似的技术来完成一项基本得多的任务:追踪飞机及其飞行记录仪“黑匣子”。
马来西亚航空(Malaysia Airlines)370航班于3月8日失踪前,全球航空业早已掌握了从飞行记录议中传输实时数据流的高精尖手段。可是,出于种种原因——主要涉及成本及飞机失事的低频率——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监管机构,均未采纳这些技术。
紧紧围绕370航班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挥之不去:在如今这个iPhone能被马上定位的年代,当局怎么会追踪不到一架波音(Boeing)777客机?周四,澳大利亚官方宣布,卫星影像捕捉到了南印度洋上的漂浮物,或许属于这架失踪客机。
不过,当局建议,对卫星影像谨慎诠释。飞临这些物件预估方位的首架澳大利亚皇家空军(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飞机无功而返,没有找到任何符合描述的东西。这提醒人们,搜寻这架失踪客机的难度有多高。
追踪空中的飞机或者采用可通过卫星报告位置的高效黑匣子的想法已经提出了多年,在法国航空(Air France)的一架客机2009年坠毁于大西洋后获得了关注;调查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水下两英里深处的黑匣子。不过,专家们表示,马航客机失踪一事,加上卫星技术的进步,或许会为更紧密地追踪飞机提供新的推动力。
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的前主席、退役空军少将马克·罗森克(Mark Rosenker)说,“技术已经有了,问题就在,有没有承认这件事情很重要的政治意愿。我们还是得等到找回黑匣子之后才能开启事故调查,这一点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宝贵的时间正在被浪费。”
用于海上行动的军用飞机载有可在坠毁时与降落伞一齐弹射的飞行数据记录仪。它们会发出卫星信号,即刻传输飞机的身份与位置信息。不过,在商用飞机上加载弹射系统需要重新设计飞机,耗资巨大。
随着搜索马航客机的行动转向印度洋,调查人员将努力找回机上的飞行数据记录器和驾驶舱语音记录器。这两套系统一般被称为黑匣子,实际上刷着亮橙色的涂料,以便被找到。它们能记录25小时内的数百项飞行参数,以及至多两小时的飞行员通话与舱内声响。
按照设计,黑匣子能在坠机中存留下来,耐受逾一个小时的2000华氏度(约合11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并在两万英尺以下的深海存留30天。它们自带信标,遇水后即刻开始发射每秒一次的超声脉冲。
不过,尽管这项技术在无数次的事故中被证明极有价值,但飞行记录仪要想起任何作用,就必须首先被找到。
在法航事故中失去了女儿和女婿的罗伯特·苏拉(Robert Soulas)说,“我们的处境并无不同,还是没法定位一架飞机,这真是令人震惊。”
变化的步伐一直相当缓慢。2012年2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宣布,2015年以后生产的水下信标必须带有可维持90天脉冲发射的电池,而不是之前规定的30天。制订航空企业全球规则的国际民用航空组织(The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也已强制要求,宽体客机必须在2018年前配备能扩大水下信号范围的低频信标。
然而,在要求将飞行记录仪升级到可通过卫星传输实时数据方面,监管机构还没有任何举措。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