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或将恢复一夫多妻制的消息,将这个古老的婚姻形式再度推到台前。数千年中,一夫多妻制因其在种族延续上的优势,盛行于拥有不同文化和宗教的社会。随着近代女性地位的上升,多妻制已不再被主流社会认同,但仍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演变留存。“坚守”至今的多妻家庭,成为了文明发展中的一景。
一夫多妻制是指一个男子同时娶两个或两个以上女子为配偶的婚姻形式,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期文明中,在政治与经济上占有主导地位的男性拥有更多的繁殖机会,加之战争等原因导致男性死亡率较高,一夫多妻制保障了女性的生育权,为人类繁衍集中了资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图为一幅版画中描绘了公元前10世纪,犹太王所罗门与数十位妻子一起进餐的景象
一夫多妻制的另一成因是男性财产和地位的不平等。照顾多名妻子和子女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这让多妻制逐渐成为了富人和显贵人物的特权。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和封建主实行以纳妾为主要形式的多妻制,并以妻妾的多少作为财产和地位的象征。图为刚果一名部族首领和他的众多妻子和子女。在非洲的许多国家,妻子多代表男人的权力大,财富多。
随着主张一夫一妻制的基督教在西方开始盛行,不少欧洲国家陆续废除了一夫多妻制。尽管如此,教派分化等原因仍让一些国家留存着传统的一夫多妻制。图为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即摩门教)首领布里根姆·扬(又译杨百翰)和他的众多妻儿。教会早期历史中支持称为“多重婚姻”的一夫多妻制。布里根姆·扬本人至少有55个妻子及57个子女。
东亚地区在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这在本质上是一种一夫多妻的形式。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婚姻制度中,一夫一妻制是一个基本原则,很多朝代的法律中都给以明确规定。但在实际生活中,一夫一妻多妾制也成为常态。中华民国成立后,1930年公布《民法》,规定一夫一妻制。但初期民间纳妾仍然盛行,政府只能做到要求高级官员不要纳妾。图为清末富裕家庭的妻妾。
近代以来,一夫一妻制渐成主流,而非洲国家中支持一夫多妻制者依然普遍。塞内加尔曾被西方认为是民主制度实行得较好的国家,但仍然坚持一夫多妻制。塞内加尔总统瓦德2000年在通过新宪法之前,虽然提出了许多有关妇女解放的条款,但却拒绝取消一夫多妻制,并认为它是“不能禁止的古老传统”。图为2003年12月27日,喀麦隆一名部落长者和他的十多位妻子。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