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姑父?
据朝中社9日报道,金正恩姑父、朝鲜第二号人物张成泽被解除其一切职务并开除出党。网上热传一个玩笑,戏称是金日成临终交代金正恩“不要辜负……”因为话没说完就断气,因此,金正恩遵父命“不要姑父”了。于是,金正恩辜负姑父这件事情又掀起了一轮波澜。有人要问了,都是亲戚,何苦呢?不,亲戚和亲戚并不都一样,虽然表面上是一家,但心里并非所有的亲戚都会被当成“家里人”对待,其中有无血缘是个重要因素。
有网友特意写文从科学角度分析金正恩不要姑父的原因,看看究竟怎样的亲人才被人们认为是亲人,文章引用瑞士洛桑大学教授的试验,来定义对一个人影响更多的人到底有多少是家人,发现:并非血缘主导的联系——比如,包含继父母、岳父母或者姑父母——就更接近于桥接关系,连接松散,重个人轻整体。后者的联系更容易在出现变故的时候因为利益矛盾而崩溃。所以金正恩才不要姑父啊!
以下为网友“冷月如霜”文章:
我时常被我并不算庞大的家族所困扰,但凡有远房亲戚出现的饭局,我一概不按辈份只是“叔叔阿姨”地乱喊。究竟两个人的关系要多亲近才能被称为自己的family呢?不,我不是在说阿妹老师。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争论的问题。最初的观点认为家人只限于同一屋檐下的伴侣或亲子关系。但这个观点随之因为太过狭义而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定义“的理念,即无论只将最亲密的人列为家人,还是把岳父岳母公公婆婆远方亲戚甚至是知心好友都称为家人,都是个人的自由。
然而一些科学家们并不喜欢这种主观的划分。他们相信倘若有一种量化的方式,那么同以“家人”之名存在的个体之间依然会有差距,比如继父母不如亲父母,自己另一半的父母也仅仅是parents in law而已。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时任瑞士洛桑大学的埃里克·威德默(Eric Widmer)教授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让229名受试的学生提供一份“重要的家人”的名单,其中对“重要”的定义是在过去一年内对他们的人生有过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但对“家人”并没有详细定义。
这张表格译自原论文,列出了被试给出的关键词。咦,没有姑父呢。
表格总结了学生所写的关键词,其中父母和兄弟姐妹占据了前排的位置,这并不令人惊讶。在获得每名学生填写的列表之后,威德默教授又要求这些学生思考每一名“家族成员”是否能够从其他成员处得到帮助,如果能,则用箭头将两者相连。于是,他便得到了一系列的家族网络图。在这些网络中,威德默教授又统计出了每张图的密度(网络中已经存在的连接数与理论上可能存在的连接数之比值),每张图除去答题者后的元素数量(彼此之间没有相互连接的群体,元素数越多则说明答题者在网络中的作用越重要,而网络本身则更为松散),以及答题者的中心程度(与答题者有关的连接占总连接的比例)。
一个“典型”的父方主导家庭的关系图,可以看到父系亲属主导了几个关键节点,而“我”则和很多小圈子缺乏关联。
根据这些数值,威德默教授将家庭关系分为七类,分别为家族成员来自几代,通过血缘和婚姻相联系的“豆杆式”(将血缘比作给豆科植物攀爬的杆),朋友式,离异式,大家族式,母方主导式,父方主导式以及兄弟姐妹式。
威德默对家庭的“七分法”证实了之前的一些假设,比如在“豆杆式”或者父母一方占主导的家族网络中,个体更能受到全家族的关爱,与家人间的羁绊也越深;朋友式的家族网络则会呈现朋友与家人各占一边,而个体从双方受益的情况;离异式的家族网络中,任意拿走一个成员都会很容易导致整个网络的断裂,反映了网络本身的脆弱和不稳定。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研究证实了两大类社会资本的作用:“绑定”关系和“桥接”关系。凡是血缘主导的家庭联系,都倾向于形成绑定关系,连接紧密、重整体轻个人;相反,并非血缘主导的联系——比如,包含继父母、岳父母或者姑父母——就更接近于桥接关系,连接松散,重个人轻整体。(所以不要姑父啊!)后者的联系更容易在出现变故的时候因为利益矛盾而崩溃,正如我们在新闻里见到的。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