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经历过当年那段动荡的人,才真正明白保住国家和个人有尊严的生活有多么难得,只要一不小心就会重蹈覆辙。”一名俄罗斯老新闻工作者8月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年8月19日是苏联解体22周年纪念日。俄罗斯已经从苏联解体之初的极度困境中缓过来并重新迈向繁荣,俄媒体和民调机构对当年那段岁月的议论和民调仍然层出不穷。对于当年的岁月,绝大多数俄罗斯人认可“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而如今俄民众议论最多的,是当年是否有更好路径实现社会转型。中国一名俄罗斯问题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无论在哪个国家,没有人会选择走动荡的道路去实现民主。当年苏联解体前后几年出现的动荡是各种因素综合造成的,是由于改革错过了最好的时机,超越了社会的忍耐力。当年这个超级大国的动荡岁月表明社会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种不断修正、不断调整的过程,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民众的需求,而且还要把握好节奏。
官方低调,民间分裂
8月19日,是俄罗斯官方似乎有意无意遗忘的日子。今年的8月19日,俄官方照例没有举行任何纪念活动,领导人也未发表讲话。唯一的波澜出现在圣彼得堡。当天,俄右翼反对党联盟“俄罗斯共和党——人民自由党”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宫前的广场举行了小规模集会活动。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是因为1991年“8·19”事件期间,马林斯基宫作为圣彼得堡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地,成为对抗“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大本营。集会者将8月19日称为“公民勇气日”,在他们看来,正是成千上万民众走上街头对抗“紧急状态委员会”,使得“政变”图谋没有得逞,是“民众自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然而,活动组织者的“醉翁之意”并不在于纪念和反思当年,而是试图呼吁如今民众也走上街头,从而再次“决定自己的命运”。不过,这种政治诉求显然不可能得到俄当局的欢迎,在民众中支持者也寥寥无几,活动仅有30余人参加,前后只持续了一个小时就匆匆收场。
这样的插曲恰恰体现俄罗斯人面对那段历史时的复杂心态。俄历年来的民意调查都明白无误地显示,俄民众在这个问题上存在意见分裂。8月19日,俄列瓦达中心公布了一系列民意调查结果。俄新网19日引述列瓦达中心的民调结果称,对于当年这一引发苏联崩溃和解体的事件,39%认为这是国家最高层领导的权力斗争;33%的人认为,这是悲剧性事件,随后造成整个国家动荡,给国家带来了灾难性后果;也有13%的人认为,这一事件是民主的胜利;还有15%的人未作答。在回答“当时谁是正确的一方”时,11%认为是叶利钦和民主派,10%认为是“紧急状态委员会”,但绝大多数俄受访者认为两者的方向都是错误的,57%的人对前两者给予否认的答案,22%未作答。而在回答“8·19后国家是否走上正确道路”时,25%认为是,44%认为不是,31%未作答。
俄新网在报道这个民调时,特别强调了一个有意思的“年龄鸿沟”:55%年龄超过55岁者认为,国家走了错误的道路;而年龄低于25岁的人中有29%认为是“民主的胜利”。
有俄学者称,对这段历史,人们的判断不会有标准答案,它完全取决于判断者的利益位置。一名在莫斯科经营古董店的商人谢尔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回答得简单明了:“对那些生活变得更好的人,当然值得;对那些生活变差的人,自然不值得。对我来说,苏联解体让我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和福利,但也迫使我自找门路。苏联时期国家只给官员和特权阶层分配郊外小别墅,但上个月我自己花钱买了一套。”
用动荡换新生到底值不值
对于苏联的最后几年和解体后的最初几年的动荡岁月,俄罗斯人一般都不愿意对人提及,特别是对记者这样的外人。当年那段国家分裂和十几年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的动荡历史为俄罗斯到底换来了什么?用一个超级大国的分裂、十载动荡蹉跎换取一个国家的民主与新生是否值得?对这些问题,多数俄罗斯人的心态仍旧复杂,不少当地朋友回答记者这个问题时都引述俄总统普京在2000年初任总统时说过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当年的动荡岁月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当《环球时报》记者向一名在高校任教的俄罗斯中年朋友提出这个问题,他不愿表达有倾向性的立场,而是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天鹅湖》。”1991年8月19日,“紧急状态委员会”在电视上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后,所有电视台停止节目播出,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那悲伤的旋律伴随着对国家、民族、个人命运的思考,22年后仍令不少俄罗斯人记忆犹新。
俄罗斯人似乎并不愿过于纠结“值与不值”的问题,而是用他们擅长的与生俱来的韧性来承受一切。在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家分裂、经济休克、社会混乱,两次车臣战争更让国家元气大伤,俄罗斯人还是凭借自己的坚韧盼得云开雾散。但这是否意味着这些伤痛是值得的?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一个俄罗斯青年反问记者:“苏联牺牲了2700万人口,换来了二战的胜利和超级大国地位,值不值得?”
确实,尽管西方对俄在人权民主方面仍然不断进行指责,但即使反对派也承认,当前俄社会的民主自由程度确实比以前要高得多。当然,在俄罗斯国内,随着自由观念深入人心,抱怨的声音也在增多。一个参加反政府集会的青年人向《环球时报》记者称,“过去我们不敢批评政府,现在我们敢了,但现在又有谁在听我们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