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5日,媒体大规模报道《广西上林县数万人加纳淘金天天喝鳄鱼汤惊呆当地人》的新闻,而6月6日就出现了《124名中国公民加纳被捕军警怂恿村民洗劫华人》的消息。与此同时,还传出了“加纳排华”这样刺激国人神经的敏感话题。
上林淘金客为何义无反顾地奔向加纳?他们真的是因为当地“排华”而遭到了非人的待遇吗?
■ “上林人”是怎么和“加纳”扯上关系的
“有金子的地方就有上林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这是个位于南宁以北的国家级贫困县。上林素有采金传统,上世纪90年代就曾上演过“万名金农闯关东”,因此得名“有餐馆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金子的地方就有上林人。”
加纳,古称“黄金海岸”,目前探明黄金储量约985吨,占世界黄金总产量的3%,是西非第一大、全非第二大黄金生产国(仅次于南非),其黄金开采历史超过百年。21世纪初,加纳采金业正处于最先进、最原始的两极:对于大金矿,加纳已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采金方式,Newmont、GoldFields、AngloGold Ashanti等西方矿业巨头在进行规模开采;对于小金矿,只有河滩边的砂金,不适宜大型采金设备,而加纳本地人对砂金采用挖坑、搬料、淘金等人力方式,效率低、产量少,一直做不好。
“空有一身好武艺”的上林人,正好可以填补加纳小金矿开采地带。“上林的砂泵技术只有上林人才懂,技术不外传。”2005年,上林人将砂泵技艺传入加纳,才彻底改变了加纳砂金开采的格局。据加纳.中国矿业协会(一个纯民间组织)介绍,上林采金群体以砂金开采为主,洗砂环节离不开水,因此砂金生意多集中在加纳的澳芬河、Tano River等河流沿岸。让上林人尝到采金暴富滋味的,也就是2005年开始远赴非洲加纳的淘金潮。在加纳,大约有超过2万名上林人。
2011年,加纳全国黄金产量为360万盎司,其中30%来自小型矿场,而小型矿场的主力军几乎全是上林人。据工商银行广西分行透露,在2011年5、6月份,上林县的金融系统曾经在半个月内涌入10多亿来自加纳的存款,而上林县2012年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3亿元。
■ 富贵险中求:淘金客和当地政府、民众难免发生冲突
上林大部分淘金客在加纳都不具有合法开采的资格
中国在加纳合法开采的公司只有6家,其他的公司都是非法(这次加纳政府的行动没有涉及这6家公司)。加纳政府对金矿的划分方式也体现出这两类完全不同的采金生态:25英亩以上的金矿为大矿,可由国外公司开采;25英亩以下的为小矿,只能由加纳本地人开采。
按照加纳2006年3月制订的第703号法令第83(a)款,小规模采矿(包括淘金)许可证不得颁发给加纳公民外的任何人,也不得雇佣外籍劳工。也就是说,中国人和其它外国人一样,不具备在加纳合法从事淘金业的资格――不论当老板或打工都不行。
加纳是土地私有,大量土地掌握在当地村庄酋长手上,“只要和酋长们说好条件,就能采。因为土地是酋长的,矿产证也在他手里,我们可以说,这是本国酋长的矿,我只是帮他开采而已。”上林淘金客就是用这种方式“规避”了本身不合法的开采行为。当然,因为加纳也是腐败十分严重的国家,这样的手段能奏效,得益于一些加纳官员、警察配合。据“上林帮”称,当地警察经常来敲竹杠,他们往往花几百塞地(塞地为加纳货币,1塞地相当于3元人民币)就可以搞定。
除了开采行为的不合法,这些在加纳的上林人身份也有问题。上林人大部分都是从第三国进入加纳,持的是旅游签证而非劳务签证,签证先天不足,故常遭遇加纳移民局驱逐。这次被加纳扣押的人,存在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三非”的问题,中国驻加纳使馆也前去确认了,他们确实没有相关许可证件。
上林淘金客也是加纳生态环境的杀手
西非当地媒体自去年以来,频频报道这些淘金者毁坏耕地,破坏水源的行为。为此,加纳土地和自然资源部、加纳入境事务部曾多次设法整治,并自去年10月以来屡次和中国使馆交涉,但据加纳土地和自然资源部长今年5月13日介绍,中国使馆方面答覆表示,由于许多中国淘金者系非法移民,中方很难确切掌握其出境信息,因此配合不易。
今年3月25日,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公安部组成的调查团来到了加纳。让人面红耳赤的是,在调查团停留加纳期间内,加纳政府“提议”让中国代表团乘坐直升飞机俯瞰加纳的土地――很多土地千疮百孔,开采后并没有回填。加纳临海,但是缺淡水,上林人特有砂泵法采金后的废水直接排向河流。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