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的华埠
美国地方很大,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要数洛杉矶。这里既无盛夏,也无严冬,不用空调暖气之类,温度也是很舒服的。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早在百年之前,就有台湾潮州一带的华人来到这里,把东方的文化移植到太平洋的彼岸。从那时起,华人不断流向洛杉矶。最早,在洛杉矶市中心有过一个唐人街,后来,迁到市区外围的地方,打造出一个被称为“华埠”的去处。这华埠的入口处是雕龙巨匾,街道名全译成中文,确实有些中国的味道。但最有特色的应该是到处弥漫着的制作中国餐的油烟子气味,它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扑鼻而来,挥之不去,沁人心脾。这方圆好几公里,显然是中国人的世界。
我是在一个冬日第一次造访华埠的。但是,这里没有我所期望的繁荣。街道冷冷落落,除了零星的游人和晒太阳长者外,似乎别无风景。正午吃饭的时候,我进入一家潮州餐馆,里面有十多个桌,几十把椅,客人只有二位,还有一个看不出年龄的跑堂老妪。最突出醒目的倒是那个巨大的佛龛,香火缭绕,里面敬供着好几位神仙。我自嘲地想,愿各路神仙保佑,这个店黄不了。
跑堂的女士非常热情,是位难得的拉客能手。她可以熟练地使用多种语言。凡是路过门口的客人,她都会笑脸相迎,哇哇啦啦地讲些好听的话语,设法把他们吸引进来。无奈过往行人寥寥无几,她招唿半天,店里反倒只剩下我一个人。也好,她有更多的时间和我说话。她说她的爸爸是香港人,妈妈是泰国人。她来这里已经五十多年了。
“这里的唐人街衰落了。因为太多的中国人到这里。”
她看我不明白她的意思,又向我继续解释。她说,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起,大陆华人像蜜蜂一样涌入洛杉矶,很快就把洛杉矶华人社会的原有秩序打乱了。小小华埠哪里能容得下这浩浩荡荡的大军,于是,华人社区开始向洛杉矶市区以东的地带扩展。现在,洛杉矶华人约有40多万,主要居住在洛杉矶东部几十公里的狭长地带上。
“你可以到蒙特利公园看看,那里华人最集中。”她又说。
蒙特利公园是洛杉矶市的众镇之一,简称蒙市。洛杉矶虽然号称美国的第二大城,却丝毫没有都市的感觉,大大小小一共百多个镇子,散落在圣加布里埃尔山的怀抱里。这种开阔的环境,正好为华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还可以到罗兰岗和钻石吧看看。那里有很多豪宅。我在那里当过保姆。好有钱的。是大陆的一个贪官。听说后来被抓了。”
这顿饭虽然没有吃出多少味道,但女跑堂确实给我很多信息。为此,我多给她5美金的小费,尽管她明显地已经敲了很多竹杠。接下来,我真的决定到蒙特利住一段,看看这里华人的生活。
美国的蚁居
因为要在蒙特利公园多呆几天,就想找个经济的地方落脚。上网看看,果然有很多家庭旅馆。于是,选了一家自称不错的,打电话过去,把房间定了下来。
在蒙特利,有一个丁胖子广场,很有名,周围是地地道道的华人天下。不说那许许多多的餐馆商店,就连银行邮局,汉语也是最主要的语言。满街的华人车辆,满街的华人,真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尤其到午餐和晚餐时间,各餐馆高朋满座,需要排队才有位子。
我在丁胖子广场逗留了很长时间,那天晚上到旅馆的时候已经很晚。这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别墅,简陋的铁栅栏,生锈的铁大门,草坪像斑秃患者的头发,怎么看都不觉舒服。但老板很热情,是位天津哥们儿,肥胖,满脸的笑,很温馨。他把我带入昏暗的门厅。看样子房客们都已休息,所以他压低嗓门和我说话。他抱歉今天住的人多,不能安排大房间,但有小间的,凑乎一宿,明日就可换一间大的。小间10块,大的需要15块。我没有反对。他为我开了一个房。
里面确实很小,除放一张床外,再放一个大点的行李都困难。这本来是一间小小的卧室,主人又在中间加了石膏板,一分为二,变成两个单间。石膏板的尺寸达不到房顶,所以,上面约30公分的部分依然空着。既没有粉刷 ,更没有装饰,原汁原味建筑材料。这不像旅馆,倒像粗糙的工棚。我可以听到隔壁房客的鼻息,也能嗅到打工仔特有的汗臭。在美利坚的国土上,居然也有这等的住处,这是我以前不曾想到过的。
就在我准备适应新的环境的时候,我觉得什么东西在我的手腕上叮咬,又痒又痛。低头看,已有很多个扁平的疙瘩出现。凭经验,我知道这是臭虫干的。很多年前在中国乡下曾被臭虫咬过,但从未见过这种动物的容貌。这回,我真算遇到机会。我的床上有若干个扁扁的家伙爬来爬去,大者如豆,小者如米,深棕色,尖嘴巴,外形有点像虱子,故有学名叫壁虱。与此同时,我还看到巨大的蟑螂出来觅食,受到人惊动,立刻仓惶逃窜。
动物和人类本来是和平共处的。但有些动物在受到饥饿威胁时则会向人类索取。它们没有人类的智慧,没有人类的贪婪,也不懂人类的道德。就这么简单。
为了避免小虫们的袭扰,我想个办法,带了手套,不脱袜子,头部用一件球衣完全封闭。尽管有点憋闷,却预防了小虫们不受欢迎的零距离接触。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