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月22日对美国的访问,有点让人感到诧异的地方。安倍自己和日本媒体都宣称,在日美关系倒退数年后,访问在强化双方同盟上取得巨大成功。然而,国际媒体,就以美国媒体为例,却似乎并没有同感。
日本人讥笑中国媒体“佯装”安倍在华盛顿受到冷漠对待。但是,有了安倍原本想于1月访美的计划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拒绝的尴尬局面,任何看到双方在白宫会面情况的人,绝不会没有注意到奥巴马明显的并不怎么热情。
东京高度重视安倍的出访。然而,同以往日本首相对美国的访问不同,美国只把访问规格定位为工作访问。安倍与奥巴马会面之后,连一个正式的联合记者会都没有,而简短的公报主要提到经济课题,例如日本最终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没有直接提到日本关注的焦点:中国。
整体来说,双方对彼此在改变中的亚洲地缘政治所准备扮演的角色(和期待对方扮演的角色),似乎有认知上的差异。美国人必须谨慎地同中国打交道,因此对日本新政府的鹰派立场可能带来的麻烦,似乎有所担忧。
一方面,奥巴马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看到日本在四年里换了四个首相,因此似乎对安倍能够担任首相多久,和是否能够同他进行认真的讨论,态度有所保留。此外,在安倍访问美国前夕,一份提呈给美国国会的报告指出,来访的安倍是个“鹰派”人物,他所持有的民族主义和修正主义立场,可能触怒日本邻国,让已经一触即发的东北亚局面更加动荡。
美国在同日益强硬和不可或缺的中国交往时,必须保持微妙的平衡,担心安倍公开的鹰派态度,可能让美国卷入同中国的武装冲突,让奥巴马在同他会谈时,可能感觉如履薄冰。
另一方面,安倍的主要目的是重建密切的美日同盟关系,作为日本安全的基石,并在日本同中国僵持不下之际,取得美国承诺坚定的支持。在这课题上,奥巴马让日本人失望了,因为他几乎没有什么提到中国。在安倍动身前往美国前,华盛顿已非正式通知日本政府,奥巴马更关注的是缓和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不是日本可以对中国多强硬。
安倍收到了这个信息并放下民族自豪感,在华盛顿反复表示愿意寻求同中国展开对话,表现了让奥巴马满意的自我克制。然而,面对国内强烈的反中国情绪,这个由美国强加的自我克制,将让安倍更难应对中国强硬的外交和军事姿态。美国对安倍的要求很明显,即振兴日本疲弱的经济、避免同中国发生冲突、及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尽管日本国内的反对声浪很大)。
对提呈给美国国会的报告里,让人不快地提到日本的民族主义和修正主义倾向可能对亚洲构成威胁,日本媒体普遍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不过,一些分析家还是感觉到美国对日本态度的转变。他们尝试让日本民众认识到,美国这个盟友在维护日本利益上,最终可能采取更有选择性的做法。他们认为,日本现在面临两个困难的抉择:一是自行决定国防事务;二是“尝试”回归亚洲并与中国维持更密切关系。
第一个选择意味着发展核武器。这将让民族主义者感到雀跃,但却是日本选民甚至美国所不能接受的。它也将引发另外一个问题,即对一个负债累累的国家来说,要多少国防预算才足够抗衡一个有13亿人口的富裕国家?
第二个选择日益得到商界领袖的认同,如果反中国情绪慢慢平息,长期来说也比较可行。当然,同中国的任何和解,都必须是美国可以接受的。
从历史上来看,日本文化和体制依序曾从中国、欧洲和美国的经验得到启发。在同中国的长期纠纷上最需要美国支持之际,日本却发现美国的力量和影响力越来越不可靠,自己身处十字路口,必须开始探讨一个没有模式可以追随的前景,并在快速改变的世界中寻求自身的定位。这无可避免地让日本必须正视其亚洲邻国。日本在“脱亚入欧”后(自1868明治维新以来的口号),不但往往疏忽,也甚至可能对它们表示轻视。
然而,就如美国正尝试提醒日本,日本如果要被区域重新接受,就必须认识到它不能继续回避同这些国家悬而未决的不幸历史问题。(作者:陈有容,是退休法国外交官,曾派驻日本、美国、新加坡和中国。叶琦保译。)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