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不要说韩国货无从想象,就连日常的零食也要托丹东国际列车的乘务员为中国留学生从北京采购。平壤的建筑气势宏伟,但走进临街商铺,很多货架却空空如也。
网易教育讯 据南都周刊报道,如果你在朝鲜留学,会发现那些枯燥无味的课程设置、20年不变的教材和沉闷的课堂气氛都乏善可陈;唯有那个山呼万岁的激烈场景、严禁外国人拍照的贸易市场和请你吃送别饭的同宿生,会成为你最难以忘怀的回忆。
特约撰稿_周苹
直到现在,天津外国语大学韩语系的大四生秦川(化名),回忆起一年前自己在朝鲜留学的最后一堂课,仍会觉得不可思议:在那一节课里,老师不仅允许学生们自由提问,而且还有问必答。
“朝鲜人最自豪的是什么?”
“能永远守在两位领袖身边,有他们的英明领导,是最自豪最幸福的事情。”40岁左右的中年男老师脱口而出。作为金亨稷师范大学的副教授,他每个月工资5000多元朝币,身上从不携带超过1000元。
这个收入在秦川这些中国留学生看来,多少显得寒酸。要知道,在平壤的市场上,1元人民币可以换到450元朝币。用与秦川同期留学的贾志杭的话说:“上街买点水果都不止5000朝币。”
来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贾志杭,与秦川一样,都是去年4月到平壤读书的中国公派留学生。有一次,贾在平壤的一个市场上买了橙子和香蕉,花了100多元人民币,相当于5万多朝币;他还曾在高丽饭店打了3个电话,花了78美金,折合20多万朝币。
成立于1948年的金亨稷师范大学,原为平壤第一师范大学,于1975年改为现名,它位于平壤东大园区,是朝鲜最好的师范类高校。而金亨稷是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的父亲。在朝鲜的政治语境中,他被描述成民族抗日英雄。
朝鲜,这片在远东地区夜间卫星照片上,因为电力不足而唯一缺乏光亮的国土,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留学生敞开大门。
根据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网站公布的数据,从2002年到现在,赴朝学习的各类中国留学人员已超过1700人次。每年中国与朝鲜互换奖学金的留学生为60人,自费留学生70人,他们均为语言类学生。
中国驻朝鲜大使馆教育处赵铁军告诉记者,中国留学生大多被派往金日成综合大学和金亨稷师范大学学习。而在朝鲜,只有高考成绩最拔尖的朝鲜学生才能进入金日成综合大学、金策工业综合大学等高校。
包吃包住包分配
现任职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的田春丽,1989年高中毕业后,通过全班票选、学校政审等繁琐程序,成为当时全国40名公派朝鲜留学生之一,在金日成综合大学朝语系度过了5年的时光。
“那时候我很想上学,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留学朝鲜,父母可以负担轻一些,那边管吃、管住、管学习,每个月还有几十美金的零花钱。”田春丽谈起自己当年留学的动机。
据统计,在1954至1994年间,共有超过400名中国学生留学金日成综合大学,多数学习朝鲜语。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兼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1980年毕业于该校经济学系。
金日成综合大学创立于 1946年,现辖7所专科大学,有12000余名在校生和6000多名教学人员。金大选拔学生的标准极为严格,家庭出身成分、政治组织生活、初试成绩和高考成绩各占总成绩的四分之一。
在朝鲜,有超过二分之一的部长级、三分之一的副部长级官员来自金大;权力阶层排名前100名高官中,34名毕业于金大,包括前领导人金正日、金正日的弟弟金平曰。最近有媒体报道,金正恩的妻子李雪主,曾在金大接受了6个月的培训,以胜任第一夫人的身份。
在校期间,朝鲜大学生的所有学习用品、教科书、校服、住宿费甚至市内交通费,都由校方以奖学金的形式支付。家住平壤市的学生走读,约70%的外地学生住学校宿舍,毕业后,再由国家按计划分配工作。
田春丽所在的金日成综合大学的本科课程通常为5-6年,无论文理专科,均必修金日成革命历史、金正日革命历史,金日成、金正日著作,主体思想哲学等课程。而秦川、贾志杭所读的金亨稷师范大学,为朝鲜各类师范院校和教育战线输送人才,在6年制的教育学课程设置中,政治类科目占八分之一。除正规课程外,还有周六的政治学习,不定时的政治会议和演讲,以及“金日成社会主义青年同盟会”的各类活动。
对中国留学生来说,他们的课程设置配合了国内朝鲜语专业的需要,开设的课程有精读、会话、语法、体育、音乐和朝鲜文化史等。二十年如一日,精读课都使用一本绿皮黄纸的教材,讲述伟大领袖英雄事迹和朝鲜童话。课堂上,老师逐字逐句地讲解,再抑扬顿挫地领读。老师讲,学生记,几乎没有什么互动环节。每篇文章教授完的第二天,学生们会被逐个要求背诵整段文章。要求背诵的头一天晚上,宿舍里到处是“蛙声一片”。
留学生们都知道,即便是年纪大的老教授,甚至是一些国家功勋教授,薪水都少得可怜。但是人家拿这么点钱还那么认真教书,不厌其烦地纠正每个人不同的口音,你怎好意思让他失望或者丢脸?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