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马拉雅山另一侧的红色力量:探秘尼泊尔毛主义 |
www.sinonet.org 2012-04-02 凤凰周刊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内容摘要:普拉昌达办公室的桌子上,一个被擦得锃亮的毛泽东铜像格外显眼。连铜像脖子上系的红领巾,都像是刚刚洗净佩戴上去的。一侧的墙上,挂着五个人的肖像,依次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与毛泽东。
“世界工人大团结!”、“尼泊尔共产党(毛派)万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万岁”……这样的口号,让中国人熟悉而陌生。然而,这却是喜马拉雅山另一侧的中国邻居尼泊尔目前最大的政党尼共(毛主义)依然在使用的口号。
12月初,尼泊尔军队整编安置特别委员会宣布原本隶属于尼共(毛主义)的武装力量――尼泊尔人民解放军――的整编工作已经完成。接近两万人的尼泊尔人民解放军,9000余人编入尼泊尔国防军。另有7000余人退伍,其他剩余人员重新安置处理。尼泊尔军队整编安置特别委员会官方人士表示,“人民解放军”整编工作的完成,标志着尼泊尔和平进程取得关键性进展。
这个曾经被美国政府列为恐怖组织、被中国政府发言人斥责为“盗用中国伟大领袖的名字”的组织,已经不再是尼泊尔的地下组织,而成为尼泊尔第一大参政党。日前,记者走访尼泊尔,试图解读一个真实的尼共(毛主义)。
尼共带领的“游击队”受农民青睐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西侧直线距离不足100公里的地方,就是中尼边界上的樟木口岸。作为一个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小镇,樟木和对面尼泊尔的山村科达里隔波曲河峡谷相望。波曲河河谷上有一座公路桥,被称作中尼友谊大桥。靠近西藏的一侧,是一个规模不大的贸易市场。洗衣粉、卫生纸、纺织品之类的店铺中,一片生意兴隆的景象。徒步走过中尼友谊桥前往尼泊尔的人,基本都是五湖四海的背包客和来此采购物品的尼泊尔居民。中尼友谊桥靠近尼泊尔的另一侧,是个名为科达里的小山村,唯有的几栋砖瓦建筑,也破败不堪。从科达里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只有100多公里的公路,越野车却需要行驶接近4个小时。
距离加德满都5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大桥,桥头竖立的黄色水泥石碑用尼泊尔语和汉语篆刻着:“刀拉尔卡特大桥,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合作修造,1966-2023”。
这个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历史长达280多年的沙阿王朝,在2008年被宣布废止,现在该国的全名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2006年到2008年,尼泊尔兴起了推翻沙阿王国政府的民众浪潮,其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正是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
此前,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和其带领的“尼泊尔游击队”被尼泊尔政府和美印等国认作为恐怖组织。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美国政府先后至少援助前尼泊尔政府2000万美元用于清剿尼共(毛主义)及其武装力量。2005年2月23日,就尼共(毛主义)的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就表示:“这个派别与中国毫无关系,而且他们盗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字,我们感到愤慨。”
1949年,尼泊尔共产党在印度加尔各答建立,创立之时提出其目标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争取在尼泊尔实现社会主义。”随后,尼泊尔共产党逐渐分离为多个互不隶属、相互独立的政党,比如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尼共(团结中心)等组织。1994年,尼共(团结中心)领导人普拉昌达,因不满该组织几大派别坚持“非暴力不合作的和平道路”,将反对其“用暴力恢复民主”主张的派别成员清除后,建立“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决定“展开人民战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道路”。1996年,普拉昌达带领部分人员,进入尼泊尔深山丛林,开始发展军事武装。从那时起,尼泊尔陷入了长达10年的内战冲突漩涡。
在君主制王国时期,尼泊尔经济情况恶劣,社会底层农民对王权统治和森严的种姓制度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据当时的官方统计,超过80%的农民因无土地成为“失业或未充分就业农民”。这样的情况下,尼共(毛主义)所带领的“游击队”因“消除种姓、地区、宗教、妇女歧视”的口号,得到基层农民的青睐。甚至其通过暴力手段抢劫“银行”、商人和类似于税收的“暴力募捐”都得到基层农民的响应参与。据了解,“尼泊尔游击队”在10年内战中,武装士兵人数高达3万人,而其他人员和民兵达10多万人。
狭小拥挤的尼共(毛主义)总部
在尼泊尔联合民主共和国成为公开合法的政权后,尼共(毛主义)逐渐走出其立足打游击的偏远丛林山区进行公开活动,并将其总部设置在首都加德满都。负责接待记者的是尼共(毛主义)秘书处官员NabarjPudasainGurans。虽然他的英语表达能力一般,不过整洁的穿着、利落的职业习惯,俨然是一副“政委”的形象,和他从事游击队工作期间照片上的形象大相径庭。一见到记者,他便出示了其党员证以确认身份。但对于记者,他只是简短询问了身份,没要求查看任何证件。加德满都的街道拥挤破乱,前往尼共(毛主义)驻地的道路更是如此。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计程车的颠簸,来到加德满都市区附近的一座小山上。一座三层小楼坐落在土建的排球场旁,这就是尼共(毛主义)的总部所在地。楼顶的牌子不大,走近后才能看到内容:UnifiedCommunistPartyofNepal(Maoist),即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门口没有保安,只有一个负责看守大门的小商铺老板。进入大门,是个简陋而整洁的小庭院。不需要登记,也不限制拍照。Gurans告诉记者:“随便参观。”在被问到是否可以参观普拉昌达的办公室时,他则回答:“普拉昌达同志是在这里办公,但还没有到上班时间,所以他不在。可以参观他的办公室。不过,如果想等到他并进行交谈不行。”
经过有点阴暗的楼道,来到普拉昌达的办公室。会客室不大,能容纳5个人左右。几个不算新的普通沙发和茶几,整齐地摆放狭小拥挤的客厅里。用玻璃板隔开的办公室内,一个办公桌和一个椅子就占去一半的空间。这不禁引起访客的质疑:体态并不瘦弱的普拉昌达能否顺利入座。
桌子上摆放着几份尼语文件,一个被擦得锃亮的毛泽东铜像格外显眼。连铜像脖子上系的红领巾,都像是刚刚洗净佩戴上去的。办公室一侧的墙上,挂着五个人的肖像,依次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与毛泽东。普拉昌达办公室的上层,是尼共中央委员会开会用的会议室,一番70年代大陆内地乡村大队部的模样。长条桌围成两圈会议桌,主席台是用稍微好点的会议桌替代。
主席台后的幕墙上,除了尼共的名称、粉刷的党旗和油漆肖像画以外,还挂着几个普通人的大照片。Gurans说,那是参加游击队或者参加示威游行而“牺牲”的人,也有被前尼泊尔国王统治政府枪杀的人。“他们是我们永远的烈士。”他如是说。在另一个比较大,却更为简陋的会议室内也悬挂着那几位“烈士”的照片。
外事局堆放着一些杂志和光盘,基本都是其他各国时政内容。其中一份光盘上边印着:ReporttoSeventeenthNationalCongres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Gurans看到光盘,拿起用衬衣擦拭几遍后,小心翼翼地放入文件柜,并说道:“中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到了上班时间,陆续走进来工作人员。据观察,在这里,女士穿着都比较随意,男士则大都身着整洁的衬衣、笔挺的西裤。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