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
中国的皇帝。
尽情欢乐,
庆祝他登基。
他统治我们,
按照古老的规矩。
巴伐利亚的中国,永远存在,
金色的中央王国,寿延千年,
繁荣、昌盛、明艳。
呀,巴伐利亚的中国,
美丽的土地,
万岁!万岁!
德国巴伐利亚中国“国歌”。1954年,德国迪特福特人“选出”了“中国人的王国”的第一个皇帝,他的名字叫马勒鸡。马勒鸡皇帝“登基”后,请人谱写的“国歌”。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有一个各叫迪特福特的小城。这里的人自称为“中国人”,把自己居住的城市称为“中国人的王国”、“巴伐利亚的中国”。
1869 年印刷的书籍就有小镇人自称中国人的记载。据说很早以前,迪特福特所在教区的主教听说迪特福特人纳税太少,就派税务官前往催税。当地人为逃避沉重的税赋,紧闭城门,不让税务官进来。税务官将此举形容为“迪特福特人就像中国人一样,把自己关在城内”。从此,迪特福特人被称为“中国人”。还有一种传说可能更为可信,据称几百年前迪特福特人就开始与中国人做生意,用当地的白银、手工艺品等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交往多了,迪特福特人渐渐喜欢上中国以及中国春节等传统文化,并按照自己的想象开始过起了“中国人狂欢节”。
镇中心有个“中国人泉”
似乎是为了呼应中国的春节,迪特福特的“中国人狂欢节”每年2月举行,这一传统早在1928年就开始了。走进小镇,记者被浓浓的“中国气息”包围:街头巷尾悬着成串的红灯笼,许多人家的窗户上贴着“福”、“喜”等字幅,沿街的房子几乎都挂着印有龙图案的彩旗、长幅的锦缎和绘制着华人头像的招牌,有的招牌旁边还用中文写着“嗨,华人”、“华人,你好吗”、“祝你生活愉快”等话语。
离开市政厅门口,你会欣喜地发觉一位“清朝官员”。这位“官小孩儿”是一尊塑像,你看他带着尖顶帽子,撇着八字胡,昂着头,挺着肚子,张开双臂,还瞪着眼睛凝视着交往行人。不只如此,他的肚子里还不时涌出一股股清泉,泉水旁还竖着一块石碑,下面写着:“迪特福特――巴伐利亚的中国”。本来,这就是迪特福特出名的“中国人泉”。
“中国人泉”建于1962年,迪特福特人想以这位“清朝官员”的抽象通知每一位到访小镇的来宾:他们喜欢被称作“中国人”。
中文成小镇“官方语言”
狂欢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狂欢节”如今已成为这个小镇最具特色的民间活动。由于“中国人狂欢节”的名气,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及商业的发展。
很多迪特福特人都自豪地告诉记者,举办“中国人狂欢节”并把家乡称为“巴伐利亚的中国”,都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敬仰。多年来一直关注这个活动的德国《明星》周刊记者也说,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繁荣发展,狂欢节的中国色彩也越来越浓。如今,小镇还建起了中国博物馆、中文学校等,甚至中文也成为小镇的“官方语言”。
1956 年,迪特福特人让“中国人的王国”里发生了一次“革命”。皇帝被推翻了,新登基的亲王许诺要使“中国”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有一个飞跃。于是,在这一年的“荒唐的星期四”,迪特福特的“中国人”骄傲地庆祝他们在科技领域里取得的成就,口号是:“惊人的消息,中国――希望之国。”这一年,迪特福特的“中国人”宣布建成了287500千瓦的核电站和太阳能电站,发现了大片油田,并发射了一个“中国号”宇宙飞船。但是,两年之后,迪特福特人开始怀念他们的皇帝了,又把马勒鸡皇帝请了回来。当然,经过一次“革命”的教训,马勒鸡皇帝已不再反对“中国”的现代化了。
在此后的年代里,迪特福特的狂欢节总少不了“中国”这个主题。1958年,他们把一列火车写上“中国快车”的大字,在迪特福特和诺伊马格特之间行驶了好几天。同一年,打扮成中国人的迪特福特人参加了慕尼黑的狂欢节,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因此,在1960年和1965年,迪特福特人又以“中国人”的身份,两次来到了慕尼黑。
1985年的狂欢节,“中国皇帝”照样亲临现场,为民祝福。不过皇帝已经换了新的名字 ――波大瓦希,听来远远不如马勒鸡这个名字那么有趣、亲切。据说这个新名字是扮演皇帝的理发师汉斯・盖尔自己想出来的,这在当地的方言里同理发师有点关系。波大瓦希皇帝由9名美女伴同,她们一律穿黄底黑花大襟上衣,肥大的黑裤子和布鞋,手拿描花纸伞,远看起来,真有点东方情调呢!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