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2日,位于华盛顿国家大草坪的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雕像对公众开放。图为尚未正式揭幕的雕像被铁栅栏围起来。中新社发 吴庆才 摄
在美国华盛顿特区,新落成的马丁・路德・金雕塑万人瞩目,它矗立于华盛顿纪念碑、杰弗逊纪念堂、林肯纪念堂之间,仿佛与三位美国伟大的总统站在一起;它的诞生也经历了三位总统之手:克林顿立项、小布什奠基、奥巴马将于本周日(28日)亲自揭幕。
这座雕像是华盛顿国家广场竖立的第一座不是为了纪念战争,也不是为了纪念某位总统或者某个白人的纪念雕像,它的意义非同凡响。很多雕塑家等待一生也等不到这样的机会,然而机会却主动找到了来自中国湖南的雕塑家雷宜锌,美国人称他为“中国雷”,他的名字如今已经雕刻在这座具有标志意义的雕像上。
1963年的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的台阶上,马丁・路德・金的激情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成为美国民权运动中的经典时刻。雷宜锌用自己的才华,用雕塑将这一经典形象栩栩如生地表达出来。这座雕塑的设计灵感正是来源于《我有一个梦想》中的一句话:“从绝望之山中开辟出一块希望之石”。
“在这样核心地段,雕刻这样一位特殊的人物,不光对中国艺术家,对全世界艺术家而言,都是一份最高的荣誉。”雷宜锌在雕像正式揭幕前夕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透露,他的作品是从全世界52个国家2000多位雕塑家的900多个方案中脱颖而出的。
然而,这份荣誉也给雷宜锌带来非议和压力,原因仅仅是他是一位来自中国的雕塑家,这与金博士那场著名演讲倡导的反对种族歧视的精神形成莫大讽刺。细细数来,他的作品前后在美国共经历三次较大争议。
第一次争议主要是质疑为什么要由一个以雕刻毛泽东半身像闻名的中国人去负责,他们认为应该由一名黑人、至少是一名美国人雕塑。雷宜锌认为,这种质疑完全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也是与马丁・路德・金的精神背道而驰的。后由于马丁・路德・金基金会以及为此组成的专门的艺术评审委员会力排众议,才使争论慢慢平息。
“艺术是无国界的,中国也有很多建筑和雕塑是由西方的艺术家完成的。”雷宜锌说。
对于有关自己雕塑毛泽东像的经历,雷宜锌说,人类追求“人人平等”的精神其实都是一样的。毛泽东和金也有共同的特点。实际上,金也是毛泽东比较欣赏的人物。毛泽东曾经写过两篇文章支持金,雷宜锌那一代人还曾经游行支持过金。
随着雷宜锌设计模型的面世,第二轮争议来势更猛,而且还颇有几分道理。反对者主要认为他的作品过于突出金作为“和平斗士”中“斗士”的一面,太具有“对抗性”,另外也有批评者指金的雕塑形象太富有中国“革命”色彩。
雷宜锌表示,自己的作品中金的表情既深沉内敛,又充满张力;既有抗争也充满希望。不过他也承认,要求多表现和平一面的说法有他的道理,实际上他也曾经设计了一个微笑方案。
但金的儿子看了之后坚持要求用“抗争方案”,他说:“我的父亲活着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开心过,他一辈子都在抗争,他实际上就是一个斗士,微笑并不符合他的精神。”
雷宜锌表示,不仅是金的儿子,他的女儿甚至姨妈,几乎所有家族的人都支持他的方案,他们看到模型后甚至动容落泪。正是由于金家人的解围,使这轮争议也不了了之。
不过,正当雷宜锌在中国做完雕塑,运到华盛顿准备安装时,新一轮“抢美国饭碗”的争议又随之而来。原来美国石匠工会提出必须由美国工人配合雷宜锌安装,他们不仅在工地附近游行、散发传单,而且还将此事告到国务卿希拉里处。
这一闹,在启程之前,中国的安装团队被拦下来。雷宜锌只能自己一人前来美国。他向石匠工会发布一份声明,指出这个雕塑需要采用无缝衔接的技术,而雕塑用的159块巨型花岗岩最重达40多吨,恐美方无此技术。美国人不死心,研究很多方案,最终也没能做到无缝衔接,只能作罢。
随着揭幕日期的临近,最近又有一些美国媒体炒作此事,美国《赫芬顿邮报》13日批评说,这座塑像的风格,尤其是外套褶皱部分和夹克的尾部看起来就像“中国毛泽东时代的革命作品”。《今日美国报》甚至称,如果马丁・路德・金“知道自己被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制造,他会从墓地里跳出来”。
对此,雷宜锌回应说:“难道衣服褶子也会打上民族的烙印?”他非常自信地说:“即便金博士从坟墓出来,他也会被我雕塑的他的形象感动。”完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