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其万(右)和陈美玉戴上蓑笠,有如回到了台湾,用心地打造着他们的“良心果园”。
女儿林怡君(中)也帮忙经营果园,但林其万(左)和陈美玉却认为,年轻一代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对农作未必感兴趣。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对许多人来说,新加坡是座不折不扣的“钢骨森林”,看不到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吃进肚子里的蔬菜和海鲜等也都需要从国外入口。可是,不少华人新移民却在这里看到农作的生机,殷殷切切地当起“城市农夫”。
“兼职”城市农夫 “玩票”打理果园
大约三年前,叶绿清气耕蔬菜农场的一角杂草丛生,被围了起来,负责人还竖起告示牌警告游人:“小心有蛇,不得进入。” 林其万和陈美玉夫妇正是明知园中有蛇,偏向“蛇园”行走的人,两人竟向负责的台商请缨打理该处,但要求“租金不要太高”。
这两个在台湾老家有过农作经验的人先后投入不下三四万元来开辟果园,包括使用“怪手”(挖掘机)和人力松土,整地,曝晒土地。他们同时把松土秘方派上用场,在泥土中混入木屑翻搅,既满足改善土质的目的,也循环使用“废物”。
难怪林其万(64岁)在双溪布洛湿地对面的叶绿清农场受访时,递过来的名片印的是“宇称木业贸易商”董事经理的名衔。原来眼前这名“城市农夫”只是“兼职”的,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工厂里打理木业生意。
林其万1980年代中,因为在制造木门和窗口等方面功夫了得,成为新加坡当年所引进的台湾技师的先锋之一。1987年,他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3年后成为公民。
回想起初到本地来的点滴,他感慨地说:“不是外来和尚会念经,而是本地和尚不念经。”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林其万甫走马上任,就不让属下员工动辄就来个一两小时的茶歇,有些员工“道行”更高,有时候更是喝完了茶就不见踪影。他也废除了让员工每星期五在工作时间内前往回教堂做礼拜的习惯。
在林其万的严厉监督下,所任职公司的生产力翻了好几倍。可是好景不长,大老远把他从台湾请来这里的老板,很快地就因为本地营运成本太高,决定把工厂移往印度尼西亚。林其万不习惯印尼的工作环境,老板却说除非他自己创业才会“放人”。林其万就这样在新加坡开设了自己的门窗制造工厂。
纯粹是“良心事业”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开工厂做生意,林其万和陈美玉同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开辟了果园。受访过程中,他们多次强调,开辟果园纯粹是“良心事业”,赚不了多少钱。
陈美玉(56岁)说,除了提供健康的水果,本地小孩缺乏到户外学习的机会,开辟果园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她接着说,许多人听过孩子在农场看到活生生的鸡,却告诉妈妈说鸡是没有毛的事,大家会以为这是编出来的故事,以强调户外学习重要性,可是她本身就曾目睹孩子在果园里看到活生生鸡只时,不相信那就是真的鸡的情景,因此深深体会到孩子非常需要各方面的教育。
这对夫妇目前在果园里种植了不同种类的番石榴、木瓜和香蕉等,这些水果都只供应给参观农场的游人,以及一家小型的有机食品店。他们还在果园里特设了“领养区”,主要的对象是乐龄人士。乐龄人士每个月用20元,就能享受种植茄子和洛神花等,领略看着自己手耕植物生长的乐趣。园内的十多个供“领养”的小地块,一早已被抢光了。
果园“生气勃勃”
相比之下,面对激烈竞争的木业有如“夕阳行业”,还不如果园般“生气勃勃”。
“民以食为天,要在新加坡糊口饭吃,接下来似乎只能做吃的。不过,年轻一代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对农作未必感兴趣。”陈美玉解释为何至今还是以“玩票”性质打理着果园。
林其万和陈美玉显然事事以三个孩子为中心,就算是林其万当年决定离乡背井到这里当技师,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到这个治安好的环境来接受英文教育。
当时,为了让孩子学好英文,陈美玉特地请了个印籍英文补习老师,孩子们不得不以“破”英语跟他沟通,也在跌跌撞撞中掌握好英语。
陈美玉说:“新加坡文化不如台湾那么‘热腾’,没有那么多夜生活和诱惑;在这里做生意也不那么强调交际、应酬、喝酒。……只是这里的人格素养的培养略嫌不足,应该让孩子们都修读伦理道德课程,让大家从小就知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三人行必有我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道理。”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