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主义诱发越南仇华心理 不愿彻底复制中国 |
www.sinoca.com 2011-06-17 东方今报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6月12日,几十名年轻的越南大学生高举越南红五星国旗,声嘶力竭地喊着口号,聚集在中国大使馆外,他们手举“坚决保卫长沙(即中国南沙群岛)和黄沙(即中国西沙群岛)”的标语,抗议“中国侵犯越南在东海(即南海)的主权”。
在许多西方人的眼里,越南就像是个“小中国”。且不说地缘上两国比邻而居,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文化习俗,在越南处处都能找到中国的影子。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关系,一些越南民众至今仍对他们山水相连的邻国保持戒心。民族自尊心强烈的越南人,既钦佩中国的强大,又不愿活在“中国巨人的影子里”。其别别扭扭的对华心态,是当下越南民族情绪高涨的根源。
▶▶ 警惕中国经济辐射力
尽管理论上越南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但面对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辐射力,越南人历史形成的“防华”心态又冒了出来。
中国对越南的贸易顺差让越南人感到不安。数据显示,2010年越南对华贸易逆差高达127亿美元,是2002年的8倍。如今,越南市场上的中国产品包罗万象,从服装到玩具,从家用电器到生活用品,甚至越南本国企业可以生产的货物,都变成了“中国制造”。越南人看待中国商品的眼光也在变化。美国《商业周刊》曾引述越南经济学家黎登营的话说,“中国制造的服装是给水牛男孩(骑着水牛在田间耕作的男孩)穿的。”
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越南投资,也引发了当地的一些反对声音。2009年,中国公司参与越南铝矿开采的计划,就遭到了部分越南学者和社会人士的抵制。他们声称,中国人在越南采矿,不仅会掌控越南的天然资源,还会掌握敏感的战略地区,对越南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 不愿彻底复制中国
近10年来,越南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接近中国的发展速度。曾经饱受战争和贫困折磨的越南人,如今的价值观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然而有一点却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越南文化与中国文化同源,时至今日,越南的文字文学以及民俗文化中都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痕迹。譬如,一些寺庙祠堂挂着中文对联;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越南人也供奉孔子像,并坚守伦理道德。然而,尽管越南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他们仍希望能够在强邻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张明亮说,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十二生肖。越南有两个生肖与中国不同:兔被越南人用猫替代,牛被水牛替代。
张明亮还指出,近些年,越南政府大力推行带有本土色彩的民族传统教育。被越南史学界公认为越南民族始祖的雄王,其形象已深入普通越南人的心中,而这完全得益于政府的大力宣扬。一年一度的雄王忌日(农历三月初十),被越南国会确定为全国仅有的9个法定假日之一;越南党政高层曾多次率队进香。“种种做法都是为了树立越南的民族个性”。
▶▶从“爱国”到“仇华”
谈起与中国的关系,一些越南人总是很纠结。在越南约两千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前一千年一直处于中国封建王朝的直接统治下,后一千年尽管越南封建王朝甘愿向中国纳贡,但仍要“阻击”中国封建王朝南下的大军。1979年,中越两国还爆发了边界战争。
在越南人所受的历史传统教育中,但凡涉及中国的内容,往往被描绘成一部越南“抗击外敌”的“爱国史”。李常杰、陈兴道等抗击中国封建王朝进攻的头领成为越南的民族英雄。“南国山河南帝居”这句响亮的民族独立宣言,明确地写在越南的教科书中。“这种带有偏见的历史教育对越南年轻人影响很大。”张明亮说。
越南很多年轻人对政治其实不是很关心,但他们的民族主义情绪比政治兴趣要旺盛得多。越南媒体集中炒作南海问题,点燃了青年人内心民族主义的火种。而顺着越南媒体的宣传导向,很多年轻人都认为关注“黄沙”(中国称西沙群岛)、“长沙”(中国称南沙群岛)就是拳拳爱国心的体现。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