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研界向来予人「先进严谨」形象,但一场核灾却把这神话戳破。《纽约时报》引述日本防震工程专家指出,业界在进行防灾建设时,建基的竟然是随机「靠估」――虽然地震学和危机评估研究自1970年代以来取得很大进步,但日本官僚和工程界抱残守缺,只眼于旧地震海啸数据纪录,去构思如何保护核厂,忽略了实际环境可能存在的变数,例如未被发现的断层或罕有的超级地震等。
78岁的地震工程专家青山博之说,肇事核电站1960年代兴建时,地震学及其应用于核电站防震设计,仍处于萌芽阶段,工程师很多时「靠估」,把核电站内部结构的防震标准,随便定为一般建筑物的3倍,「设定这标准时并没按照任何准则。那只是一含煳的指标」。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官员承认,兴建肇事核电站时,当局翻查至1600年代的官方纪录,发现福岛一带的地震纪录,最多是7至8级。当局于是以1960年智利9.5级大地震在当地触发3.2米高海啸为基础,给核电站选址建于4米高悬崖之上,作天然屏障,再加一道用以「抵御风」的5.5米防风堤保护。
直至核电站投产20年,专家才根据古籍推断出公元869年曾发生8级以上地震,掀起的滔天海啸席肇事核电站以北的内陆近1.6公里。专家因此推断,核电站最少需要抵御10米海啸来袭。
虽然专家2002年建议核电站把预防海啸的最低标准,定于最少可抵御5.4至5.7米巨浪,但当局最后只是敷衍地把近岸一个电泵移高8。最讽刺的是,海啸(Tsunami)一字虽源自日本,但直至2006年,日本官方核电站指引才首度引入防海啸概念,惟东电仍没修订海啸评估。1990年代曾领导福岛核电站的工程师二见常夫坦言「我们只按先例办事。当我领导该厂时,从没想过海啸。」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