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魔鬼教育才能成功?蔡美儿的老妈也同样的彪悍(图)

www.sinoca.com 2011-01-31  南方周末  [复制链接]  字体:

  华裔母亲宣称「严厉的中国妈妈比软蛋的美国妈妈更好」,引发美国民众大讨论。在最初的震惊和愤怒之后,美国人开始反思,认为「中国虎妈」掀起的讨论应该达到1957年苏联抢在美国之前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高度。无论如何自省,绝大部分美国人对深入他们骨髓的基本精神仍然坚持不移:比如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包括自己的孩子。

  「这是一个母女三人的故事――关于莫札特和孟德尔颂,关于钢琴和小提琴,以及我们如何成功地登上卡内基音乐大厅的舞台。」48岁的耶鲁法学院教授、美籍华裔移民蔡美儿在她的新书「虎妈的战歌」介绍中写道。

  这位华裔母亲和她的女儿们不仅登上了卡内基音乐大厅,也登上了美国媒体的首页。「华尔街日报」对她的故事进行了连续报导,最新一期「时代」杂志则将她选为了封面人物。

  如果只是这样一个优雅的故事,她或许不会成为目前全美国的焦点。身为华裔的蔡美儿认为严厉的中式家教比宽松的西式教育优越,并以自己为例――为使小女儿蔡思珊(LuLu)熟练地弹奏雅克‧依伯特的钢琴曲,她要求女儿从傍晚一直弹到夜里,中间不允许喝水,不允许吃饭,不许上洗手间。最终她的女儿在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大厅登台表演。「为什么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更好」――这是「华尔街日报」的报导标题。

  魔鬼训练 成功关键

  蔡美儿宣告:魔鬼式的训练是成功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小孩总在世界上扫荡各类数学和音乐大奖。而那些「软蛋」西方家长却从来不敢要求儿女这么做,他们甚至明知道孩子体重已经超标,却不敢在他们面前提一个「肥」字。

  美国读者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愤怒之后开始反思,并在网上掀起了一场举国大讨论。蔡美儿的新书引起的恐慌,已经被提到了当年苏联抢在美国之前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高度。「我们真的要失败了吗?我们的教育存在哪里些问题?我们的孩子如何避免成为失败者?」对大多数美国家长们而言,不论蔡美儿说的对不对,既然她深刻地触动了大众,反思现在就应该开始。

  蔡美儿的严厉可能会让现在中国大陆的母亲们都感到汗颜。

  有一次大女儿蔡思慧(Sophia)在数学竞争中输给一个韩国小孩屈居第二,蔡美儿勒令她每个晚上做2000道数学题,直到她重夺第一。还有一次,蔡美儿拒绝了女儿为她亲手制作的生日贺卡,因为认为她们没花心思,蔡美儿告诉当时七岁的蔡思慧和四岁的蔡思珊:「我理应得到更好的,所以我拒绝这个!」

  伊恩‧艾瑞斯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同时也是蔡美儿在耶鲁大学的一位同事。他相信,蔡美儿的新书在畅销榜呆上数周之后就会被拿去拍成电影。单从虎妈的「强力手腕」来看,剧本的惊悚程度和冲突性对美国观众而言显然已经足够了。

  书中提到的「小白驴事件」在媒体围观中不断被提起。有一次,七岁的小女儿弹奏一首曲子时表现得极为生涩,蔡美儿十分愤怒。当她强行让女儿继续练习时,冲突发生了。蔡思珊将乐谱撕得粉碎。蔡美儿将乐谱粘好并把它镶在一个塑料套子内,以防止它被再次损坏。紧接著,她将蔡思珊的玩具拖到车里,并告诉她:「如果明天你不能弹好『小白驴』这首曲子,我就会将它一块一块地捐出去。」

  在对女儿的音乐训练上,蔡美儿拒绝让步。哪里怕全家外出度假,她也尽量要保证女儿每天能练琴,酒店大厅的钢琴,当地琴房的钢琴,饭店的钢琴能借用的一律用上。曾经有一次,全家驱车来回18个小时陪女儿蔡思珊去外州见一个著名小提琴老师,为了保证女儿表现出色,蔡美儿还邀请一位小提琴老师及其男友陪同,为此花费了8000美元。第一天和老师见面结束后,她拒绝让已经拉了五个小时小提琴的女儿休息,理由是:第二天还要见老师,要抓紧练习。

  在「小白驴」事件中试图站出来为女儿辩护的父亲同样被驳得体无完肤。蔡美儿提醒丈夫鲁宾福(Rubenfeld,同样是一位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大女儿蔡思慧在蔡思珊这个年纪已经能熟练地弹奏这个曲子。「但他们是不同的人。」鲁宾福说。蔡美儿面带嘲讽地反击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是的,每个失败者都会声称这一点。」

  蔡美儿的丈夫鲁宾福在书中表现得像挡在马路上的小石子,他更像西式家教的代表人物,处处衬托出虎妈中式家教的正确性。

  但是踢开小石子,并不代表没有臭鸡蛋飞来。在「为什么中国妈妈是一流的」刊登后短短几天,蔡美儿的教育方法就引起了全国性的轩然大波。愤怒和谴责的邮件塞满了蔡美儿的邮箱。「纽约时报」专栏作者大卫‧布鲁克斯的邮箱也被塞满了,因为愤怒的网民诚邀他一同谴责「恶魔妈妈」蔡美儿。

  一位来自华盛顿的网民在华尔街日报的网站上留言,「我读了这本书其中三章,每一章里我至少能找到三个例子证明,她已经构成虐待儿童。」他希望儿童保护组织介入此事,调查蔡美儿的两个孩子身体健康和安全是否有所保障。这一提议得到了众多美国网民的热顶。

  这样的反响并不是蔡美儿第一次遇到,只不过这次声势更浩大一些。

  很早以前她就发现,每次她在宴会上提起教育孩子的方法时,就会马上被疏离。有一次,一位名叫马西的客人听了她的介绍之后,感到非常痛苦不安,流下了眼泪,早早地就离开了饭桌。蔡美儿的朋友,苏珊,晚宴的主办者,不得不努力恢复蔡美儿和剩下的客人的关系。

  蔡美儿并不打算改变,哪里怕她自己也承认,时常一早醒来会想,为何不跟女儿说:今天我们休息一天吧。「我那些温情的西方朋友们,他们总是说:『既然我这么累,不如让孩子们做他们自己的选择。』然后他们就跑去喝一杯或者去上一堂瑜伽课。而我却坚决地选择呆在家里对著孩子尖叫,并因此惹她们的讨厌。」

  当蔡美儿对蔡思慧用英语大骂「废物」的时候,她并不觉得有十分过分之处,多年前她的父亲就是用闽南语骂女儿是垃圾,仅仅因为考试考了第二名。蔡美儿觉得西方父母过分低估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只要你对孩子保持高的期待,他就一定能够做到。」

  但另一位畅销书作家瓦尔德曼在还击蔡美儿的文章里提出了一个事实:15岁到24岁之间的亚裔美国女孩拥有高于平均水平的自杀率,而这些移民家庭通常家教都十分严厉。作为对比,她罗列了自己给孩子立下的一些「规矩」:「允许放弃钢琴和小提琴,特别是在挫败感来临之际;可以玩计算机游戏和上网,只要你们肯自己掏钱买尼奥宠物和魔兽武器就行。」

  为了说明「放养」孩子也能成功,她讲述了女儿萝茜(Rosie)的故事。在被医生诊断出有诵读困难之后,二年级的萝茜主动要求参加一个特殊的精读培训班。因为她热爱故事,想要阅读。她决定接受每天在一间小屋里待上四个小时。由于课程艰难,父母时常央求她退出,可是每一次她都拒绝了。最终萝茜靠自己的驱动也获得了成功。

  试图在瓦尔德曼和蔡美儿的教育方法之间找到共同点几乎不可能,这可以说明在传统家教观念上,东西方的距离究竟有多大。

  「当我的女儿萝茜感到惊慌,比如站在高高的体操器材上或是即将在班上做时事报告时,她就会轻声念诵一句咒语:『战胜你的恐惧。』我不知道她这句咒语是从哪里儿学来的,兴许是某部我不该让她看的电视剧的台词。」瓦尔德曼说。

  蔡美儿的女儿们很可能没有机会学习到这句咒语――因为「虎妈十则禁令」中除了之前我们提到的那些,还包含另外一条:禁止看电视!

  虎妈的妈 同样严厉

  在成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之前,蔡美儿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她的祖先最初从中国移民到菲律宾,1960年,也就是她出生前两年,父母才移民到美国。

  和所有初来乍到的移民家庭一样,奋斗和每日上进是家庭的主旋律。「我的父母刚到美国甚至穷到没钱交取暖费,夜里不得不抱在一起度过整个冬天。」她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男生一边模仿她英文单词Restaurant的发音一边哈哈大笑,当时她就发誓要改掉中国口音。

  蔡美儿的爸爸每晚工作到凌晨3时,一双鞋子穿了八年。她妈妈是典型的「中国妈妈」,永远觉得她做得不够好,哪里怕今日蔡美儿被各地邀请演讲,妈妈依然会批评她语速太快。

  严厉的家教营造著这个移民家庭的主要氛围。她们姐妹三人在家中都要说汉语,如果一不小心说出英语单词就会必遭父母筷子敲桌的待遇。父母能够接受的女儿的学习成绩只能是A,蔡美儿曾要求父亲出席一次获得第二名的颁奖庆典时惹得父亲大怒,并警告今后不许再这样羞辱他。

  「当朋友们听说了我儿时的故事,他们经常会想象我的童年很痛苦。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在这个奇特的家庭里我找到了力量和信心。」蔡美儿说。如今,蔡美儿可以用自己的成就――一个受普遍尊敬的职业来证明这种教育方法的可行性,并且,她打算在她女儿身上继续实践这样的教育方法。

  蜂拥而来的批评让虎妈妈蔡美儿感到惊讶,她认为很多人会从书中获益。「很多人告诉我,如果在他们年幼的时候父母更多地督促自己,现在或许所能做的事情会更多。一些人说,读过我的书后终于理解了他们的父母当初为何那么严厉,其中一个人说他因此特地送了一束花给母亲以示感谢。」

  「虎妈」 勾起美国衰退恐惧

  如果仅仅是东西方家教观念的差别,「中国妈妈」的话题或许还不足以掀起全美大讨论。专栏作家布鲁克斯认为蔡美儿勾起的是民众对这个国家衰退的恐惧。「想想吧,这是一位在育儿问题上全心投入的母亲,她的身后是成千上万同样雄心勃勃的中国妈妈,她们的孩子将在以后的竞争里打得美国孩子满地找牙。」

  这种担忧总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骇人」的印证。美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之后一直处于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而中国经济已连续多年在7%以上的速度增长,它与美国的贸易形成了2524亿美元的顺差(约1兆6621亿人民币),并且是美国政府的最大债主之一。

  而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也被美国人认为千疮百孔,尤其当他们的孩子被拿来和中国孩子进行比较时。去年公布的学生基础能力国际测评(PISA)的结果美国学生的成绩仅在中游,阅读能力排第17,科学第23,而数学第31,总体成绩第17。而来自上海的学生包揽所有单项的第一名。

  在「虐童」问题进行口水式的反击很快结束,美国媒体对教育问题进行了真诚的反思。

  很多文章通过认真论证,试图获得一个「靠谱」的结果。「时代」杂志援引了「今日心理学」杂志自由撰稿人马拉诺和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的研究结果,两项研究都部分支持了蔡美儿的家教观。

  布鲁克斯在一篇「虎妈是胆小鬼」的文章里说,他并不认为蔡美儿有虐待孩子的倾向,「相反,我相信她太过于悉心照料孩子,以至不敢让她们作出选择」。

  在他看来,参加团队活动比拉小提琴和弹钢琴要求更高的智力。他还搬出麻省理工的研究成果论证,在团队里如何阅读他人情绪,学会如何理解他人,有效地进行集体协作,才是未来社会里真正成功的表现。他希望蔡美儿的两个女儿今后也能写本书,但是为了避免她们母亲的尴尬,最好先学习一下这本书怎么样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有人将问题直指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制度层面,认为「中国虎妈」掀起的讨论应该达到1957年苏联人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高度。

  50年前,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就饱受诟病,在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更是朝野震动,深刻反思对教育的投入。

  之后,美国人开始奋起直追,不到一年,国会就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案,每年投资数百亿美元用于改善美国的教育体系。五年之内,美国人开始在太空中围绕地球,12年后,阿姆斯壮被送上月球。时至今日,美国的太空科技已经远超当年的所有对手。

  蔡美儿和女儿的关系在蔡思珊长大到13岁时发生了转折。蔡思珊开始反抗,剪了自己的头发,在公开场合和妈妈叫板。在对抗之后,蔡美儿终于妥协――她同意蔡思珊「离乐器远点儿」,停止每周日驱车两小时去上小提琴课程,改为和当地老师学,每天练半个小时即可。

  获得自由的蔡思珊开始投身到她所热爱但一直没有机会尝试的网球运动中。两年后,她打进了校队。

  妥协的重要原因是蔡美儿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他不顾蔡美儿祖母的反对,只身赴美读书,成就了一番事业。可是后来母子感情极淡,「他从来不提起他的母亲,除非在发怒的时候。」

  在面对诸多读者的指责之后,蔡美儿对自己作了些辩解。她说书中有一部分讲的是她如何放弃了严苛的家教,而采取相对和缓的方式。「这本书只是我和女儿的回忆录,并不是什么父母手册。我并不是说中国式的严母教育就是最好并适用于每个家庭,一种东西方混合、张弛有宽的教育方式可能会更好。」

  现实中的虎妈也未必如书中表现的那么严厉。事实上大女儿蔡思慧有一个男朋友,当蔡美儿在纽海文的家中接受各路记者采访时,他们的笑声正从二楼传来。

  这虽然是一个「中国妈妈」的故事,但却发生在美国,严格地说,这是一个「华裔妈妈」的故事。很难说这是一次中美文化的碰撞,而更象是美国人自身对教育方式的一次反省和再认识。「美国经济可能不景气,但远非崩溃,美国的初级教育可能存在危机,但高等教育依然为全世界所觊觎,特别是中国。我们从未停止创新和研发,不论是在硅谷还是在底特律。」布鲁克斯说。

  如果只是纠缠于那些很可能被夸大的细节,比如她是否真的威胁过女儿要烧掉她的动物玩偶,那么蔡美儿和她的书并不足以成为全美国探讨的公共话题。「我们该做的或许是想一想她的观点为何触动了我们,并以此推动我们改进,就像我们的前人做过的那样。」美国「时代」杂志在他们的封面文章中说。

  甚至欧巴马也加入到了「反思的美国人」的行列之中,在日前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欧巴马特意提到:「美国在经济、教育、科技发展等诸多方面面临更多竞争」,「一些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他们已经意识到,只有透过变革,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他们开始尽早着手对孩子进行教育,并延长教育时间,更注重数学和科学」。

  在虎妈风波中,旅美教育学者,迈阿密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黄全愈则更加注意美国人的自省精神。他举例说,1979年,中美两国互相考察对方的基础教育。中国考察团看到美国学生还在掰著指头做算术,于是得出结论:20年后中国会超过美国;美国考察团看到中国学生那么刻苦,得出的结论是:20年后美国会落后中国。「现在来看双方都判断错了。中国人喜欢看人家的短处,其实那不一定就是短处;美国人善于看人家的长处,但那也不一定就是长处」。

  但无论如何自省,绝大部分美国人对深入他们骨髓的基本精神仍然坚持不移:比如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包括自己的孩子。

  向虎妈看齐 中国妈妈别无选择

  造就中国式严厉教育理念的,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成为「虎妈」,是中国妈妈们别无选择的选择。

  「虎妈」蔡美儿在大洋彼岸擂响战鼓,枪口对准的是「过于宽容和放任」的美国父母,但她的大作却让这边厢的中国妈妈们很纠结。

  相当多的资料证明,美国学生真的考不过中国学生。但在中国式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缺乏社会交往能力,也往往缺乏社会关怀。

  实际上,即便是对于中国学生在知识上的优势,也是存在争议的。一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说:「白人的人种不笨,而且是真正凭借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研究的,凭什么会比中国学生差?一个很明显的证据是,美国本土诞生了那么多的一流科学家,难道他们都是人到中年才开始『发飙』的?」过去100年中,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屈指可数,而美国却获得了约300项诺贝尔科学奖,人口更少的犹太人则有多达180人获得诺奖――也就是说,犹太人以仅占世界1%的人口,夺得了诺贝尔科学奖25%的份额。

  实际上,公众对棍棒式教育的反思,对美式教育理念的推崇,近年来从来没有停歇过。「虎妈」出书后,许多中国人对她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

  「造就今天『中国式教育理念』的,与其说是传统,不如说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学者熊丙奇说。

  他所说的教育制度指的是升学教育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考试获得高分的学生便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现在,高考独木桥变成了名校独木桥。」熊丙奇说。

  美国大学也有名校和普通学校之分,但并没有「独木桥」现象,原因是美国社会的行业差距不大,社会保障平等。「即便是进了职业学院,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很好的保障,不像中国,学历对应著工作,名校对应著高收入。况且,美国的高校之间学分互认,可以自由转学,社区学院的学生如果能力足够,也可以转入哈佛,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熊丙奇说。

  正因为受制于诸多的外部制度,教育理念的革新虽然已经被讨论了很久,但一时还无法落地,「虎妈」式教育在中国仍将有很大的市场。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颖民就坦陈:「我们都知道美国那种宽松、自由的教育方式是好的,但是我们做不到。教育资源不配套,障碍太多。」据他在圈内的观察,绝大多数教育者不敢也不想朝美国式的教育理念靠近,「万一升学率不好,位子不保啊,大家都不敢冒这个险。」管理著几千学生的校长不敢冒险,大多只有一根独苗苗的家长更不敢冒险:万一没考上重点中学怎么办?万一没考上名校怎么办?万一没找到好工作怎么办?教育家怀特海曾说,对教育问题他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绝没有普遍适用而简单易行的办法」。但在今日的中国,「虎妈」式的教育方法却成为妈妈们不得不普遍采用又相对简单易行的方法。「毕竟,对于家长们来说,制度给他们的教育是最现实的教育。」熊丙奇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穆巴拉克:埃及最后的法老王 铁腕治国狂刮250亿镑
下一篇:埃及副总统刚上位就发威 建议穆巴拉克赶紧下台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国际] 华裔虎妈严管女儿近体罚 称儿童聚会·[大陆] 虎妈教育模式为何不靠谱 虎妈并非人
·[国际] “中式教育”激撞美式文化:“虎妈”·[国际] 中国虎妈培养的华二代:享受美式自由
·[国际] 华裔虎妈红透美国 反思美式教育 奥巴·[国际] 虎妈教育舍得投入:逾8成亚洲父母为子
·[国际] 虎妈女儿发表公开信:深爱管教严格的·[加国] 中国虎妈理论惹争议 多伦多市民反对
·[数码科技] 7岁白虎妈妈产下罕见的三雪一白四胞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实拍澳门人的市井生活 破败不堪远不如内地(组图)
实拍澳门人的市井生活 破
太不可思议了!日本让外国人惊叹的20个习惯(组图)
太不可思议了!日本让外国
运动员退役后的惨状:有人拍A片 有人变妓女(组图)
运动员退役后的惨状:有人
洛阳商场竟卖这样的衣服 网友:失足女专用(组图)
洛阳商场竟卖这样的衣服
14岁少女裸体穿透视裙走秀 Dior被批没节操(组图)
14岁少女裸体穿透视裙走秀
大陆游客都不去了 七月份访港游客急跌四成(组图)
大陆游客都不去了 七月份
释永信被实名举报疯狂玩弄女性 少林寺报案(组图)
释永信被实名举报疯狂玩弄
中国十年后最富24个城市 有些你根本想不到(组图)
中国十年后最富24个城市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