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护士在新加坡的故事:照顾各国达官显要(图) |
www.sinoca.com 2010-07-28 联合早报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8月1日是护士节。新加坡本地的政府或私人医院的护士,其中不乏来自外地的新移民。该报近日刊文讲述来自中国的护士在新加坡医院工作的故事,看她们如何以爱心和热忱减轻病人的苦痛与忧愁。
专门看护贵宾病房
你或许不知道,伊丽莎白医院6楼有个10号病房,是特别的贵宾病房或皇家套房,住过不少富甲一方的社会名流,或来自世界各地的达官贵人。负责这贵宾病房的护理队伍,是由一名来自中国武汉的护士长黄臧彩(40岁)所率领。她在伊丽莎白医院服务已近15年,是医院当年聘请的首批来自中国的护士之一。
黄臧彩的母亲是武汉东湖医院的护理部主任,六七十年代照顾过中国重量级的领导,包括曾是毛泽东接班人的林彪。她带着女儿到医院接触护士工作,耳濡目染下,小臧彩立志要当白衣天使,长大后,念大学时选择了护理科,毕业后投身武汉医院担任护士。
1995年,新加坡的伊丽莎白医院到中国招聘护士,已有5年工作经验的黄臧彩决定试一试。申请者300多人,经过审核、笔试、面试,最后受聘的只有13人,黄臧彩是其中之一。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国,兴奋之余,她心情其实是七上八下的:
“我在大学念书时,只有一科是用英文教的,因此语言方面没有把握。此外,武汉医院原本打算提拔我为护士长,辞去这铁饭碗远赴新加坡,我可说是完全豁出去了。”
首三月几乎每晚以泪洗脸
1996年黄臧彩来到伊丽莎白医院,由于文凭不受认可,只能从最低层的助理护士做起。她被分配到工作量最大的康复病房工作,开始的三个月,吃尽了苦头。
黄臧彩告诉记者:“在中国,护士的工作不外是给病人打针、喂药、打点滴,但在新加坡,护士的责任更全面,中风病人居多的康复病房更是如此,我们必须帮助行动不便的病人冲凉、如厕、喂饭等等,压力非常大。”
面对工作环境的巨大转变,加上语言、文化种种隔阂,黄臧彩坦言,刚来的三个月几乎每晚都以泪洗脸,想着回家。
“这里的医学名词都是用英文,但我学的是华文,根本听不懂。我在中国学习的英语是美式英语,但这里同事用的却是新加坡式英语,说得又快,初期完全无法沟通。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花费这么多精力到这里,总要做出些成绩。”
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黄臧彩克服最艰难的适应期,不仅习惯了新加坡的生活和工作,也发挥出工作潜能,第二年还成为表现最优异的护士之一。
掌握提升技能契机
2000年3月,原本供文莱苏丹家族使用的皇家病房对外开放,黄臧彩被分派加入贵宾病房和皇家套房的护士团队。她笑说,由于得面对“大人物”,许多护士很怕到这病房服务,对她来说,这却是提升技能的契机。黄臧彩的不懈努力,也获得医院管理层的瞩目,不但让她报考注册护士,还在2004年升她为这病房的护士长。
贵宾病房每天房费近1000元,皇家套房每天房费超过4000元,入住的大多是国内外的达官显要、外国海外国家领袖、皇亲国戚、影视明星和商界名流。黄臧彩笑说,新加坡的富豪,好些她都见过。
面对“重量级”病人的技术
黄臧彩说:“面对‘重量级’病人,不但要拥有精准的临床护理技术,也要学习良好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服务态度非常重要。”她说,面对贵宾,护士们也要秉持专业至上的信念,有时候病人在病房内商讨商业机密,甚至是国家政策,遇到这种情况,护士们就要识趣地自行离去。
“有些话该听,有些话不该听,要拿捏分明。另一点是,嘴巴要密,决不能泄露病人住院细节。此外,好些病人会为护士送上现款或名贵礼物,他们或许只是聊表心意,但我们绝对要呈报给医院。”
超级贵宾中也有少数是不好应付的。有的病人认为付了高昂费用就要“物有所值”,提出无理要求,包括要护士全天候在身边陪伴,想吃的食物随传随到。不过她说:“这类病人算极少数。那些真正有钱有势的病人,其实都很尊重护士们。”
黄臧彩目前已成为新加坡公民,她已故的母亲曾在家乡医院照顾国家领导,自己现在在新加坡也照顾世界各地的达官显要,遥相呼应。
“我想护士职业是我的宿命,看过半途而废的例子太多了,干这一行真的必须有热忱有爱心,才能做得好。在贵宾病房工作也给我很深的感触:无论多有钱的人,还是逃不了病痛疾苦,健康是每个人最重要的宝藏。”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