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美国领养华童面临身份危机 回国寻根障碍多(图)

www.sinoca.com 2010-06-14  中国新闻网  [复制链接]  字体:


  

  统计显示,从1999年到2009年,已有近6万名中国儿童被美国家庭收养,人数位居美国收养的外国儿童之首。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开始好奇,为什么自己的样子,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点点都不像。被跨国领养的孩子在懂事后多少都会面临“身份危机”。

  懂事后或面临身份危机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12日举办招待会,与收养中国儿童的美国家庭联欢时,中国驻美国大使张业遂介绍,从1999年到2009年,美国共从中国收养了59000名儿童。

  看着一岁五个月大的儿子连・巴拉德摇摇晃晃地向自己跑来,马修・巴拉德笑得脸都有些发红。妈妈塔尼亚站在旁边,眼睛从未在儿子的身上移开。

  连・巴拉德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连树林(音译)。直到3个月前,他一直叫这个名字,身份是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福利院的一名残疾孤儿,姓连即为来自连云港之意。

  4年前开始“排队”等待收养中国儿童的巴拉德夫妇把连树林领回了家,组成了在很多人眼中极为特殊、但却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家庭――收养中国儿童的美国家庭。统计显示,从1999年到2009年,已有近6万名中国儿童被美国家庭收养,人数位居美国收养的外国儿童之首。

  “远隔万里,不同种族的人们相聚在一起,组成家庭,破除种种文化上的障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就如同一个奇迹。”12日,当中国驻美大使馆为收养中国儿童的80个美国家庭举办招待会时,中国驻美大使张业遂如是说。

  对于巴拉德夫妇而言,创造这个“天下一家”的奇迹需要长期而又细致的准备。夫妇二人均在美国军方供职,早前对中国并无特别了解。据马修介绍,自从4年前决定收养中国儿童后,他与妻子就把研读中国文化及历史提上日程,他自己甚至还练了一阵中国功夫,务求做到“有备而来”。

  即便是成功收养,并不意味着与中国文化的对接可以告一段落。普遍而言,被跨国领养的孩子在懂事后多少都会面临“身份危机”,这时就需要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出生地的文化渊源,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我们需要了解连出生时的文化背景,知道他的根在哪里;这样等他逐渐长大,可以帮助他寻根。”马修说。在招待会上,他带走了一摞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及民俗的宣传册和图片。

  除了文化障碍,收养家庭还必须直面孩子的生理缺陷,对收养男孩的家庭尤其如此。在爸爸的怀抱里,连活泼异常,但左臂活动起来却显得不太自如,马修解释这是因为孩子左臂的肘关节存在一些先天缺陷,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随意伸展。

  为了尽快对连的肘关节进行矫治,马修和妻子把孩子带回美国后就开始“寻医问药”。现在他们已经联系好了权威医生,很快连就将接受相关外科手术。

  虽然左臂让人操心,但儿子的智力却让夫妇二人欣喜异常。“我们刚刚给连做了一些智力测试,发现他非常、非常聪明,当然,我们了解这一点,这也是我们选择收养中国孩子的一个原因……”马修说。

  领养儿童回中国寻亲障碍重重

  “我叫哈莉。我在1995年被领养,我现在生活在美国。我喜欢唱歌、拉小提琴和跟朋友出去玩。我现在过得很好,但我想找到亲生父母。”在长江之畔的一个村子,珍妮・巴特勒和养女哈莉把一则中文寻人启事,贴在了村头一堵墙上。哈莉当年就被遗弃在那个村子。不到几分钟,一名妇女从隔壁餐馆走出来,接着好像发现了什么。

  这名妇女盯着14岁的哈莉,又看看贴在墙上的婴儿照片。“天呀,她看上去像我表姐的女儿!”她脱口而出。接着便是几通电话。那天晚上,哈莉见到了她的生身父亲及亲姐姐,这次团圆的感觉好极了。

  对于成千上万个领养中国儿童的美国家庭来说,这种遭遇实属罕见。这些家庭越来越多地返回中国,不仅仅是作为游客去爬长城,让她们的女儿(被收养的多为女孩)沉浸于中国文化,而且也是做“侦探”,试图揭开生身之谜:我的孩子是谁?她的亲生父母是谁,来自哪里?她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有无兄弟姐妹?最重要的是,她是如何被遗弃、成为领养儿童的?

  现在这些被领养的孩子大多数还很小,但随着这些女孩逐渐长大成人,预计今后想寻找亲生父母的人会越来越多。但那些想要“寻根”的美国人遇到了种种障碍,比如不会说汉语、不熟悉中国文化、孤儿院记录不全或错误以及官僚主义。

  中国视抛弃孩子为非法,其结果是,在中国那些没人要的婴孩,通常都是被人秘密遗弃的。美国米拉斯维尔大学副教授常昌福(音译)说:“几乎所有被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孩子,与生身父母的纽带永远断了。”常教授制作了不少有关中国领养儿的纪录片。

  据常昌福教授介绍,他知道约有20个领养家庭找到了孩子的亲戚,但比起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数万名被美国人收养的中国婴儿,这个数字可说微乎其微。重庆市某孤儿院的一位志愿者翻译王晓黎(音译)说:“一般来说,孤儿院只知道婴孩被发现时的地点和时间。有时候,他们不愿对领养父母透露太多。”王晓黎经常为领养父母与孤儿院之间牵线搭桥。

  千里寻根 有助被收养儿童树立自信

  美国是收养中国儿童最多的国家。自1992年中国颁布《收养法》以来,已有数万名中国儿童被国际家庭合法收养,其中80%收养家庭来自美国。

  对于这个特殊群体,跨国收养问题专家指出,成年后他们将面临身份认同这个重要问题:我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两者都是,或两者都不是?能否在这个问题上平稳过渡,将影响他们融入当地社会的程度,甚至能否有个快乐人生。

  由于绝大多数华童还未成年,“身份认同”尚未困扰到他们。但是,在有着收养大量韩裔孤儿经验的美国,华童日后将要面临的这个问题已引起人们注意。

  越来越多的收养家庭采取“开放式收养”,即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美国的养父母们相信追踪韩裔收养儿童的研究结论:对于本族文化感到熟悉和骄傲,有助于被收养儿童树立自信,并降低身份认同缺失所带来的风险。

  如果孩子达到适宜旅行的年龄,不少养父母还带他们回中国“寻根”,拜访孩子在中国的出生地和被受收养前所在的福利院。

  事实证明,“寻根”有助于身在异族环境的孩子树立自信。据报道,一位名叫净的养女“寻根”后一扫以往的颓丧情绪:“我觉得我属于这里,回中国看看让我觉得我不孤单。”“以前,净总是对自己不满意,但现在她挺着胸走路,身体站得很直。净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在学校里被同学们追问中国的事情。净变得快乐,仿佛一下子长高了许多。”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不应割裂被收养的华童与中国的联系,但究竟给他们灌输多少中国文化才合适却一直存在争议。

  收养健康宝宝变难了

  《纽约时报》此前刊文指,从中国收养的孩子大多需要特殊照顾。不久前,加勒特夫妇面对的选择还简单得多。一旦决定从中国收养孩子,他们很快就把一名健康女婴带回家的可能性很大。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由于长时间的等待,且供外国人收养的健康孤儿较少,加勒特夫妇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收养一名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中国孤儿院里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健康状况千差万别。有些病症能够矫正,有些无法医治:唇裂、先天性心脏病、四肢不全或畸形、弱视或听力低下。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直到前几年,被外国人收养的中国孩子大都是被遗弃的健康女孩。1995年到2005年,美国人从中国收养的儿童达5万多,高峰期2005年达到7903名。从那时起,情况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中国放松了“只生一个娃”政策,被弃女婴数量减少,且中国国内收养健康孤儿的人增加,外国人收养健康婴儿的等待时间延长了3倍,几乎达到4年。

  结果是美国从中国收养孩子的数量直线下降,幅度超过60%,去年只有3001名,且几乎每5个孩子中就有3名需要特殊医疗。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因素是中国的生育缺陷率。

  65%的人想见生父母

  美国收养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72%的被收养人到了青春期的时候,渴望知道他们当初为什么会被收养;65%的人想要见到他们的亲生父母,94%的人想知道亲生父母到底长什么样。有领养者说,为了不让孩子感到自己太特殊,不少收养了孩子的家庭之间有意保持着联系,大多数人还是想找家,这很正常。

  中国的《收养法》中有一条“颇具中国特色”的规定,即收养人、送养人要求保守收养秘密的,其他人应当尊重其意愿,不得泄露。在中国,这是很多养父母们遵循一生的守则,他们不会轻易告诉孩子有关收养的真相。

  “中外养父母在理念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救助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张雯从1992年就开始接触涉外收养领域,“大部分的中国养父母首先希望养子要谢谢他们,今后可以孝敬他们,这跟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有关。西方养父母更多是把养孩子当作一件幸福的事,孩子是一份礼物,一份祝福。养到18岁之后,孩子就可以独立了,两者之间没有契约式的关系。坦白说,他们做父母比我们要大气。”

  在“小禾”看来,“大气”也是需要一定物质基础的,“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他们不用考虑医疗、养老问题,人在生存方面压力比较小的话,就会追求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而且,这也和他们的信仰有关。”

  据张雯透露,目前在中国收养中心排队领养的国外家庭有3万多个,但每年能提供给他们的孩子只有几千个,“实在是供不应求,有的人中途会发来撤销申请,说她当初申请领养的时候,还是一个单身妈妈,但现在几年过去了,她已经有好几个孩子了,不具备领养能力了。”也因此,国外不少养父母会选择领养一些残疾孩子,这样等的时间相对少些。

  “根在中国,但他的未来在美国”

  这些被领养而成为美国人的中国女孩,从中国孤儿院走向温馨的异国家庭,从被救济到被宠爱,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同许多家庭一样,克里斯琴的家人也有自己的秘密和苦衷。

  克里斯琴1991年出生在宁夏银川,当时的姓名是靳家诚。他的父母都在医院工作,在他之前已经生了一个儿子。父母担心会因为生二胎而受到处罚,所以把克里斯琴送回奶奶家,假装是他23岁的叔叔靳小旺的孩子。靳小旺以务农为生。

  年满6岁时,他该上学了,他们把他送回了城里。生父靳高科说,他们坐汽车出远门的时候,他下车到市场去买吃的,回来时发现车已经开走了……后来被人辗转送到了洛阳的一家孤儿院。之后被美国家庭收养。

  克里斯琴的父亲靳高科说:“家诚(原名)根在中国,但他的未来在美国。看得出来,他受到很好的照料,在美国的前途很光明。”

  克里斯琴的生母邵菊莲补充说:“我们希望跟他保持联系,但不会强迫他回到中国――我们不想再次伤害他。”

  华尔街流行领养华童

  《纽约时报》此前报道说,2006年,有6500名中国孩子被华尔街上流社会的顶尖商人和投资银行家等大人物收养,他们每人向中国支付1.5万美元,再等上两年就可以把一个可爱的中国宝贝带入美国了,在华尔街领养中国孩子非常流行,年年都在递增。

  收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以年收入5万美元以上的中产阶层为主,98%是白人。因此,被收养的中国孩子都能在比较好的家庭环境里生活。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最好生日礼物 美10岁男童穿215件内裤破纪录(图)
下一篇:海外华人四大劣行:缺乏公德 热衷内斗 互相拆台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国际] 近6万中国儿童被美国人领养 架起美中·[加国] 申领养老金居住期限10年减至3年 你会
·[数码科技] 母鸡竟自以为是狗 领养一窝狗宝宝当·[明星娱乐] 陈冲当年领养过程曝光:自己没来母亲
·[社会万象] 女婴先天无肛门被遗弃 网友疯狂抢人·[加国] 第一批被领养的海地孤儿将在本周末抵
·[国际] 海地震后孤儿数量将逾百万 国际领养·[大陆] 46名被外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孩子回国寻
·[大陆] 数千女童被他国父母收养 中国政府发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赴日体验男人泡女汤 尴尬遭遇女服务员进入(组图)
赴日体验男人泡女汤 尴尬
盘点中国最憋屈的城市 看你的家乡上榜了吗(组图)
盘点中国最憋屈的城市 看
移民热潮从未退去 是什么让国人魂牵梦绕?(组图)
移民热潮从未退去 是什么
活在帝都有多苦逼?北京地铁10大传奇告诉你(组图)
活在帝都有多苦逼?北京地
美媒盛赞:中国人在这十个方面做得比美国人好(图)
美媒盛赞:中国人在这十个
惊!汤唯邓超贾乃亮竟然合作过这么狗血的剧(组图)
惊!汤唯邓超贾乃亮竟然合
实拍真实的中国女兵宿舍生活 美女真不少啊(组图)
实拍真实的中国女兵宿舍生
日本成人片面试官的日常:让男人羡慕嫉妒恨(组图)
日本成人片面试官的日常: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