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滴观察美国家庭生活 让家庭至上的中国人汗颜 |
www.sinoca.com 2010-06-07 美国观察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记得来美国之前,对美国人的家庭观念有不少先入为主的印象和看法,例如,美国社会金钱至上、家庭观念淡薄、夫妻离婚率高、父母独居养老。而一谈到家庭、亲情、孝道,我们往往津津乐道,仿佛这些都是中国人的专利。来美国后,自己眼见亲历的点点滴滴,常常触发我深深的思考。 到美国的第一年,朋友萨姆毕业,我应邀参加他的家庭聚会。萨姆来自马里兰乡村,是学校的年度荣誉毕业生,我住在他家里,和他的亲朋好友一连庆祝了三天。萨姆的父亲经营过小生意,也做过镇上的中学教师。相熟之后,我们拉起了家常,当话题转到萨姆身上时,我由衷地说:萨姆很优秀,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父亲微笑着说:是啊,他很优秀,我也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听了,怔了一下,迎着他赞许的眼光、皱眉追问:真的吗?“是啊,我们互相学习”,他父亲看着我,认真地说。
听得出来,这不是玩笑话。但父亲向儿子学习,这可以吗!不可以吗?一瞬间,我犹疑满腹,但转瞬又发现,这个问题其实简单,简单到甚至成为不了一个问题:因为如果下一代没有任何地方值得上一代学习,整个社会就会毫无进步可言;但如果下一代值得上一代学习,在我的成长经历中,类似的话语,为什么听不到呢?不但听不到,甚至听到了,还不敢相信。
老萨姆的这句不经意的话使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作为一名4岁孩子的父亲,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美国家庭和幼教老师,并经常感受到来自美国不同教育理念的冲击。慢慢地,我看到了一幅大的图像:美国的家庭其实也充满了爱和温情,只是爱的方式与中国大不相同。
在中国,父母爱孩子,为了孩子未来的成功,大小事情,都要操心作主。当孩子稍有不从,父母的口头禅常常是:听话,这是为了你好!这种爱往往换来的只是孩子的抵触与父母的失望,这时家长又往往倚仗成人的权力,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哄骗威胁、甚至暴力体罚。扪心自问,这一切真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吗?这种爱有几分是纯净的、完全出于对孩子独立生命的尊重呢?孩子究竟有没有发掘出自己的兴趣、找到属于他自己真正的幸福,我们其实都不太考虑,只是一味希望他成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社会观念还习惯于把孩子视为父母生命的继承和延续,孩子的成功往往关系到家长的面子、家族的荣耀。在这种文化态势下,父母当然不可能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来对待。说白了,这种以“听话”为主导的爱,掺杂了不少的私心和功利。在这种爱的笼罩下,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了权威的震慑并因此害怕,久而久之,还发现部分哄骗威胁并不是真的,潜移默化中,甚至接受了撒谎也是一种合理存在的错误观念。此外,孩子也意识到自己只能是父母的一部分,自然也期待父母为自己铺就锦绣前程,父母如果能力有限,孩子反过来也怨天尤人。
在美国,孩子无论大小,都被当做独立的个体对待,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父母重在引导,但不干涉孩子的具体选择。比如,大人总喜欢问孩子长大后想做什么?美国的父母也不例外。但无论孩子如何回答,做火车司机也好、足球运动员也罢,父母总是抱以欣赏的眼光和肯定的语气说:“这是一个很棒的想法!(That is a good idea)”。孩子是否快乐、是否找到他的真正兴趣和属于自己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哄骗威胁孩子,美国父母是强烈反对的,至于打孩子,则是违法的。这和“打是亲、不打不成材”等中国观点完全背向而驰。
沐浴两种不同的爱,结果当然也就不同。一再被要求听话的,失去了独立性,从小尊重权威,说话做事的重心都在察颜观色、讨人喜欢上,惟恐自己不听话而得不到父母师长的喜欢和青睐,一有机会,也想成为别人的权威。受到平等尊重的孩子,个人的想法不断得到鼓励,逐渐建立了足够的自信,继而可能迸发出个体的独特创造力,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
美国两代人之间的这种平等精神又来自哪里呢?经济富足自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但也有文化因素相辅而成。基督教认为,所有人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孩子是上帝的产业,父母只是托管。《圣经》上说:“人要离开父母,和妻子结为一体”,每个人都要脱离父母独立。子女可能会因为父母的富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庇护,但父母绝不会因为子女的成功而大富大贵。因此,在美国人看来,父母抚养孩子,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回报和寄托。
关于独居养老的问题其实也一脉相承。在美国,六、七十岁的老人自己开车上班、购物、旅行的比比皆是,他们希望自己独立生活,以维持个体的平等尊严。在由于健康原因、失去独立生活能力之后,有条件的,选择的是个人护理,条件差一点的,选择的也是老人院,而不是子女家里。这是自主的选择,和子女是否孝顺无关,更谈不上被子女遗弃。当然,这和美国社会具有健全的福利保障制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除了两代之间的爱,家庭关系中另外一面,就是夫妻之爱。
和中国相比,美国的夫妻之爱也更平等。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男女平等的观念就在美国深入人心了。在家庭生活中,共同承担义务、平等分担家务是基本的共识,根本没有大男人主义这一说,妻子做饭了,那丈夫肯定洗碗。我的不少男性同事,一到下班时间就匆匆赶去接孩子了;在公园,左托右抱领着孩子的,多数都是爸爸,在餐厅,也常常可以看到丈夫为妻子挪开落座的凳子、挂好脱下的外套。
一谈到夫妻关系,热点话题往往是美国的离婚率高。据统计,美国初婚的夫妻,有近一半要以离婚收场,再婚之后分道扬镖的比率则更高。离婚率高是不争的事实,但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平等相爱也有关系。由于男女双方各自独立,婚姻少了很多社会压力和经济约束,家庭承载的更多的是情感交流的功能,而不是物质、门第、道德或者纯粹的传宗接代。双方只因相爱而结婚,一旦爱情丧失,双方都要“离”。从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每年的民调都持续表明,有90%左右的美国人认为婚外情是错误的,并有四分之三的人认为这种行为不应该被容忍。换句话说,美国人对婚外情的容忍度很低,更别提正式的“二奶”和“小三”了。加上离婚程序相当简单,所以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的行为一旦曝光,双方可能很快一拍两散。
因此,离婚率高并不能代表美国人的家庭观念淡薄。相反,经过深入的观察,我发现,美国人的家庭观念会令以家庭至上自居的中国人汗颜。在这里,不仅妻子爱家顾家,丈夫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家庭和事业发生冲突时,无论是因为晋升,还是求学,如果要抛妻离子、两地分居,多数男性会毫不犹豫地首选家庭。因果关系很清楚:家庭好了,工作才能好;工作好了,家庭却未必好。事实上,整个美国社会都推崇家庭的重要性。大大小小的美国选举,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个侯选人,都要大打家庭牌。一个男人,如果不爱家,是绝对得不到选民支持的。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一人不爱、一家不爱,何以爱天下?此外,企业的许多制度规定也为家庭保障让路。例如,为了让员工能够兼顾家庭,多数公司的工作时间极为弹性,早上7点上班、下午3点下班很常见。
当我毕业时,在自己的毕业典礼上,美国人的家庭观念又一次把我深深打动。典礼仪式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Charge to the Graduate,大意是临别赠言,给毕业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充电。上台演讲的都是最受尊敬的教授,当年给我演讲的是信息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Michael Smith,他说他的祖父告诫他:不能把个人的职业成功置于家庭之上。他认为这是对的,所以在这个场合慎重转告给我们,希望我们能取得一种终生受用的、平衡的成功(Make sure you never put your career ahead of your family,I want you to achieve the sort of success that you can enjoy all of your life)。在这种场合听到这种话,我既感意外,又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在中国,多年的教育其实告诉我,为了事业可以牺牲家庭。
为什么强调家庭至上的中国人往往因为事业不得已要牺牲家庭呢?我在中国工作了十年,对这其中的苦衷,也深有体会。中国的资源和公权大多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职场上有太多的人情往来、甚至人身依附关系,身处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一个普通人如果想要获得成功,没有选择:必须搭上个人的时间、牺牲家庭的利益,去钻营、攀爬、厮混。对此,家庭成员也不得不支持,因为一个人成功之后,往往鸡犬升天,整个家庭、甚至家族都能从中获益。林林总总,说到底,我们的整个文化形态,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没有从权威家长制中完全脱胎换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是泾渭分明。
在这些点滴零散的观察和对比当中,我最后发现,现代美国人的主流家庭观念,是有一条主线的,那就是基于平等的爱。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应该懂得如何去尊重、如何去爱。家庭,是个人社会化最早、最重要的生活单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全社会的健康。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富裕,有必要、也有条件着手建立一种新的家庭文化。有了新的家庭文化,才可能有新的公民,有了新公民,才会有真正的新政府和新国家。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