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永久   
繁體 -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点滴观察美国家庭生活 让家庭至上的中国人汗颜

www.sinoca.com 2010-06-07  美国观察  [复制链接]  字体:

  记得来美国之前,对美国人的家庭观念有不少先入为主的印象和看法,例如,美国社会金钱至上、家庭观念淡薄、夫妻离婚率高、父母独居养老。而一谈到家庭、亲情、孝道,我们往往津津乐道,仿佛这些都是中国人的专利。来美国后,自己眼见亲历的点点滴滴,常常触发我深深的思考。

  到美国的第一年,朋友萨姆毕业,我应邀参加他的家庭聚会。萨姆来自马里兰乡村,是学校的年度荣誉毕业生,我住在他家里,和他的亲朋好友一连庆祝了三天。萨姆的父亲经营过小生意,也做过镇上的中学教师。相熟之后,我们拉起了家常,当话题转到萨姆身上时,我由衷地说:萨姆很优秀,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父亲微笑着说:是啊,他很优秀,我也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听了,怔了一下,迎着他赞许的眼光、皱眉追问:真的吗?“是啊,我们互相学习”,他父亲看着我,认真地说。

  听得出来,这不是玩笑话。但父亲向儿子学习,这可以吗!不可以吗?一瞬间,我犹疑满腹,但转瞬又发现,这个问题其实简单,简单到甚至成为不了一个问题:因为如果下一代没有任何地方值得上一代学习,整个社会就会毫无进步可言;但如果下一代值得上一代学习,在我的成长经历中,类似的话语,为什么听不到呢?不但听不到,甚至听到了,还不敢相信。

  老萨姆的这句不经意的话使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作为一名4岁孩子的父亲,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美国家庭和幼教老师,并经常感受到来自美国不同教育理念的冲击。慢慢地,我看到了一幅大的图像:美国的家庭其实也充满了爱和温情,只是爱的方式与中国大不相同。

  在中国,父母爱孩子,为了孩子未来的成功,大小事情,都要操心作主。当孩子稍有不从,父母的口头禅常常是:听话,这是为了你好!这种爱往往换来的只是孩子的抵触与父母的失望,这时家长又往往倚仗成人的权力,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哄骗威胁、甚至暴力体罚。扪心自问,这一切真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吗?这种爱有几分是纯净的、完全出于对孩子独立生命的尊重呢?孩子究竟有没有发掘出自己的兴趣、找到属于他自己真正的幸福,我们其实都不太考虑,只是一味希望他成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社会观念还习惯于把孩子视为父母生命的继承和延续,孩子的成功往往关系到家长的面子、家族的荣耀。在这种文化态势下,父母当然不可能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来对待。说白了,这种以“听话”为主导的爱,掺杂了不少的私心和功利。在这种爱的笼罩下,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了权威的震慑并因此害怕,久而久之,还发现部分哄骗威胁并不是真的,潜移默化中,甚至接受了撒谎也是一种合理存在的错误观念。此外,孩子也意识到自己只能是父母的一部分,自然也期待父母为自己铺就锦绣前程,父母如果能力有限,孩子反过来也怨天尤人。

  在美国,孩子无论大小,都被当做独立的个体对待,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父母重在引导,但不干涉孩子的具体选择。比如,大人总喜欢问孩子长大后想做什么?美国的父母也不例外。但无论孩子如何回答,做火车司机也好、足球运动员也罢,父母总是抱以欣赏的眼光和肯定的语气说:“这是一个很棒的想法!(That is a good idea)”。孩子是否快乐、是否找到他的真正兴趣和属于自己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哄骗威胁孩子,美国父母是强烈反对的,至于打孩子,则是违法的。这和“打是亲、不打不成材”等中国观点完全背向而驰。

  沐浴两种不同的爱,结果当然也就不同。一再被要求听话的,失去了独立性,从小尊重权威,说话做事的重心都在察颜观色、讨人喜欢上,惟恐自己不听话而得不到父母师长的喜欢和青睐,一有机会,也想成为别人的权威。受到平等尊重的孩子,个人的想法不断得到鼓励,逐渐建立了足够的自信,继而可能迸发出个体的独特创造力,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

  美国两代人之间的这种平等精神又来自哪里呢?经济富足自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但也有文化因素相辅而成。基督教认为,所有人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孩子是上帝的产业,父母只是托管。《圣经》上说:“人要离开父母,和妻子结为一体”,每个人都要脱离父母独立。子女可能会因为父母的富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庇护,但父母绝不会因为子女的成功而大富大贵。因此,在美国人看来,父母抚养孩子,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回报和寄托。

  关于独居养老的问题其实也一脉相承。在美国,六、七十岁的老人自己开车上班、购物、旅行的比比皆是,他们希望自己独立生活,以维持个体的平等尊严。在由于健康原因、失去独立生活能力之后,有条件的,选择的是个人护理,条件差一点的,选择的也是老人院,而不是子女家里。这是自主的选择,和子女是否孝顺无关,更谈不上被子女遗弃。当然,这和美国社会具有健全的福利保障制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除了两代之间的爱,家庭关系中另外一面,就是夫妻之爱。

  和中国相比,美国的夫妻之爱也更平等。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男女平等的观念就在美国深入人心了。在家庭生活中,共同承担义务、平等分担家务是基本的共识,根本没有大男人主义这一说,妻子做饭了,那丈夫肯定洗碗。我的不少男性同事,一到下班时间就匆匆赶去接孩子了;在公园,左托右抱领着孩子的,多数都是爸爸,在餐厅,也常常可以看到丈夫为妻子挪开落座的凳子、挂好脱下的外套。

  一谈到夫妻关系,热点话题往往是美国的离婚率高。据统计,美国初婚的夫妻,有近一半要以离婚收场,再婚之后分道扬镖的比率则更高。离婚率高是不争的事实,但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平等相爱也有关系。由于男女双方各自独立,婚姻少了很多社会压力和经济约束,家庭承载的更多的是情感交流的功能,而不是物质、门第、道德或者纯粹的传宗接代。双方只因相爱而结婚,一旦爱情丧失,双方都要“离”。从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每年的民调都持续表明,有90%左右的美国人认为婚外情是错误的,并有四分之三的人认为这种行为不应该被容忍。换句话说,美国人对婚外情的容忍度很低,更别提正式的“二奶”和“小三”了。加上离婚程序相当简单,所以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的行为一旦曝光,双方可能很快一拍两散。

  因此,离婚率高并不能代表美国人的家庭观念淡薄。相反,经过深入的观察,我发现,美国人的家庭观念会令以家庭至上自居的中国人汗颜。在这里,不仅妻子爱家顾家,丈夫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家庭和事业发生冲突时,无论是因为晋升,还是求学,如果要抛妻离子、两地分居,多数男性会毫不犹豫地首选家庭。因果关系很清楚:家庭好了,工作才能好;工作好了,家庭却未必好。事实上,整个美国社会都推崇家庭的重要性。大大小小的美国选举,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个侯选人,都要大打家庭牌。一个男人,如果不爱家,是绝对得不到选民支持的。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一人不爱、一家不爱,何以爱天下?此外,企业的许多制度规定也为家庭保障让路。例如,为了让员工能够兼顾家庭,多数公司的工作时间极为弹性,早上7点上班、下午3点下班很常见。

  当我毕业时,在自己的毕业典礼上,美国人的家庭观念又一次把我深深打动。典礼仪式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Charge to the Graduate,大意是临别赠言,给毕业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充电。上台演讲的都是最受尊敬的教授,当年给我演讲的是信息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Michael Smith,他说他的祖父告诫他:不能把个人的职业成功置于家庭之上。他认为这是对的,所以在这个场合慎重转告给我们,希望我们能取得一种终生受用的、平衡的成功(Make sure you never put your career ahead of your family,I want you to achieve the sort of success that you can enjoy all of your life)。在这种场合听到这种话,我既感意外,又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在中国,多年的教育其实告诉我,为了事业可以牺牲家庭。

  为什么强调家庭至上的中国人往往因为事业不得已要牺牲家庭呢?我在中国工作了十年,对这其中的苦衷,也深有体会。中国的资源和公权大多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职场上有太多的人情往来、甚至人身依附关系,身处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一个普通人如果想要获得成功,没有选择:必须搭上个人的时间、牺牲家庭的利益,去钻营、攀爬、厮混。对此,家庭成员也不得不支持,因为一个人成功之后,往往鸡犬升天,整个家庭、甚至家族都能从中获益。林林总总,说到底,我们的整个文化形态,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没有从权威家长制中完全脱胎换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是泾渭分明。

  在这些点滴零散的观察和对比当中,我最后发现,现代美国人的主流家庭观念,是有一条主线的,那就是基于平等的爱。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应该懂得如何去尊重、如何去爱。家庭,是个人社会化最早、最重要的生活单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全社会的健康。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富裕,有必要、也有条件着手建立一种新的家庭文化。有了新的家庭文化,才可能有新的公民,有了新公民,才会有真正的新政府和新国家。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史上最惨工业事故致2万5千人死亡 23年后才裁决
下一篇:墨西哥洞穴惊现6尸3遭挖心 疑贩毒组织所为(图)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国际] 美国实验达人尝试圣经生活 获生活新·[国际] 金正男混日子养三老婆 年生活费50万
·[明星娱乐] 豪门媳妇胡静解读婚后生活:不知老公·[市场动态] 为改善生活方式 加拿大人购买度假屋
·[移民感受] 别样的移民生活:出身名门加拿大妈妈·[明星娱乐] 波霸叶子楣赫然亮相:洗尽铅华 低调生
·[大陆] 父亲传奇人生:从背叛家庭到驾机起义·[社会万象] 悲剧!生活艰难 年轻情侣竟因400元相
·[社会万象] 华山独臂挑夫撑起残缺家庭 拒绝下跪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麻辣鲜香馋死人 96小时吃遍最爱的成都小吃(组图)
麻辣鲜香馋死人 96小时吃
你不知道的北京王府井 街头乱象让路人心寒(组图)
你不知道的北京王府井 街
德媒记者暗访中朝边境边民 结果大失所望(组图)
德媒记者暗访中朝边境边民
这组图告诉我们 英文衣服真不是国人能买的(组图)
这组图告诉我们 英文衣服
大连女神老师曝写真 篮球架上一字马惊呆众人(图)
大连女神老师曝写真 篮球
太神奇了!看39平方水塔房变身三室一厅两卫(组图)
太神奇了!看39平方水塔房
震撼!看完这些图 你已走遍了中国最美之地!(组图)
震撼!看完这些图 你已走遍
海边玩看到这个请立刻上岸!很多人因此丢命(组图)
海边玩看到这个请立刻上岸
编辑推荐阅读
·蔡依林中门大开露圆润双乳 不惧当众泄春光(组图)
·一女娶二夫 男人成生殖机器 这部神剧要火!(组图)
·大闹天竺制片人马蓉被除名 马蓉妈要报复王宝强
·她红遍全世界 如今穿睡衣逛上海,却无人认出(图)
·哈佛门口有家让众学子着迷的中国包子铺(组图)
·实拍:深圳一钉子户从6千元撑到6万元一平米(组图)
·威廉凯特去了加拿大 然而媒体的关注点却是(图)
·一张照片在微博热传 被“厦门速度”惊呆了(组图)
·900多年的中国技艺 日本人竟还在默默传承(组图)
·李迎春疑犯被警方缉捕归案 竟一直匿藏万锦(图)
·俄“最美检察总长”有望接棒普京成为总统(组图)
·连香港地标都不要了 李嘉诚坚决要买下英国(组图)
本周点击排行
·这个日本人扎进中国荒漠 种下了几百万棵树(组图)
·女孩一直以为爱宠是狗狗 直到长大后才发现(组图)
·实拍日本那些街头“横尸” 醒了内裤都还在(组图)
·这位豪车女司机火了 称有能力在哈尔滨封路(组图)
·女子为爱私奔深山 变野人身上长毛会说兽语(组图)
·爽到癫:服了这位玩黄暴限制级的华裔女星(组图)
·BBC揭锻炼的真相:结果颠覆我们的“常识”(组图)
·上海女孩屡遭轮奸生3胎 妈妈外婆竟无人报警(图)
·惊!这种吃人脑的虫子,可能就活在你家附近(组图)
·实拍:活在这里的中国人 身份高贵生活滋润(组图)
·加华人:和美国华人差异竟这么大
·看雍正批的折子惊呆了 竟比琼瑶剧还玛丽苏(组图)
·台媒宣称神舟系列多次造假 神七是水下拍摄(组图)
·这王室不简单!公主私奔遭劈腿 王子三次废妃…
·同演一电影 为何汤唯被封杀 梁朝伟安然无恙?(图)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