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永久   
繁體 -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加沙遭封锁 成寄生城:民众用珍稀物种充饥(组图)

www.sinoca.com 2010-06-06  广州日报  [复制链接]  字体:


巴勒斯坦人向铁丝网外的以色列士兵投掷石块。
  

在加沙地带北部的杰巴利耶,一名巴勒斯坦男孩在他家住房废墟旁哭泣。
  

处于封锁之下的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没有太多娱乐活动,随着摩托车被从走私地道运进加沙,年轻人将在沙丘中骑摩托作为新的娱乐方式。
  

在加沙,巴勒斯坦工人用黏土砖建造房屋。因缺乏建筑材料,面临封锁的加沙人开始用黏土砖重建家园。
  

  在5月31日国际救援船队遭以军袭击后,加沙这一似乎被长期“遗忘”的地区终于再现国际媒体头条。6月5日,驶往加沙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雷切尔・科里”号再遭以海军拦截,以军登船,双方没有发生冲突。

  自2007年哈马斯控制加沙地带以来,以色列就对这个约150万人口的地区严格封锁,企图通过“集体惩罚”迫使哈马斯就范。3年的封锁给加沙地带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当地民众生活困苦不堪,70%以上的加沙居民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用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的话来说,加沙已成为一座巨大“监狱”。就连以色列最忠实的盟友美国也不得不承认,“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现状是不能接受的。”长期封锁让加沙民众逐渐陷入绝望。可以说,如今的加沙就是一座愤怒的“监狱”。

  当加沙民众困苦中挣扎时,以色列人也在火箭弹中度日如年。尽管国际社会有关解除加沙封锁的呼声极高,但在以总理看来,结束封锁“将对以色列造成极大安全威胁”。很显然,封锁并没有使以色列变得更安全。

  水深火热:

  加沙成为一座“寄生城”


  本报讯 在长期的封锁下,国际社会的人道援助成为维系加沙民生的重要支柱。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加沙地带150万巴勒斯坦居民中,80%靠接受人道主义救济维生。可以说,加沙正在变成一座“寄生城”。

  住房建材严重匮乏

  2008年12月~2009年1月,以军对加沙地带发起所谓“铸铅行动”。加沙共1400多人死亡、约5500人受伤;4000多座房屋被毁,1.7万座建筑遭损坏,1500家工厂受损,许多家庭丧失全部财产。另外,战争还造成加沙约5万人无家可归。此后,以色列全面提升封锁级别,加沙陷入持续的人道危机。

  由于担心哈马斯利用建筑材料构建军事设施,以色列禁止任何钢筋、水泥等物资进入加沙,即使联合国也无法将建筑材料运入加沙。由于建筑材料匮乏,价格也相应暴涨,当地遭破坏的建筑无法被修复,断壁残垣只能凄凉地“滞留”原地,道路也是年久失修。

  作为目前加沙城里唯一的中国人,15年前远嫁到加沙的北京姑娘曲阳和她的孩子们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因为封锁,我先生的建材生意早就做不下去了,原材料进不来。”曲阳说,“不只我们家,整个加沙都没有混凝土、钢材,战后加沙的废墟还是废墟。”

  加沙退回“原始时代”

  为了拥有栖息之地,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只能把遭摧毁的建筑手工拆除,然后用畜力车将废料运送到水泥厂回收再利用。有人甚至不得不用黏土造房,杰哈德据说是加沙第一个用黏土建造土坯房的人。他从野外挖黏土,制成土坯晾干,用来盖房子,而屋顶则用木材覆盖。如今,效仿杰哈德的人却越来越多。除原材料易得之外,低廉的价格也着实让人心动。

  杰哈德透露:“这样一座房子成本不过4000美元,而用普通建筑材料建造一座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通常耗费1.5万美元左右。”这样的土坯房十分简陋,以至于法塔赫嘲笑哈马斯控制下的加沙退回到“原始时代”。

  曲阳觉得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加沙市场上的东西越来越贵,也越来越少,人们渐渐习惯依赖地道走私运进加沙的物品,当然也要忍受由此带来的高物价。 “从文具到孩子需要的药,统统要托人带,不然就要托人从地道买。”由于此起彼伏的战火以及多年的封锁,加沙的电力资源十分紧张。因为停电,冰箱里的东西也搁不了多长时间。很多有条件的家庭都有小的发电机,让冰箱每天工作那么几个小时,保持食品不要坏。在如今的加沙,像奶酪这样的加工食品正成为人们的主要食品,因为它们不容易坏。

  用珍稀物种充饥

  根据国际规定,加沙西部沿海有15公里的捕鱼区,但目前以军仅允许加沙的渔民在距海岸线3公里的范围内打鱼,以军舰随时巡逻,向越线的渔船开火。由于捕捞过度,加沙沿海的鱼虾几乎绝迹。加沙渔民和当地海洋官员称,由于加沙人的生活陷入绝望,一些珍稀物种已沦为饥饿人类的果腹食物。据《时代》报道,赤龟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但加沙渔民打捞到赤龟后,却高兴地将它们带回家吃掉。

  加沙海洋渔业联络官希斯说:“大鱼要在9公里海域外才能发现,但渔民们走不了那么远,他们只能捕捞能捞到的一切。”捕捞赤龟只是加沙生态濒危的一个信号。希斯说,渔民们开始使用从埃及偷买的网眼更小的渔网,这已违反了海洋捕鱼规定,这样做最终将导致无鱼可捞。如果情况继续下去,将毁掉这里的生态环境。

  尽管加沙人捕鱼存在危险,但希斯说,捕鱼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除此外没有其他办法,我们过去有100多条小船捕鱼,现在却有400多条。新渔民的介入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压力,一些非传统捕捞方式开始引入,比如用炸药或者下毒,这些方法比向海中排废水更加危险”,许多渔民称之为进行一场“生态战争”。渔民阿布说:“这是赤裸裸的恐怖主义,有时我们才像被捕捞的鱼”。

  年轻人苦闷彷徨

  目前,除记者、联合国工作人员和特殊外交使团代表人员,普通人无法进入加沙。而对加沙城里的150万巴勒斯坦人来说,要想离开到加沙以外的地方,根本就是幻想。

  围困在这里的加沙人无处可去,或逛逛加沙城里的街道,或到海边喝杯咖啡,仅此而已。对于年轻人来说,小小加沙根本无处安放青春,沙丘中飙车成为很多人发泄的一种途径。危险的是,为了排遣寂寞和生活的苦闷,有些年轻人选择了“嗑药”。

  “曲马多能令我平静,甚至感到快乐。”19岁的扎拉达说,面对记者的注视,目光躲闪。“我每天都要吃上几片,缓解精神压力。压力大时,我吃得更多,这样能达到精神上的完全麻木。”曲马多本来是止痛药,却被加沙的年轻人发现具有麻痹神经甚至达到愉悦的副作用,于是在这些年轻人中名声不胫而走,形成了一群“嗑药族”。扎拉达说,他通过朋友从地道带这些止痛药,当没有钱付药费时,他就为朋友干活,“什么活都干”。“有时我觉得我像一只困兽。”扎拉达说,“只有吃药,我才能觉得平静。”

  物价高企、失业率高和围城状态,是造成加沙青年人四处寻求刺激的原因。据联合国最新统计,65%的加沙居民生活在每天不到2美元的贫困线以下。

  绝处求生:

  加沙“地道经济”蓬勃兴起


  本报讯 在以色列的严密封锁之下,生活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长年依赖国际的人道主义援助。但由于担心救援组织和哈马斯里应外合,以色列对于外界的援助一直心存戒备,多加阻挠。

  但加沙的民众没有坐以待毙,为突破以色列的封锁“各显神通”,“地道经济”蓬勃兴起。

  “地道经济” 兴起

  紧邻埃及北部边境的巴方加沙地带南部拉法一带,看似普通的阿拉伯村镇地下,隐藏着纵横交错、直通埃及的数百条地道。以色列曾多次指责哈马斯利用这些地道走私武器,但对遭封锁而缺乏各种必需品的加沙居民来说,这些地道却不可或缺。

  为获取生活必需品,加沙地带地道越来越多。当地媒体称,光是要向哈马斯缴税的地道就达200多条。加上一些更隐秘的地道,加沙地道总数可能上千。据估计,加沙的商品中,至少有2/3需要用地道物流的方式运送。“挖掘这样一条地道我需付5万美元。”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道所有者说,“拉法有一半人靠地道生存,一旦失去地道,拉法上千个家庭都会挨饿。”

  地道产业创就业

  在拉法街头,时常可看到一桶桶汽油、一盒盒香烟在地摊上兜售。当地人纳赛尔说,这些商品都通过地道从埃及偷运而来,价格比正常价格高数倍。一盒在埃及售价约为1美元的香烟到了加沙,身价飙升至5~6美元,但由于加沙地带物资奇缺,价格再高仍有市场。据联合国官员估计,进入加沙的生活物资有15% 以上通过加沙南部地道偷运进来。

  地道产业为加沙逾1.2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其中包括挖掘者、铲车司机、商人和一些工匠。在恶劣的就业环境下,除了与地道有关的事情,人们无事可做。一位不愿意透露真名的大学生说,自己在阿扎尔大学上学,课余时间,就帮着商人们挖地道,每天能赚大约28美元。

  虽然收入可观,但从事地道挖掘与走私也有巨大风险。挖地道作业难度大、施工复杂,而又由于工程简陋和土质、降雨等原因,地道坍塌事故常有发生。一名利用地道偷运货物者说,防毒面具是他们在地道“穿梭”时的必备工具,因为埃及方面为打击地道走私,有时会在埃及一侧的地道尽头放烟或直接将出口炸塌。

  加沙地带的地道迷宫一直令以色列方面寝食难安。据报道,以色列已投入数百万美元,动用大量军力,使用地下传感器等探测手段来对付加沙地带的地道网络,但收效甚微。

  从埃及寻求突破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6月1日下令,开放边境的拉法口岸,方便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运入加沙地带。拉法口岸是加沙地带通向外界而不经过以色列的唯一通道。可以说,拉法口岸的开通与加沙民众的努力分不开。

  自哈马斯控制加沙地带后,拉法检查站很少开放。2008年1月23日拂晓时分,拉法口岸部分围墙曾被武装人员实施爆破。数万计的加沙居民涌入埃及购买生活必需品,使以色列数天前的封锁措施失效。

  不断涌入的人群使口岸附近的埃及商店生意异常火爆。一些平日里每天只有不到20名顾客光顾的商店门前,往往有数百人排队等待购物,一些居民甚至因为争抢商品而发生斗殴。随着顾客越来越多,商品价格开始暴涨,有的售价已是平时的数倍。然而,这些都不能阻止加沙居民的购物热情,所有商品在几个小时内便被抢购一空。

  摧毁围墙的武装分子身份尚未可知,但该行动需要系统组织,如果没有哈马斯的默许很难完成。美联社说,拉法口岸被“突破”后,哈马斯的声望反而得到提升。哈马斯宣称,此举为打破以色列封锁的象征性事件。

  一意孤行:

  以色列恐成“国际孤岛”


  以色列方面一意孤行的封锁政策,正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孤立。本次袭击救援船只事件中,以军过度使用武力使自己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

  目前,从中东到欧美爆发的反以示威活动就是明证。如果以色列继续漠视加沙的苦难,对国际社会的要求置若罔闻,它有变成“国际孤岛”的可能。

  蛮干让美国难堪

  以色列袭击国际救援船只的“地震波”也传到了美国。《洛杉矶时报》严厉批评以色列“又一次把美国人拖入尴尬”,令后者倡导的中东和平对话及对伊朗新制裁通通受到威胁。一些情绪激动的美国评论家甚至将以色列成为“流氓国家”,听上去很像是美国对伊朗的咒骂。

  有分析称,以色列的强硬彰显了美国有气不能轻易撒的尴尬,最终会让奥巴马明白,“做以色列最好的朋友到底有多难”。4日,白宫方面指出,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政策“不可持续,必须改变”。

  在英国《金融时报》看来,数月来美国一直寻求对伊朗制裁的支持,他们几乎要成功了,但以军一次失策的突袭却可能把事情搞砸。在很多国际观察家眼中,美以拥有这个世界最亲密的双边关系,没有美国这只雄鹰的庇护,身陷重围的以色列难以在中东立足。阿尔及利亚政治家布卡塔伊亚说:“我们不仅要谴责以色列,也要谴责美国。正是美国放任以色列为所欲为。以色列是美国骄纵的孩子。”但奥巴马上台以来,有关他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不和的传言不时传出。在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负责人达甘看来,“以色列正慢慢从美国的一项资产,变成一种负担。”

  土耳其疏远以色列

  以军袭击救援船只事件的发生,使以色列的外交和国际形象受到极大损害。对解除或放松对加沙的封锁,以色列不但对此置若罔闻,反而变本加厉,遭到国际社会特别是许多欧洲国家的强烈谴责。袭击发生后,土耳其外交部已召见以色列大使表示强烈抗议,土耳其民众也群情激奋,这个结果会导致土耳其这个地区唯一盟友,重新审视对以色列的盟友关系。

  与此同时,一种猜测在国际媒体上越传越凶:以军并没有成功突袭,而是中了某种圈套。德国《世界报》称以色列的表现“就像一个木偶掉进了陷阱。”英国《卫报》则说,这一事件对以色列而言像是灾难性的乌龙球。

  许多人认为,给以色列设套的正是土耳其。在这支国际救援船队中,土耳其人是其中重要的力量,在以军开火中的死伤者也多是土耳其人。这让人们不由得将这一切与土以近期关系的走向联系到一起。自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铸铅行动”以来,土以关系开始恶化。

  在加沙问题上,土耳其的强烈反应甚至超过埃及、约旦、沙特等阿拉伯国家。这固然是由于土耳其民众出于宗教原因支持哈马斯,另一方面,土耳其民众对以色列入侵加沙的不满,已经反映到了土耳其对外政策上来。埃尔多安政府正一改以前的亲以政策,开始逐渐向伊斯兰世界靠拢,也更加靠近伊朗。

  “孤城”加沙现状

  巴勒斯坦领土分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两部分。加沙地带面积365平方公里,人口150万。

  据巴以协议,加沙地带1994年5月成为巴勒斯坦率先实行有限自治的地区之一,一度成为巴勒斯坦的政治中心。2000年9月巴以爆发大规模冲突后,加沙很快成为冲突的核心。2003年4月,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问世后,以军逐渐从加沙地带北部撤出。时任总理沙龙制定了“单边行动”计划,就是要让“未来的加沙没有一个犹太人居住”,并开始大规模推行单方保护以色列安全的隔离墙计划。2005年9月,以色列结束了对加沙长达38年的占领结束。 2007年6月,在巴方的内斗中,加沙最终被哈马斯控制。

  目前,以色列与加沙之间约51公里的分界线、加沙与埃及之间长达11公里的边界线,都处于以色列的控制范围内,约40公里的海岸线也受到以海军的实际管控。以色列在加沙外围修建了10米高的厚重水泥隔离墙,每隔十几米就有一座岗楼。隔离墙以外300米是安全隔离区,闯入隔离区者将遭无情射杀。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日本新首相菅直人将访华 驻华大使改派民间人士
下一篇:全球首场狗音乐会悉尼上演 数百只狗狗参加(图)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数码科技] 奇特雨林物种:冷血变色蜥亦难逃蚊子·[数码科技] 印尼发现珍稀长鼻树蛙 鼻子如小木偶
·[数码科技] 南非地下山洞发现200万年前新型类人·[数码科技] 马来西亚发现123个新物种:变色蛙火焰
·[明星娱乐] 李连杰赴玉树送物资 方便面充饥帐篷·[数码科技] 小矮人是否真存在过 新物种的判断渐
·[数码科技] 盘点十大猫科动物:珍稀白虎拥有蓝色·[国际] 联合国与以色列就加沙冲突赔偿问题达
·[国际] 巴勒斯坦民众纪念以色列进攻加沙一周·[国际] 加沙两男孩身患怪病 被当成女孩教养1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麻辣鲜香馋死人 96小时吃遍最爱的成都小吃(组图)
麻辣鲜香馋死人 96小时吃
你不知道的北京王府井 街头乱象让路人心寒(组图)
你不知道的北京王府井 街
德媒记者暗访中朝边境边民 结果大失所望(组图)
德媒记者暗访中朝边境边民
这组图告诉我们 英文衣服真不是国人能买的(组图)
这组图告诉我们 英文衣服
大连女神老师曝写真 篮球架上一字马惊呆众人(图)
大连女神老师曝写真 篮球
太神奇了!看39平方水塔房变身三室一厅两卫(组图)
太神奇了!看39平方水塔房
震撼!看完这些图 你已走遍了中国最美之地!(组图)
震撼!看完这些图 你已走遍
海边玩看到这个请立刻上岸!很多人因此丢命(组图)
海边玩看到这个请立刻上岸
编辑推荐阅读
·蔡依林中门大开露圆润双乳 不惧当众泄春光(组图)
·一女娶二夫 男人成生殖机器 这部神剧要火!(组图)
·大闹天竺制片人马蓉被除名 马蓉妈要报复王宝强
·她红遍全世界 如今穿睡衣逛上海,却无人认出(图)
·哈佛门口有家让众学子着迷的中国包子铺(组图)
·实拍:深圳一钉子户从6千元撑到6万元一平米(组图)
·威廉凯特去了加拿大 然而媒体的关注点却是(图)
·一张照片在微博热传 被“厦门速度”惊呆了(组图)
·900多年的中国技艺 日本人竟还在默默传承(组图)
·李迎春疑犯被警方缉捕归案 竟一直匿藏万锦(图)
·俄“最美检察总长”有望接棒普京成为总统(组图)
·连香港地标都不要了 李嘉诚坚决要买下英国(组图)
本周点击排行
·这个日本人扎进中国荒漠 种下了几百万棵树(组图)
·女孩一直以为爱宠是狗狗 直到长大后才发现(组图)
·实拍日本那些街头“横尸” 醒了内裤都还在(组图)
·这位豪车女司机火了 称有能力在哈尔滨封路(组图)
·女子为爱私奔深山 变野人身上长毛会说兽语(组图)
·爽到癫:服了这位玩黄暴限制级的华裔女星(组图)
·BBC揭锻炼的真相:结果颠覆我们的“常识”(组图)
·上海女孩屡遭轮奸生3胎 妈妈外婆竟无人报警(图)
·惊!这种吃人脑的虫子,可能就活在你家附近(组图)
·实拍:活在这里的中国人 身份高贵生活滋润(组图)
·加华人:和美国华人差异竟这么大
·看雍正批的折子惊呆了 竟比琼瑶剧还玛丽苏(组图)
·台媒宣称神舟系列多次造假 神七是水下拍摄(组图)
·这王室不简单!公主私奔遭劈腿 王子三次废妃…
·同演一电影 为何汤唯被封杀 梁朝伟安然无恙?(图)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