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为之震惊:海地灾区 中国救援队最不怕死 |
www.sinoca.com 2010-01-21 南方都市报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中国人民帮助您”。海地总统府广场西侧,用中、法两种语言书写的横幅,悬挂在军绿色帐篷上。
由15人组成的中国赴海地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在太子港建立了唯一的医疗救助点,每天活跃在救灾一线,为灾民提供医疗救助。
18日早晨6时,太子港的中国维和营地已忙得不可开交。中国医疗队的成员们已整装待发,各种医药物品打好包搬上车,每个人都戴了好几层口罩,还没出门,额头已布满汗珠。
“从地震发生到抵达海地联海团总部展开救援,中国救援队只用了33个小时。”中国赴海地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队长侯世科介绍,政府获悉海地发生地震、作出决断、救援队召集队员、准备装备、器材、机场装货,前后只用了13个小时,救援行动之迅速令全世界震惊。更让人震惊的,这些“不怕死的人”直接进驻太子港街头,建立起震后当地唯一医疗救助点。
上午9时,在中国维和士兵的保护下,医疗救援点在总统府广场西侧设立移动医院。前来救治的伤员,有90%的伤口出现严重感染。队员丁韬介绍,大部分人的伤口都很深,受伤后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甚至洗都没洗,就用棉花包扎起来”。太子港气温很高,伤口很快布满黄白色脓苔,“一般伤口换药得花上1-2个小时,需要大量敷料”。“更令我们震惊的是灾民茫然的眼神和麻木的表情”,队员韩玮忧心忡忡地说,灾民需要食物,为了抢口粮,他们可能会再次严重受伤。
中午12时,太子港地面温度高达37摄氏度。医疗队员已连续3天3夜高强度作业。疲劳、缺乏睡眠,部分队员皮肤挫裂、擦伤,脱水中暑时有发生。但没有人停下手中的活儿。海地人Dossous告诉记者,中国救援队不光带来了药品,更重要的“他们给海地带来了安全”。在他看来,这正是海地人民眼下最需要的。
除了为中方搜救工作提供医疗保障,据不完全统计,从14日到18日,中国医疗分队先后到总理府、难民点、海中友协、总统府开设医疗救助点,为2500余名灾民提供医疗服务,其中包括700名外伤换药,150多例清创缝合手术,输液治疗15例、救治危重病伤员12例。
队员们更重视的是未雨绸缪,预防大灾之后出现疫情。每天上街前,他们会调配好大量消毒水,目前消毒喷洒面积已超过3000平方米。他们还将曾用于汶川地震中的“防疫宣传单”连夜翻译成法语,印制2000余份,发放给当地居民,宣传防疫知识。
太子港治安告急,医疗队员也随时面临遭袭危险。当医务人员忙碌工作时,两侧的中国维和人员荷枪实弹,警惕地注视着周围;军用运输车甚至没有熄火,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医疗队员可以随时上车撤离。
“无论在外搜救或是医疗巡诊,他们(中国维和士兵)都紧紧跟随,保障我们的安全”,队员李向晖说,而在营地,除了可口的饭菜,“居然还能洗澡”,这可是历次救援都未曾享受过的最高待遇“在这里就像回到自己的家”。
下午6时,带出来的药品用光了,队员们一直在忙,没顾得上吃饭,带的饮用水也大多随手送给了灾民,很多人嘴唇边结起干涸的血痂。队员们开始准备撤离。当地一位志愿者此前一直在协助维持秩序,此刻,他满脸不满,嘟囔个不停,让大家觉得很诧异。通过翻译,大家才明白了他的惟一要求―――“我舍不得你们,我要和你们合影”。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