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民众对华心态大转变:德民族本性欺软怕硬 |
www.sinoca.com 2009-12-02 环球网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记者高友斌报道 11月26日,一位网友在环球网爆料说,他通过德国《明镜周刊》一篇报道的网民留言发现,德国普通民众已经对本国媒体的反华报道有些厌倦,并开始同情中国政府了。环球网驻德国记者对此进行了核实,发现确有这篇报道,但是这位在德国常驻多年的资深记者认为,这实际上并不能反映出德国普通民众对待中国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德国这个民族的本质其实是欺软怕硬。”
这位名叫“城市花园”的网友在环球网论坛中称,德国《明镜周刊》24日一则报道称,德国调查人员搜查了在慕尼黑的四名“疑似中国间谍”的住所,认为他们是北京派来观察“疆独”活动的。“城市花园” 说,《明镜》对此进行了渲染报道,并提出了诱导性的问题,大意是:针对此一事件,西方应该作何举动?“城市花园”说,《明镜》试图通过这个问题,诱导德国网友在跟帖中批评、谴责中国政府,但大部分回帖的德国网友并未受该刊反华偏见的影响,反而对《明镜》一贯针对中国的偏见和倾向性报道表达了厌倦,对中国政府的做法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城市花园”据此认为,德国普通民众对中国的态度正在慢慢转变,不再是媒体的俘虏了。
对此,环球网联系了常驻德国的记者朱语童。她说,她看到了这篇报道后面的评论,其中有几位是比较清楚中国国情,也比较了解事实真相的,他们重复发言比较多,“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德国普通民众对本国媒体的反华态度有些厌倦了”,原因是即使他们真的对本国媒体的一贯作派感到厌倦,也不能说明他们就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全面地去了解事实。原因是普通民众没有办法了解。“如果他们每天所视所闻都是同一种导向,而再没有舆论提供另一种声音让他们去选择、去思考,那么他们的客观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朱语童认为,实际上中国人并不需要德国民众通过对本国媒体的厌倦而转来的同情,因为同情是站在一个弱势的角度,感觉自己被委屈了,被怠慢了。实际上,中国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很多没有做到的地方,使得我们没有争取到话语权。
她说,几年前西方媒体对中国极尽赞美巴结之能事的“蜜月期”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因为当时的赞美在他们看来是“自上而下”的。他们觉得自己发现了中国,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能让中国为己所用――至少是在经济上。而现在中国强大了,他们无法驾驭了――至少也是在经济上,于是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政治上、道德上和心理上的制高点。但是,只要中国继续强大,强大到可以使任何声音都无法打扰自己的时候,这种声音就会弱下去,因为他们归顺了,“德国这个民族的本质其实是欺软怕硬。”
朱语童还表示,中国不能只是坐等西方媒体度过“叛逆期”,中国一天认识不到文化输出的重要性,就要多一天忍受这种舆论劣势的可能。中国应该用他们的语言和能够理解的认知方式,来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而这对中国是一个新的挑战。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