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万年轻人眼见父母在中年重新找工作,这给了他们很深的冲击。”“等情况好转,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拿信用卡大肆消费,重温那种控制感。”美国人真的改变了?能持续多久?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
“CNNMoney.com报导,失业潮加上股市与房市双双下滑,引发美国人民重新思考金钱与人生。许多人不仅减少支出、排斥物质主义,还视安全感、个人成长、友谊更胜于金钱利益。有人回头拥抱家人、小区,追求助人为乐。
“我们像是撞上了钟摆。这种国家价值观的改变,可能将维持数十年。”莱斯大学历史系教授Douglas Brinkley认为。
这个钟摆摇向何处?也许可以先观察,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财产。根据市场营销期刊Marketing & Research Resources今年年初的调查,10位受访者中有9位表示,由于经济危机,自己已改变处理金钱的方式;10分之7表示自己的人生计划有所改变;94%认为经济衰退将长期影响自己的财务观。
年收入高于7万5千元的受访者中,只有36%表示对经济乐观。但在收入较低的族群,这项比例却是44%。
新价值观超越了金钱。10%的人表示自己为慈善工作付出更多时间。超过半数受访者,会因购买不需要的东西产生罪恶感。10分之7视与家人共聚,前所未有地重要。
调查资料明显可看出,美国人正重新检视事物的价值。从工作、投资到家庭关系,想找出真正的快乐根源。 这样的动机,明显是受经济危机影响。许多人认为自己需要净化,解构多年来累积的恶习。比如,为人父母者,板起了脸孔,不准孩子付费下载最新的手机铃声。这像是一次机会教育。还有,把房子视为长期投资,而不再是现金账户。
但这些突然的改变,不是每项都能持久。华顿商学院营销学教授David Reibstein将911事件后兴起的这波节俭浪潮,比喻为“寻找自我灵魂”。当时,有人认为航空业将一蹶不振。但事实正好相反。也有历史学家相信,在这段下坡路,美国人已受够了刺激,景气复苏时,一切将故态复萌。
这些年来,美国人似乎已拥有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没料到,邻居奢侈的度假,来自房屋抵押贷款。名牌高跟鞋是用信用卡付款,也许还没还清。至于大别墅,是用不需收入证明的贷款购得,而目前市价已沈至海底。
许多人开始立志要摆脱债务。7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现在不买现金或debit card无力负担的东西。4分之3的人,视增加储蓄为当务之急。
经过多年大力消费,美国的人民储蓄率已成负值。09年1月,突升至5%,为近14年新高。
住在硅谷的Parish夫妇,41岁,跟上了这股趋势。两人每天自带午餐,也停止在网上冲动消费,正企图将3万元的卡债减半。
没人拿枪逼他们这样做。夫妻俩,一人维持客户服务的兼职工作;丈夫去年失去了高科技工作,目前担任技术顾问,收入不变。但两人都觉得自己变穷了。
如果自己无法负担,炫耀奢侈品已不再是值得自豪的事。消费欲望降至谷底,零售业业绩在08年第四季下降了8%。
“以道德而言,似乎不该再看价值1千元的靴子或皮包。”芝加哥律师Gemma Allen说,过去她常和朋友结伴,到如Barneys或Saks等名牌店大肆购物。现在,大家只待在咖啡店聊天。
根据最近大都会人寿的调查,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该有的都有了。这项数字,在06年是34%。
趋势专家指出,现在流行的是拥有一部已经开了3年的车,而不是租一部新车。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原厂认证的二手车,去年销售额成长了1%,当新车的销售额平均下降18%。
“我所有的客户都在减少支出。不是受现实所迫,而是这让他们感觉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纽约一位理财专家说“我们无法掌握股市起伏,或者突然被裁员。但我们能决定何时关上皮包。”
另一项趋势是不相信任何人。退休福利的缩减,雇主将退休的责任丢给员工。然而,当投资策略不奏效,甚至连银行都丑闻不断。根据CNN调查,半数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已不再信任理财顾问及分析师。
Steve Mochel,44岁,营销主管,与妻子双双被裁员。“如果在我的有生之年,无法找到管理自己收入的方法,那我真是个笨蛋。”他说。被工作了19年的公司无预警裁员,惊醒了他。他把信用卡收起来,也取消了换车的计划。
现在,他投资驾驶学校,不再感到恐慌。他发现,每天能回家吃晚餐,真是件幸福事。“我不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反而像找到了自己的路。”他说。
“等情况好转,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拿信用卡大肆消费,重温那种控制感。”
“现在应是一段转变期。许多消费者看清了自己买的这些东西没有太大意义,也没让自己更开心。”消费者行为专家Robbie Blinkoff说。他也指出,人们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心态也会改变,将更注意贷款及财务文件细节。“我们开始了解,原来金融机构,一直让我们以高出自己负担能力的方式生活。”他说。
“我们理解到,不可能获得一切,却不需付出代价。但现在看来,这个代价似乎太高了。人处理金钱并没有不对。但若人被金钱处置,就一定有问题了。”俄亥俄的一位理财顾问说。
几年前,你也许会汲汲于下一次升迁、年终分红。但现在,有一份工作,就已让人很知足了。纽约一位人力资源顾问说“以前大家总嫌老板不好、薪水太低。但与可能失业相比,更多人现在反而能积极看待自己的工作。”
根据调查,过去职场重视的薪资、弹性上班时间、带薪休假、培训、升迁等的重要性,现在都下降了。取而代之的是,工作的稳定。
同时,越来越多人更认识自己。当被问到:如何定义成功?88%回答:与家人愉快相处。86%认为:维持与配偶的良好关系。
义工的申请率也大幅提升。AmeriCorps online的义工申请系统,1月的询问量增加了25%。旧金山一所义工中心,走进门询问担任义工机会的人数,1月增加了35%,2月又多了20%。
“我们很庆幸还能有工作。除了努力存钱,教会里如果有人急需用钱,我们也会量力而为,捐助他几百元。这也是我们现在认为最重要的事。”Stephenson夫妇说。
有人认为,当经济情况好转,这些节俭、利他主义将随着恐惧消失。大家又开始借钱、消费。但情况真会与从前一样?
心理学家指出,创伤通常导致行为改变。创伤越严重,这种改变就持续地越久。以经济而言,Knox College心理学教授Tim Kasser认为,暂时失去工作或投资失利,导致行为改变,多半是独立的个案。等情况好转,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拿信用卡大肆消费,重温那种控制感。但这波危机若演变成大萧条,造成的行为改变确有可能延续下去。
Barbara Dafoe Whitehead,美国价值观中心主管(John Templeton Center for Thrift and Generosity at the Institute for American Values)认为,目前美国人的行为改变将会持续下去。
“这次经济危机给了年轻人很深的冲击。数百万年轻人眼见父母在中年重新找工作,尽力保住自己的房子。还有数百万年轻人,银行户头里空无一物。这就像前一次大萧条,当时年轻人的经验:总担心自己会变成牺牲品。”她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