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主选择性伴侣。研究显示:大熊猫在这方面也不例外。专家建议在交配过程中更尊重熊猫的“自主选择”,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繁殖成功率。
哼,伦家就是这么任性!
设想一下,如果你的伴侣是由别人指定的,从基因的角度来看,他/她是繁衍下一代最好的选择。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勉强自己和这个指定的对象"入洞房",要么你就干脆放弃性生活。听起来很不爽是不是?大熊猫也许就是这么想的。
在动物园和其它的大熊猫培育基地,通常都是由饲养员来决定熊猫的配对。他们会考虑到避免近亲繁殖、尽可能提高繁殖率等因素,核心问题就是基因。但是熊猫的"个人意愿"并不在考虑范围内。然而来自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的专家马丁-温特尔(Meghan Martin-Wintle)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指出,这种家长式的"拉郎配"该改一改了。
在四川碧峰峡中国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观察了生活在那里的大熊猫,记录下来每只大熊猫在异性中喜欢谁,不喜欢谁。那么"恋爱中的大熊猫"是什么样子呢?马丁-温特尔和她的团队记录下了一些迹象:释放气味标记、一起玩耍、抱团打滚、撒尿。当然性自慰和雄性熊猫的勃起就是非常明显的征兆了。如果两只异性熊猫互相不喜欢,它们就会互相视而不见,哼唧抱怨,甚至还会向对方发起攻击。
在记录了熊猫们的异性偏好之后,研究人员将熊猫按照以基因为导向的繁殖计划进行配对,观察它们的表现。
"自由恋爱"生娃多
那些互相喜欢的熊猫在配对之后,发生性交行为的频率是那些互相不喜欢的熊猫的两倍。而且自由恋爱的交配成功率也明显更高--72%。相比之下,那些互相没有好感的熊猫中,只有差不多三分之一会进行交配,更多情况下是什么也没发生。
互相喜欢的大熊猫更容易生出宝宝
这些两情相悦的熊猫繁殖能力也更强:平均每对"夫妇"可以生出1.4个熊猫宝宝。而被"组织安排婚姻"的熊猫,平均每对只能生一个宝宝。一般情况下,一只雌性大熊猫平均能生育一到两个后代,但是如果它拒绝交配的话,那就可能会终生不育。
马丁-温特尔及其团队得出的结论是:"如果饲养人员在配对的时候能够考虑到熊猫自身的异性偏好的话,中国大熊猫的繁殖成功率将会有所提高。"
在"优生对象"中自主选择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到目前为止饲养员为熊猫指定配偶的做法也不无道理。因为即使是互相不太喜欢的熊猫,最终还是有一部分会发生交配行为,也能生下熊猫宝宝。况且中国的大熊猫保护计划目的就在于,培育尽可能多的健康强壮的大熊猫,然后让它们回归自然,回归野生状态。这就需要尽可能避免配对不当产生的基因疾病,保证每一只大熊猫的健康。
因此,研究人员建议:饲养员可以先决定哪些大熊猫的基因比较"门当户对",然后把它们都放在一起,令其"自主择偶"。这就相当于双管齐下,既避免了近亲繁殖,也能提高交配成功率。其它珍稀物种的培育工作其实也可以予以借鉴。
大熊猫"性冷淡"?
根据中国林业局今年3月公布的统计数据,目前野生大熊猫数量为1864只。好消息是:这个数字已经比2004年多了268只。
人工培育的大熊猫早晚要放归自然
人们常说,大熊猫是一种在交配繁殖方面相当懒惰的动物。但这其实"只不过是个传说而已",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德国分部亚洲项目的生物学家科恩克(Arnulf K?hncke)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大熊猫的交配能力不比其它种类的熊差。"
那这个谣言有是怎么产生的呢?一方面,大熊猫在被圈禁的情况下很难交配成功--至少在动物园引入人工受精技术之前是这样。另一方面,雌性大熊猫并不是任何异性都愿意接受,而且它们在一年当中具备受孕能力的时间也就只有短短的几天而已。饲养员常常只有36个小时的时间,去给熊猫"找对象",让它们"造熊"。否则一旦过了这个时段,再交配也雌性熊猫也怀不上仔了。所以如果交配不成,饲养员通常就会选择昂贵的手段--人工受精,这对于熊猫来说显然就毫无享受可言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