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彭新华
——给青年人的寄语:做科研不能仅仅有“夏天”的激情,更要耐得住“冬天”的寂寞,只要自信和坚持,‘春天’自然到来,‘秋天’才会硕果累累。
中国科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彭新华教授
彭新华教授从事磁共振自旋体系的作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处理的实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涉及于量子态制备、量子算法以及量子测量等量子计算的实验研究。
“云计算”、“车联网”、“大数据”等新概念深入人心,彭新华教授正在研究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开发,这将对大数据产生革命性影响,为人类提供无限计算的基础。
彭新华教授是量子计算分解质因数最大数的世界纪录的保持者。经过刻苦钻研,她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探测虚磁场中绝热模拟量子方针的实验研究,直接观察到了统计物理中至今被认为理论的非物理的李-杨零点;提出了新的确定性地、有效地解决无平方因子整数分解经典难题的Gauss sum量子算法;完成了整数“21”和“143”的量子绝热分解;通过演示一系列重要的量子算法,验证了量子计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彭新华教授所在的研究团队在核磁共振量子模拟机上成功模拟了9 自旋的Ising铁磁模型,首次在实验上直接观测到该系统的李-杨零点,并通过这些零点研究了系统的自由能和相变现象。
二、胡海岚
——给青年人的寄语:爬最高的山,走最远的路,看最美的风景,不忘初心。
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胡海岚教授
破解情绪的奥秘,发现情绪疾病的脑机制,抵御抑郁症对人类的威胁——胡海岚教授和她的团队正在慢慢地破解这个谜题。
胡海岚教授利用一项名为TAI-FISH的新技术解释了各脑区对于喜好或者厌恶的情绪反应编码模式。找到大脑中和每种基本情绪相关的神经环路,也就破解了情绪的密码,乃至一些心理疾病的“命门”,比如抑郁症。她还在其他一脑科学前沿方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阐明情绪因素如何影响学习和记忆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并首次揭示内侧前额叶脑区的神经活动在社会等级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胡海岚教授专注研究情绪疾病的脑机制,为探寻抑郁症的深层发病机制,从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出发,通过蛋白定量质谱分析,电生理以及行为学等多种科学手段,首次证实了抑郁症的发生和大脑内“βCaMKII”的蛋白激酶分子密切相关,它是调节神经活动的重要蛋白,当它出现在大脑中负责传递奖赏信息的核心区域并且表达水平过高时,就会抑制快乐因子“多巴胺”的分泌,并且充当失望使者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大脑,导致了快感缺失与行为绝望,这也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该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胡海岚研究组的研究成果提示了一个新的抑郁模型:在诱导抑郁的压力刺激下,外侧缰核中 βCaMKII 的表达上调并通过促进 GluR1 进入突触等变化导致缰核过度兴奋,从而增强了外侧缰核对下游脑区腹侧被盖区VTA与中缝背核DR的抑制,进而导致了快感缺失与行为绝望。
利用RNA干扰特异性地在外侧缰核降低 βCaMKII 分子的表达可以逆转天生抑郁大鼠模型的抑郁行为表型。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