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将科学类诺贝尔奖收入囊中。屠呦呦以发明青蒿素而闻名,此次获奖理由也正是因为其发现了治疗蛔虫寄生虫新疗法。2011年,在成为首位获得“美国诺贝尔奖”拉斯克奖的中国人后,屠呦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这也是中医走向世界的荣誉。
屠呦呦(资料图)
据《中国中医药报》报道,2011年11月15日上午,北京京东宾馆贵宾室,众多媒体记者簇拥着采访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屠呦呦这个名字,几个月前对很多人也许还很陌生,而随着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的揭晓,如今已尽人皆知。
一直谢绝单位组织的欢迎仪式和记者会,悄然回国、保持低调的屠呦呦,这次在出席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科技工作大会时被记者们“逮”个正着,也是她回国后首次面对媒体。
对于拉斯克奖的荣誉,老人谦虚依旧,“青蒿素的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很多同志都参与这项研究,都做出了贡献。这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忆及当年的研究,她说,“当时的难点在对青蒿科属的选择上,到底是哪种植物。另外提取方法上也一直没能突破。”后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她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获得成功。
最初的发现和发明总是宝贵。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如是总结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三个第一”,“她第一个将中药青蒿引入当年的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来了具有百分之百活性的青蒿素,第一个将其用到临床而证实它有效。”
“国际上很尊重原创性的东西。”屠呦呦表示,研究成果要获得国际认可,一要有效,能真正解决问题,二要原创发明,创新十分重要。“中医药绝对是个伟大宝库,其中有待挖掘的还很多。可以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认识中医药,加强创新,多出原创成果。”
谈及获奖的意义,屠呦呦说,“希望这个奖励能带来新的激励机制。科学要实事求是,国内青年科学家应该吸取有益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知识,做好继承创新,让中医药的精华被世人所认识,为世界医学做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家原创性科研成果的认同,以及世界医药界对她研究工作的高度认可,也在国际上展现了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水平和研究实力。
张伯礼号召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学习屠呦呦,要有责任意识,以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为己任,“学习她坚持中医学特色,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学习她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学习她胸怀宽阔,善于团结协作,联合攻关。”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工作大会召开前,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会见了屠呦呦。
“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这一事件上,应总结探索如何建立举国体制的科研体系,如何重视挖掘利用祖国传统医学宝库,如何弘扬我国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精神。特别是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怎样更好地发挥举国体制?在我国经济发展财力增强后,怎样更好地组织各方科技人员集中攻关,形成合力,攻克科技难题?”王国强表示,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