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泓(左二)正在对古尸进行研究
做过颅骨环钻手术的头骨
法杖及法杖上的牛胶残留物
小河公主颈部与胸前的树枝状物质为3600多年前的奶酪
距今3500年以前,生活在罗布泊腹地的小河古人生存环境恶劣,吃的食物粗糙坚硬,劳动量又大,然而,小河古人却很聪明,他们会用发酵乳制作奶酪,用熬制的牛骨胶制作黏合剂,甚至能成功地操作开颅手术。
1月30日,2014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朱泓、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杨益民公布了他们的科技考古最新成果,他们通过对小河墓地出土人骨进行古人口学、人体测量学、古人种学、古病理学等研究,以及对小河墓地出土遗物开展科技分析,向人们复原了小河人3500年前的生活风貌。
小河墓地是距今3500-4000年左右的罗布泊地区古代某部落的公共墓地,曾被称为“上千口棺材的坟墓”,其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沙漠里,东距楼兰古城遗址175公里,西南距阿拉干镇36公里。
自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首次开始发掘,到2005年整个墓地发掘完成,小河墓地共发掘墓葬167座,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曾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出土人骨研究
小河古人平均寿命33.29岁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朱泓一直在进行小河墓地出土人骨的研究,他和课题组期望通过这项研究,了解罗布泊地区早期人群的体质特征、人种学类型、遗传学构成、平均寿命、健康状况以及人群的迁徙等信息。
在对小河墓地的古人口学进行研究时,科研人员采集了130具人骨。科研人员进行鉴定研究后发现,这些古代居民的死亡年龄段多集中在壮年和中年,他们的平均寿命仅为33.29岁,男性平均寿命为33.80岁,女性平均寿命为32.88岁。
朱泓分析,这可能与小河墓地古代居民的生活条件艰苦、营养摄入不足、医疗水平低下有关。而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低,可能是因为女性在生育期间的死亡率较高,导致女性多在壮年就死亡。
在与西北地区其他古代人群进行比较时科研人员发现,小河古代居民平均寿命较高于其他地区人群。
朱泓分析认为,出现这样的统计结果,可能和小河古人未将死亡的婴幼儿埋进成人墓葬有一定关系,“因为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小河古人婴幼儿期的死亡率仅为5.17%,这个结果在当时生存环境下,几乎不太可能。”
牙齿磨损远高于其他地区
科研人员在对80具人骨进行古病理学研究时发现,小河古人的齿科疾病非常严重,尤其是牙齿磨损程度远远高于其他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古代居民。
“这一方面与他们食品加工技术比较落后,食物粗糙坚硬有关;另一方面可能跟风沙频发的生活环境有关,食物里可能经常掺入沙粒,沙粒里的石英等物质对牙齿的磨耗远高于其他物质。”朱泓分析。
科研人员在对上述人骨的牙结石疾病进行分析后认为,小河人群的牙结石疾病可能和食物、水有关,“他们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他们赖以为生的孔雀河的水质较硬,这些因素导致了他们异常严重的牙结石疾病。”朱泓说。
此外,科研人员还发现小河古人的骨关节炎发病率也很高,尤其是脊柱关节疾病非常严重。“这些疾病和过度负重、过度劳累有很大关系,可以反映出他们的生活比较艰辛,劳动负荷比较大。”朱泓说。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