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有钱任性”,不惧公司亏损创新高,一年仍只花6个小时和投资人沟通。“有些公司CEO是为了股票而活的,我不是。”
面对 “亚马逊到底还能不能赚钱” 这样尖锐的问题,亚马逊的灵魂人物——创始人兼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在纽约回答很直接,“你要想清楚,你的公司是金钱的奴隶,还是由使命感驱使的。就好像巴菲特曾经说过那样,你可以办摇滚音乐会,或是芭蕾,但是不要办着摇滚音乐会,却硬把它说成是芭蕾。”
就在刚刚过去的上个季度,亚马逊亏损额不仅差于市场预期,而且创14年来最大。Fire智能手机销售疲软,视频内容投资加大以及新仓储设备和数据中心的扩张都导致这家始终“薄利”的全球最大电商饱受华尔街的质疑,甚至成为新科技泡沫的代表案例。但是,贝索斯却不这么想,通过新领域的投资,亚马逊时代似乎才刚刚开始。
亚马逊仍是创业公司
“如果你是中小型企业,当然是应该先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be focused),但是当公司到达一定体量之后,投资新的业务是很自然的过程。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亚马逊仍是创业公司,创业型公司股价波动很正常。”贝索斯同时强调亚马逊的收购和投资并非外界质疑的毫无章法,而是仍然遵循“顾客至上(consumer obsession)”的原则, “我们很幸运可以开拓新的机会。”
无论是投资内容制作,还是进入智能手机市场,贝索斯的亚马逊已经离“成为最大的网上书店”这一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但是贝索斯表示,是消费者推动亚马逊改变。他曾经在90年代向消费者公开征集希望可以在亚马逊上买到的商品,结果五花八门的顾客要求让贝索斯看到了网站巨大的可能性。如今的亚马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B2C电商网站,而他始终坚持“是否是顾客需要而且着迷的”以及“是否具有创新性”是亚马逊选择并购和投资领域的两个最核心的原则。
然而作为上市公司,亚马逊不免需要面对华尔街的种种拷问。而曾经出身于华尔街的贝索斯却刻意地和它保持一定距离,也似乎并不在意亚马逊股票的日常波动。他并不会参加每个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而是指派公司CFO主导,并且一再强调,每年只会花6个小时的时间来跟投资人做沟通。而他说的“投资人”是那些持有公司股票的长期投资人,而把短期持有的人称作是“交易员”。
事实上,虽然贝索斯显得对投资人“爱搭不理”,但是亚马逊的长期投资人却是幸运的。即便今年第三季度亚马逊亏损创历史新高,让年内股价再创新低,但是如果一个投资人从亚马逊上市之初就开始买进,直到今天仍持有的话,股价涨幅已经高达160倍。
面对仍在探索新机会的亚马逊,贝索斯坦言,已经有了继任者计划。但并未透露具体细节。他只是强调,亚马逊的文化已经成型,无论是他,还是未来继任者的主要任务都会是维系亚马逊始终如一的创新性,高标准以及“顾客至上”的原则。
电商大亨的“媒体实验”
除了亚马逊的电商业务之外,投资人对亚马逊以及贝索斯个人种种电商之外的投资和前沿的探索均感到困惑和好奇。对于外界所关注的为何会购买“八竿子打不着”的《华盛顿邮报》,贝索斯自己也表示,只能算是机缘巧合。
“我从没有刻意地想要买任何一家报纸,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当邮报找到我的时候,我也很惊讶。” 但贝索斯表示,在随后的见面中,《华盛顿邮报》高质量的内容和团队都让他决定一试。但他继续保持《华盛顿邮报》本身运营的独立性,主要在邮报的数字化方面提供帮助。
这点被《华盛顿邮报》的首席技术官普拉卡什(Shailesh Prakash)所证实。普拉卡什表示,贝索斯不会插手编辑部的工作,邮报的记者仍然会写亚马逊的负面消息或是质疑它的盈利模式。但是,贝索斯会在邮报的数字化运营方面提出建议,小到专栏的网络排版,或是数据测试都会有所涉及。
而联想到美国科技企业每年为了说动监管部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花费的巨额说客费用,以及《华盛顿邮报》在政治报道方面的声望和权威性,以2.5亿美元收购了《华盛顿邮报》的贝索斯所感兴趣的“媒体实验”似乎并不仅限于“数字化”而已。
就在Business Insider的数字化年会上,贝索斯就再度表达了对监管部门的“微词”,他表示,考虑到监管风险,虽然亚马逊早有无人机送货上门的项目研发,但并不排除推向美国市场的时机仍会落后于他国。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