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科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让·梯若尔在中国有着不少的“门徒”,其中最有名的,正是前段时间被 “下岗”的反垄断专家张昕竹。
两年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出版商兴奋不已。两年后,尽管没有中国人或者华裔获奖,但中国的出版商仍然可以小有收获。
北京时间10月13日傍晚,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法国图卢兹大学的让·梯若尔(Jean Tirole)教授,以奖励其对“市场力量与管制”(market power and regulation)的研究成果。
虽然大多数普通人对让·梯若尔教授并不熟悉,但对经济学有研究、工作需求的很多人,相信都会就此找一本让·梯若尔教授的书来读一读。很快,微信群里就有人贴出《公司金融理论》的照片。该书是让·梯若尔的代表作之一,2004年有了中译本。
几分钟后,这本著作的译者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王永钦就发布微博说:“祝贺Tirole因为规制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奖,如果Laffont教授活着,也会获奖。恰好我们十年前翻译的他和Laffont教授的规制的巨著今年再版。”并“贴心”地给网友附上了该书的购买链接。
资料显示,2006年10月1日-10月31日,王永钦在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IDEI)担任访问学者。而这一研究所的所长,正是让·梯若尔。除了翻译著作外,2004年还王永钦发表过一篇《评拉丰、梯若尔教授》的论文,直接对老师的著作进行点评。
王永钦的微博提及的“Laffont教授”,指的是让·雅克·拉丰(Jean Jacques Laffont),已于2004年去世。王永钦之外,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等多位学者均对腾讯财经表示,拉丰教授若在世,一定可以与梯若尔一起获奖,正是他创立了后来由梯若尔担任所长的产业经济研究所,而两人一起更是一起创立了新规制经济学(fnew regulatory economics )。
梯若尔和拉丰的另一位“中国门徒”,是原浙江大学经济学副教授陈志俊。陈志俊2004年7月前往法国产业经济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006年取得博士学位,指导老师为欧盟竞争政策委员会特聘经济学家 Patrick Rey教授。不过,据其自述,他的博士论文同样获得了拉丰教授的指导。
2004年,拉丰教授去世,陈志俊怀着沉痛的心情写就了一篇怀念文章。他回忆了当时每周一次的论文报告会,梯若尔教授和拉丰教授往往能给出“致命的点评”。
“我亲历的一次美国著名的博弈论学者Mailath在IDEI的论文报告会,介绍他在‘声誉模型’的最新研究成果,其间梯若尔指出了一个致命的漏洞,并告诉他自己在十年前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后来发现此路不通。本来神采飞扬的Mailath教授立即变得满脸通红,额头上渗出了密密的汗珠,站在台上好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互联网上,可以搜寻到陈志俊在反垄断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但在这个领域,另一个“中国门徒”更加有名。就在最近,有一位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学者,正是拉丰教授的博士生。他就是“下岗反垄断专家”张昕竹。不久前,张因为高通反垄断案而被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解聘,而成为了热点人物。
如今担任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的张昕竹,1995年到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IDEI)做访问学者,并最终在该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导师正是让-雅克·拉丰教授。
可查的公开资料显示,张昕竹曾与自己的导师合著了《网络产业的规制与竞争》, 200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2004年,他还与导师一起发表了“Downsizing with Labor Sharing and Collusion”的学术论文。
这原本是一个张昕竹在中国传播两位老师理念的好机会。不过,宁愿选择低调的张昕竹婉拒了腾讯财经的采访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词中,对于让-梯诺尔“市场力量与管制”(market power and regulation)的获奖领域,就提到了反垄断。“包括如何科学管理占据市场的大公司们,比如政府应如何应对公司收购和垄断,以及如何提高这些占据主要市场资源的公司的生产力。”
如今,张昕竹在中国遇到了挫折,陈志俊也早在2008年后离开了中国,回到了拉丰和梯诺尔教授所在的图卢兹大学。目前看来,至少在反垄断的领域,让-梯诺尔的“中国门徒”并不怎么成功。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