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足迹。
恐龙足迹。
外国专家实地考察。
近日,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桂花乡发现恐龙足迹的消息引来外界关注,这是继去年8月在岩壁上发现恐龙脚印后,古蔺县再次发现恐龙足迹。
据这次进行实地考察的专家介绍,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近300个,至少含3个种类的恐龙,判断为白垩纪早期遗迹。其中发现的兽脚类恐龙行迹为中国最长的肉食龙行迹,长度为69米,约有80个脚印,最长的60厘米。
石板滩上足迹较多
村民认为是凤凰脚印
泸州市古蔺县桂花乡汉溪村的村民们,一直认为在石凤窝石板滩上的脚印是凤凰的脚印,“石凤窝”也因此得名,即便没有一人见过凤凰。
在当地村民眼里,石板滩是一个很长、很平的石滩,“家里还在做农事时,会将收获的谷子背上来晒”。以前的石板滩宽度有近50米,直接连到了两侧的山壁。村民们说,在石滩上除了中间的足迹比较多,现在被植被覆盖的区域,也曾看到过脚印。
这些脚印也引起了古蔺县桂花乡政府党政办工作人员徐挺的兴趣。为确定这些脚印的来历,从今年4月中旬到7月初,徐挺一共来石板滩查看了6次。 “拍照、测量然后回去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和实地查看,初步认为石板滩上的脚印可能是恐龙遗留下来的。”徐挺告诉记者,刚开始并没有人认可他的看法。“很多村民觉得既然不是凤凰的脚印,那就是龙脚印,但不可能是恐龙脚印。”
为了弄清脚印到底是什么动物留下的,徐挺便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恐龙脚印的文章,没想到引来了多位古生物学家的关注,这才有了中国最长肉食恐龙足迹的发现。
恐龙留下近300个脚印
分属3个不同种类
“石板滩上的脚印就是恐龙脚印。”中国地质大学在读博士生、恐龙足迹专家邢立达对记者说,他去实地考察时发现这片石滩长近650米,石面上随处可见大小不同的石坑。这些石坑就是恐龙留下的脚印。
经过初步统计,这些脚印留存于白垩纪早期,共发现的恐龙脚印有近300个,其中一道恐龙行迹长69米,含有约80个脚印,这一串脚印已经确定为中国目前发现的最长的肉食龙行迹,甚至可能会成为亚洲最长。
“现场的发现信息量很大,让我很震撼。”来自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原馆长彭光照说,石板滩发现的恐龙足迹群不仅面积大、脚印多,并且类型丰富。“根据脚印的行走方向和大小,现场发现至少应该有3种不同种类的恐龙脚印,分别是蜥脚类、鸟脚类和兽脚类动物。最大的、圆形的是蜥脚类,稍小的三趾形并带有尖锐爪痕的是兽脚类,最小的有着圆钝指头的是鸟脚类。”
根据这些信息,彭光照还原了1亿多年前石板滩的环境。这片长石滩在当时应该是一片巨大的湖滩,不远处应有湖的存在。“根据我们的考察,可以推断出这里应该是恐龙喝水的地方。这些小脚印(鸟脚类)是与湖盆方向垂直或呈一定角度行走的,而大点的脚印(兽脚类)因为是食肉动物既要喝水又要捕食,所以脚印是沿着湖边行走的。”
邢立达认为,长度69米的肉食恐龙足迹,分布很平均,应该是肉食恐龙在湖滩散步留下的。另外,通过恐龙足迹每个脚印之间的距离,可以推算出恐龙的奔跑速度,快慢不同也可以体现出一些古动物群的细节。
研究恐龙足迹 复原古生态
桂花乡发现恐龙足迹并不是第一次,去年邢立达就曾在古蔺县椒园乡发现过恐龙脚印,但上次所发现的脚印是侏罗纪早期的脚印,此次发现的脚印则属于白垩纪时期,两者之间相差了至少几千万年。
“整个四川盆地侏罗纪时期的恐龙非常发达,但是侏罗纪之后的白垩纪恐龙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还不是很清楚。该地区的恐龙足迹群还可以和国内及世界同期的足迹做横向对比,复原出整个盆地在白垩纪时期的古生态。”邢立达说,这也是研究恐龙足迹的意义所在。
在普通人看来,动物一生都在走路,足迹很容易保存下来。有人推算过:一匹驮货物的马一天之内至少要走六千步,如果每走一步四个脚都留下脚印的话,这匹马一天至少要有两万四千个脚印。按这种方法推算,一条恐龙一生要留下足够多的脚印。但在邢立达看来,世界上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并不多。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动物的脚印是不能保存下来的。
在干硬的地面上,动物走过以后只能留下浅浅的印痕,随之便消失了。假若地面过软,含水量较高,流动性较大,脚印会很快被周围流动的泥沙埋没。只有当泥沙的温度适当时,脚印才能被保留下来。更重要的是,印有脚印的层面要适时地被外来的沉积物所覆盖,过早或过晚都不能形成足迹化石。“恐龙在温度、黏度、颗粒度非常适中的地表行走时才能留下足迹。”
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足迹发现于甘肃省刘家峡地区,时代为白垩纪早期,是由恐龙专家李大庆发现的,那是一个蜥脚类恐龙留下的足迹,直径超过1.8米,超过了此前美国、韩国的发现。
“正因为恐龙足迹很难保存,所以四川盆地白垩纪时期恐龙变化一直很模糊,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很有价值。”邢立达说,虽然发现了恐龙足迹,但四川盆地白垩纪时期的恐龙骨骼化石几乎没有,“因为保存的环境不同,一般有恐龙足迹的地方就不会有恐龙骨骼化石,反之亦然。”
恐龙足迹反映
生活习性行为方式
事实上,在一些人看来,恐龙足迹的价值和作用并没有恐龙骨骼化石重要和直观。这一点,邢立达并不赞同。在他看来,恐龙足迹具有骨骼化石无法替代的作用,化石保存的仅是恐龙死后那些支离破碎的信息,但足迹保存的却是恐龙在日常生活中的精彩一瞬。恐龙足迹不仅能反映恐龙本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还能解释恐龙与其环境的关系,这些都是古生物学家梦寐以求的宝贵信息。恐龙足印化石对于恐龙研究具有非常重大意义,包括恐龙的社会性,比如群居或独居?奔跑速度,快或慢?生活环境,湖泊或陆地?等等。
多年从事恐龙考古研究的彭光照也认为,恐龙足迹具有古生物研究价值,应该将脚印好好地保护起来,对其进行翻模或者择优采集供科学研究。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