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月宫一号”舰长谢倍珍(中)、乘员王敏娟(右)、董琛(左)出舱前在植物舱内合影。新华社发
对话人物
谢倍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教师,“月宫一号”首次长期密闭试验志愿者,试验期间担任志愿三人小组中的“舰长”。同时,谢倍珍也是长期参与“月宫一号”项目的科研人员。
对话动机
5月20日10时20分,“舰长”谢倍珍和两名同伴走出“月宫一号”综合舱,成功完成我国首次长期多人密闭试验。
“月宫一号”,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综合试验装置。简单来说,它是一个模拟的密闭舱,用于研究试验未来国家月球基地生命保障系统。
此次试验创下多个纪录,“月宫一号”是我国首个、世界第三个类似的系统,105天的密闭时间为世界上第二长。
密闭舱内的生活与外界生活“完全不同”。谢倍珍和组员不仅需要自耕自种确保生存,还要负责生物养殖、水系统等科研试验,研究舱内的生态系统。
对于谢倍珍来说,这是“永远难忘”的生活体验。对于外界,这个团队怎么度过三个月周而复始的“闭关”生活?他们在入舱前后,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又会有怎样的收获?
选拔
想“闭关” 先过心理生理关
新京报:这次试验主要是为了模拟未来月球基地的生存系统?
谢倍珍:是,主要是研究空间基地的生物再生保障技术。如果将来想在月球上建基地,就必须在一个密闭的、跟外界完全没有物质交换的装置里试验。
新京报:你参与全程了?
谢倍珍:没有,我是后期加入的,在里面呆了80天。
新京报:还记得入舱是什么时候吗?
谢倍珍:这个时间怎么可能忘掉,2014年3月1日上午10点18分。
新京报:什么时候参加的志愿者选拔?
谢倍珍:项目去年启动,去年中旬建舱的同时就开始选拔志愿者,找合适的人选。
新京报:合适的人选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谢倍珍:首选是我们课题组人员,因为这个项目在舱里还需要做科学试验,一些操作前期需要科研基础,并不是说存活下来就可以了。
新京报:会有哪些考核?
谢倍珍:心理和生理上都有,生理上是体检,心理由学校心理所负责,通过交流和调查问卷来测试我们。
新京报:最后选了几个人?
谢倍珍:没记错的话,候选人共有7个,最后正式参与的是4人,前期两男一女,后期两女一男。
新京报:中途换人是出于哪些考虑?
谢倍珍:系统要研究不同的人员配比,比如两男一女或两女一男的搭配,对系统会有什么影响。到后期定下两女一男的搭配,是数据分析的结果,分析了舱内二氧化碳等循环的情况。发现这种搭配比较合适,分工也更好。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