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总裁林斌
在北京的大街上终于招到了一辆出租车,听说我去位于华润五彩城的小米公司,善于交流的北京出租车司机找到了话题。他汽车方向盘前面左右各支着一台手机,说是为了抢单方便需要分别装两个不同公司的打的软件。他指着右边那台手机说:这台是小米手机,是朋友介绍我最近买的。这手机不错,比左边这台好用……司机的闲聊,让我想起了小米创始人雷军反复提及的两个字:口碑。
一个仅仅成立了四年的创业公司,如何从创始人要做智能手机的创业概念,爆炸性地成长为一个月销售近600万台、2014年预计销售额800亿人民币的创业小巨人?带着很多好奇,我最近访问了小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和联合创始人林斌。
林斌本科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电子系,在美国Drexel大学计算机专业完成硕士学位,先后任职于美国自动化数据处理公司、微软以及谷歌。在2010年4月与雷军以及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共创小米之前,他担任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负责移动应用开发。下面是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
董洁林: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上,猪也可以飞上天。你们2010年刚创业时为什么认为智能手机是个台风口?
林斌:我2006年到谷歌,负责移动互联网和安卓应用的产品研发。三年下来,谷歌手机搜索在中国市场成长了130倍,谷歌地图也从零成长到1300万用户,而且大部分用户都还在使用功能手机。2008年谷歌发布安卓,当时iPhone手机已经上市了并很受欢迎,但是价格昂贵而且系统封闭。手机厂商想做智能手机只能使用Windows Mobile,可是Windows Mobile授权费很高,而且不开源的系统让手机厂商很难做出有差异化的手机。安卓凭借完全开源和免费,成为手机厂商做智能手机的首选。
2009年我认识了雷军,他也很看好移动互联的前景。我们开始讨论移动互联网和做智能手机的可能性,我们都坚信安卓系统会起来,当时已经出现的几款安卓手机,用户体验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最后雷军提出,做最高性能的智能手机,加最好的软件体验,用互联网电商方式成本价销售手机,最后通过给大量的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实现赢利,这个想法和谷歌做安卓的思路完全吻合,也是我坚信能成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董洁林:小米是世界上第一家成功地采用互联网直销的手机制造公司。手机网上直销想着不难,可是在小米之前谷歌也试图这么做,到现在为止也并不成功。你们怎么做到的呢?
林斌:谷歌刚推出手机网上销售的时候,我还在谷歌,看见了谷歌如何在网上卖手机的过程。电子商务有自己的规律,远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反复问雷军怎么可以做好。现在总结的话,小米有下面几点经验:
1. 在手机发布之前,我们的MIUI已经开发了一年多,积累了30多万发烧友,他们成为小米手机首发的核心客户。
2. 小米一直让客户参与产品的开发过程,尊重他们的意见,并迅速在产品中体现。软件是这么做的,硬件也是让客户参与测试,工程机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
3. 小米手机的元器件的厂家和型号都公开,让人们对小米产品的质量有信心。这个行业的规则是把元器件保密,其实是尽量用便宜元器件降低成本。
4. 小米通过互联网做市场推广,我们几乎没有花钱做广告,而是尽量用创意吸引潜在客户,扩大小米知名度。
5. 小米产品是成本定价,加上优秀的产品,各方面超越了客户的预期,形成正面的口碑。2013年,我们有42%的客户从小米购买两次以上手机。
6. 互联网销售的支付、仓储、物流、售后服务都必须迅速跟上。这些都是用户体验的重要部分。
董洁林:小米采取了一种不定期在某个时间点网上销售的方式,提前宣布时间让客户排队预购。为什么这么做?
林斌:一些不太了解智能手机这个行业的朋友给我们的销售方式贴上了一些误会的标签,例如“期货销售”、“饥饿营销”等等。事实上,小米手机的核心部件都是来自于世界上顶级供应商的最好的元器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在部件仍在测试阶段就开始与部件厂商开始合作。等到部件产品差不多稳定了,量产有了时间表之后,我们就下单购买,一般来说这时离我们真正能拿到部件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这些部件在早期的产能根本不够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此时我们对销售的预估也很难准确。在这种情况下,等几个月后我们手机做好了开始发售的时候,往往是远远供不应求,产品一上市就在很短时间内卖完。也就是说,小米形成这种阶段性销售模式和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小米尽量给客户提供全球首发的高端部件,而部件厂商的新部件产能爬坡周期太长造成的。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