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MH370疑似黑匣子信号被捕捉后,很快归于平静,这意味着黑匣子可维持30天的电量耗尽,搜寻工作再次陷入迷局。事实上,每当黑匣子曝光一次,就意味着空难悲剧的又一次发生;而空难的发生也促成了黑匣子从诞生到升级的曲折之路。编辑:徐松
1953年,世界上第一个飞行记录器由澳大利亚研究实验室的戴维·沃伦博士发明。沃伦的父亲与1934年死于一场空难,那时沃伦才9岁。后来,沃伦成为一名航空工程师,并执迷于飞行记录系统的研发。图为戴维·沃伦。
1956年,沃伦研制出可以保存4小时语音和飞行数据的“航空研究实验室飞行记忆匣”。但他这一发明遭到了澳大利亚航空界的嘲笑。一个飞行员组织甚至发表声明说:“我们不是间谍,我们不希望在驾驶飞机时受到监视。”图左为飞行记录器生产前的模型;图右为飞行记录器最初的实验原型。
1958年,沃伦向访问墨尔本航空研究实验室的英国航空注册部的秘书罗伯特展示了他的发明,令罗伯特赞不绝口。随后,英国在一架飞机装上他发明的这种装置。当时,这个装置被置于一个黑色的盒子里,被称为“黑匣子”。
1960年12月16日,美国联合航空一架班机与环球航空一架班机在纽约布鲁克林地区空中相撞,造成机上128名乘客丧生。图为布鲁克林空难现场。
这起骇人听闻的悲剧拉开了民航“黑匣子”时代的幕布——60年代,国际民航组织规定所有客机上必须安装“黑匣子”。图为1960年,美国一名官员在展示空难后找到的“黑匣子”。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