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伟民教授视频截图
“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一旦形成无法逆转”,近日,一条号称是复旦大学的实验结论引起网站、微博大量转发和议论。昨日,复旦大学该研究项目负责人宋伟民教授澄清此事,对相关实验过程给予详细解答,并希望相关媒体正确解读、科学理解这一研究结果,不要夸大其辞。
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
教授说法
网传系误读黑肺说法夸大其辞
昨日,记者从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了解到,“雾霾使鲜肺6天变黑肺”一说系被误读,同时,复旦大学该研究项目负责人宋伟民教授澄清此事。
据宋伟民教授称,他们开展的研究项目是用“PM2.5配置的生理盐水悬浮液”对大鼠进行染毒实验,这种方法是通过“肺滴注法”直接对大鼠的肺进行染毒,其暴露方式完全不同于人在大自然中通过自然呼吸的实际暴露方式,且进行这项实验时,直接“滴注”到大鼠肺组织中的PM2.5的量远远超过人在实际环境中的量。
“网传的说法太夸张,希望相关媒体正确解读、科学理解这一研究结果,不要夸大其辞,自己吓自己。”宋伟民教授说。
实验解读
仅是动物实验不能反映人接触状况
据悉,宋伟民研究团队对各组大鼠肺灌洗液中生化指标和细胞因统计分析表明,PM2.5暴露对照组与预防组和治疗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别。
研究结果是为了证明两种止咳药对PM2.5气管滴注暴露所致的大鼠肺损伤有没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我们的实验也只是根据动物实验研究后,所得到的初步结果,所反映肺损伤的指标也很有限,更不是临床试验,所以不能反映人接触PM2.5后的实际情况。”宋伟民称。
气管滴注入肺与人呼吸空气情况不同宋伟民称,更重要的是,他们实验的一只大鼠的肺滴注染毒剂量是40mg/kg.bw,相当于每人滴注2400mg(2.4g)。由于气管滴注基本上能完全进入肺,因此与人呼吸污染空气进入情况不同。
通过呼吸进入到体内的PM2.5,有一部分会随呼出气体排出体外和沉积在呼吸道其他部位,一般PM2.5的沉积率为20%。照此计算,一个人要吸入12000mg量的PM2.5,才会有2400mg的PM2.5沉积到肺内,才会产生有网传的“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惊人效果。
如果按PM2.5严重污染的0.5mg/M空气(我国的空气质量标准是0.075mg/M)来呼吸,需要呼吸6000M的空气,而且是在6天内分3次呼吸完,“对人而言,这种情况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