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明展示美洲大蠊藏匿的石棉网构造体
女工正在投放饲料
饲料
美洲大蠊正在进食
10月15日,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了一家国内的蟑螂工厂,称其“或许也是世界最大的蟑螂生产商”。这篇报道被转发至微博上后,引起一场大讨论,蟑螂,无可争议的害虫,现在居然也能生财?日前,本报记者赶赴山东济南,实地探访这个“蟑螂工厂”。
■养蟑螂成了世界第一
5层小楼里饲养超过3000万只美洲大蠊
记者采访的目的地位于济南市西南的长清区明发路上。这段不足2公里的小路两旁,开设有不少兽药厂、饲料厂,山东驰名的佳宝乳业也在这里有一座生产基地,王福明的一座养殖场就与佳宝乳业隔路相对。
在济南火车站,记者搭乘前往长清区的公交,由于济南大学城也位于同一方向,这班车上大部分是年轻的大学生。佯装问路,记者与周围的学生搭起话来,对于佳宝乳业,他们大多能说出确切位置,但却没有一人听说过王福明的蟑螂养殖场。
天空中飘着小雨,出城的路并不拥堵,可这段路公交车足足行驶了1个小时,下车步行15分钟后,记者终于抵达王福明的蟑螂养殖场。运动鞋、牛仔裤、T恤衫,配上一头干练的短发,初见王福明,就能从打扮看出他虽是老板,但并非只坐在办公室里。
“世界最大的蟑螂生产商,这个说法不准确。 ”用带有浓烈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王福明纠正记者的认知:“首先,我饲养的是美洲大蠊,简单叫它蟑螂容易引起误解,家中常见的蟑螂是德国蟑螂,是最脏的家庭害虫。美洲大蠊对温度要求较高,在北方无法过冬,不用担心对周边生态造成影响,我们的养殖场全封闭,它们基本不可能逃逸。 ”对于所谓的“世界最大”,王福明也纠正道:“应该是产量最高,有的养殖场可能占地比我大,但论产量,我称得上是世界最高的。 ”
据老板娘介绍,冬季密度最大时,每平方米能生存6400只美洲大蠊,这座养殖房虽占地不到200平方米,但按内部五层的空间来算,最多时竟生存着3200万只美洲大蠊。 “现在密度比较小,一间养殖房约有1000多万只。 ”老板娘笑称:“如果不做这行,几十辈子也见不到这么多虫子。 ”
不过,王福明告诉记者,目前自己的产业仍以土元为主 (土元是另一种可以入中药材的昆虫),在他递来的名片上也仅印有“土元养殖场”的字样和土元的图片,没有涉及美洲大蠊。王福明称,美洲大蠊养殖刚刚起步,涉及的6座养殖场中,只有2座饲养美洲大蠊,长清区这座养殖规模算是较大的,但场内4间养殖房,仍有两间饲养的是土元。
记者跟随王福明来到库房。随着卷帘门开启,一股浓烈的苦涩味扑面而来,掩住鼻子后记者观察发现,这间5米高的房间里,从地面到屋顶堆满了红色的大塑料盆和大号编织袋,定睛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塞满了褐色的虫子。
王福明赤手从一个编织袋里抄起一把货物称:“这些都是加工好的。 ”记者走近后发现,这些黑色的物体的确是蟑螂,还有不少编织袋里装着一种有着黑色外壳的圆形昆虫。王福明称这些蟑螂的品种都是 “美洲大蠊”,而另一种便是他的主要商品“土元”。
■“小强”烘干成商品
成功率达80%,孵化美洲大蠊有秘诀
王福明告诉记者,作为第一道生产环节,这些被烫死后晒干或烘干的美洲大蠊、土元就是他贩卖的商品。仅这所养殖场的库房里,就有十多吨成品存货。 “不过美洲大蠊库存不多,去年总产量是5吨,今年扩大养殖规模后,预计产量将达到20吨。 ”
在收获成虫前,要收集美洲大蠊的卵鞘。老板娘称,这是养殖中最重要的阶段:“美洲大蠊会把卵鞘埋在砂土里,在它们大量繁殖时,我们会先将卵鞘人工收集到一起,等成虫收获后,再统一放回到空出来的隔间里,等待它们孵化。 ”每四个月一次的收获和人工孵化,可能是这座养殖场唯一繁忙的时段。
之后,记者在王福明带领下参观了养殖土元的房间。与美洲大蠊不同,土元房比较空旷,水泥架中间没有架石棉网构造物。王福明称,土元都生活在沙土下,搅动沙土,可以看到许多土元四处躲避,这些土元比库房里的成虫小很多,显然还是幼体。王福明说,相比其他特种昆虫的养殖,养美洲大蠊省心省力。 “孵出来后,就只需每天喂食、打扫场地,美洲大蠊不会生病,也不用在饲料里‘加药’,孵出来多少就能收获多少。 ”
不过,王福明意味深长地说:“关键是怎么让它成功孵化,美洲大蠊养殖的关键是‘取种’、‘保管’和‘孵化’,这些技术我在业内遥遥领先,全国有近百家美洲大蠊养殖场,一般幼虫孵化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能达到百分之三十算高的了,我们这里的孵化率达到百分之八十。 ”记者继续追问王福明有什么诀窍,他只是笑而不语,显然并不准备将秘诀公诸于世。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