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花白长发、一脸络腮胡子,“绿色江河”环保促进会会长杨欣的造型不是为了走时尚路线,而是出于非常现实的需要——长发长胡子能在长江源头的高原地区抵挡漫天风沙和灼热紫外线。在长江源和可可西里从事环保27年,杨欣的环保路曲折艰难,他亲眼见证了长江生态环境遭遇的破坏,而索南达杰更是他踏上环保之路的动力。
1986年,杨欣参加了让整个中国为之激动的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任主力漂流队员兼摄影师,经过175天,成功漂流了全程6300千米的长江,从此专注于长江源保护。
1994年,杨欣组建“神奇长江源”电视摄制探险队进入青海,发现当地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特别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动物藏羚羊面临灭绝的危险。这一年,他“认识”了索南达杰。当听到老牧民讲起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倒在偷猎者枪下的故事后,杨欣震惊了,建立一个关注藏羚羊、关注可可西里的自然保护站的想法由此而生。
保护站的建立是艰难的,那时杨欣没钱,没名气,没人知道可可西里,更没人听说过藏羚羊,他不得不将自己所著的《长江魂》图书义卖筹集建立保护站的资金,并到处招募志愿者。书籍义卖的收入有限,无奈之下,杨欣又用这本书做抵押,在深圳借资购置了与南极站同质的轻钢结构活动房。
随后的日子,杨欣招募了绿色江河最早一批志愿者,他们扛着棉被,带着锅碗瓢盆,自付路费不远万里来到可可西里。几乎令人难以置信,所有的大小工程,都是志愿者自己动手建成的。在高海拔冻土带上建房子,没有任何资料,没有任何外援,志愿者硬是用最简陋的工具和仪器,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
1997年,在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终于建成。正是因为这个站的建立,可可西里、藏羚羊从无人知晓到无人不晓。
索南达杰保护站建成后,成为可可西里反偷猎的最前沿基地,经过几年的坚守和努力,当地的偷猎和盗猎行为得到了抑制,并且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推进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站区的成立。同时,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得以恢复,并逐渐广为公众所认知,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藏羚羊成为奥运会吉祥物之一。图为冬季反偷猎巡逻从保护站出发。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