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上的天宫:鱼香肉丝宫爆鸡丁太空厨房全面升级 |
www.sinonet.org 2013-06-13 新华网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神舟十号是我国第五次载人飞行,是应用性飞行的开始,从研发到应用阶段的变化,也让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高速发展的历程。航天食品作为航天员太空生活的必须品,也从无到有,一同成长进步。
从口味单一到营养丰富:盘点从“神五”到“神九”航天食品变迁
根据航天员生活所处的特殊环境,结合航天人员在太空的口味和消化吸收能力,以及特殊进食方式,我国的航天食品从1968年开始进行先期研究,现在的太空食品已经有百种以上。航天食品经过多次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的分析,以及航天员们的品尝、打分、评议。在营养结构上要适应航天员的工作性质,营养需全面。在食品质量标准上,要保证食品质量的一致性,以免航天员食用后出现问题。
中国航天航天员航天食品研究室从神五开始,就不断研制、改进航天食品。为航天员在特定的环境,提供足够和完善的科学营养,如每天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等,并保证含有钙、磷、镁、钾等主要无机元素,还要含有铁、锌、硒、碘等微量元素,以及两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和E)和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C等)。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天,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的20多个小时里,只食用了点心和咖啡。带上神五的食品都是即食食品,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加水,而到了两年之后的神六上,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可以吃到热食热饮,食品种类从神五的二三十种增加到四五十种。仅仅是在主食方面,就有白米饭、八宝饭、咖喱饭、糯米饭四个品种,饭后还有冻干的巧克力奶油冰淇淋。调味酱有特制的辣、酸、甜3种。每顿饭有三到四个菜,还搭配有小吃、开胃小菜等,甚至鲍鱼、大虾也在食谱之列。航天员饮用水则是从地下1700多米抽上来的地下水,然后再用银离子进行消毒,最后罐装。
2008年飞天的神七,食品跟神五、神六没有太多变化,只是种类更加丰富,种类从40多种增加至近80种。主食以米饭为主,菜品有鱼香肉丝、红烩猪排和蘑菇等。此外,航天员在用餐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酸、辣、咸等口味的调味品。
而到了2012年的神九上,食品种类更为丰富,也根据航天员的口味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航天产品的定制。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一日三餐都能吃上什锦炒饭、咖喱炒饭、冬笋火腿炒饭。除了主食,黑椒牛柳、雪菜肉丝这些平时我们餐桌上常见的炒菜在太空也能吃到。此外,还有酱萝卜等小菜,有荤有素还有凉菜,搭配颇为精心。航天员在失重的环境下,有可能会出现味觉暂时退化的情况,为了避免航天员在太空中出现口味变化,此次食品包中还备有各种调味品,如李锦记叉烧酱、川味辣椒酱等。作为我国首位飞天的女航天员,刘洋还曾在一次交流会上说,在太空执行任务中,能刺激味觉、提升食欲的李锦记咸酱、辣酱等,特别受到他们几位航天员的欢迎。
在世界航天食品当中,我国的航天食品极富中国特色,传统中式菜品都尽可能出现在航天食谱中,相比西餐更加色香美味,可口宜人。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航天食品分系统主任白树民说,中国的航天食品以中式食品为主,具有明显的中餐特色,能够符合航天员的口味要求,比如膳食有主食和副食之分,主食主要以米面类的食物为主,副食讲究荤素搭配,在加工上注重色香味形。如神九航天员在天上欢度端午节,在节日里他们吃上特地准备好的八宝饭来代替粽子,不仅风味独特、色泽艳丽,其中的莲子、桂圆等配料还有保健功能,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神十:让航天员成为太空美食家
此次神十的任务,相比以往更加繁重。作为第一次“应用飞行”更多承担了运输的角色。所以,此次航天员将扮演“运输工”、“装修工”等多种职业。由于航天员会面临复杂、艰难的环境,体力消耗大,因此他们每天所摄入的航天食品需要经过科学地计算和设计,严格配套,不仅要保证航天员均衡营养和充沛精力,更希望通过精心调制,让航天员还可以成为太空“美食家”。
在6月10日在酒泉基地举行的神十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此次任务的航天员在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将获得改善。进一步丰富了航天食品。针对航天员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增加了食品种类,而且通过改进工艺改进了食品的感官接受性。神十飞行任务航天员张晓光在回答记者提问的“神十在轨飞行15天中是如何安排工作和生活”时也表示,“在饮食方面,我们的食品专家为我们制订了丰富的、极具个性化的太空食品,尽最大的努力将我们保障好。”
为了增进航天员的食欲,提高食物的摄入量,航天食谱通常采用个人选择性食谱。那么什么是个人选择性食谱呢,据白树民主任介绍,就是在飞行前由航天员根据自己的嗜好选择自己喜爱的食品,由膳食营养专家进行配餐后编入食谱,供他们在飞行时使用定制型食品。航天员的味觉在太空也会有变化,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因此为航天员特意准备了酱料等调味品,有助“开胃”。如此次神十航天任务李锦记根据航天中心配餐需求和计划,特别根据飞行乘组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的个人工作和生活习惯特点,对酱料的口味作针对性调整。由于航天员在失重的环境下,有可能会出现味觉暂时退化的情况,家乡口味更能唤起食欲。比如李锦记特别为来自山东烟台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定制和提供海鲜酱,既能满足其喜海鲜味、口味偏重的个性需求,又可方便促进食欲。
中式美食,妙绝天宫。据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型号总设计师胡胜云介绍,此次针对神舟十号任务,科研人员对“太空厨房”进一步升级,力求可靠性更高,功能更多,舒适度更好。去年神舟九号飞船量身定制的“太空厨房”是一个白色方盒,长、宽、高均不足30厘米,重量仅仅4.4千克,学名叫做食品加热装置。小小的方盒内有三层加热空间,可以同时均匀加热一份米饭和两份菜。轻轻按下电源开关,耐心等上30分钟,一份冒着热气的地道中餐便新鲜出炉。热腾腾的米饭、香喷喷的鱼香肉丝、宫爆鸡丁……散发各种诱人香味的美食,让远在太空中的航天员尽情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2020:太空厨房全面升级满足航天员长期居住需求
此次神舟十号的重点转向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验证和应用,相当于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要进入定型阶段,为以后开始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天地往返的运输系统。
根据中国的航天计划,继“天宫一号”之后,中国将于2015年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为预计在2020年升空的中国空间站进行准备。定于2020年发射的中国空间站,极有可能是届时人类唯一的空间站,2020年的中国空间站也会是一个国际空间站,其造福人类的意义自然不在话下。
为了满足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的建设和工作任务需求,科技人员也在不断升级“太空厨房”,以满足航天员长期居住需求。此次,神舟十号的厨房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全面升级到中国宇航级标准,可靠性更高,产品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将来用于空间站的太空厨房,寿命也能满足长期待在空间站作业的航天员日常生活要求。
尽管“太空厨房”究竟增添了哪些功能并未披露,但这消息还是使得有些网友大胆猜测,也许中国航天员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在天宫上做饭做菜,随心所欲地烹饪各种自己喜欢的美食,尽情享受“舌尖上的天宫”的无穷乐趣。
未来,中国航天各项太空探测任务还将深入持续展开。为了满足未来中国人可能展开的载人登月工程的项目需求,满足“舌尖上的月球”、甚至“舌尖上的火星”的任务保障要求,作为中国航天合作伙伴的食品企业李锦记相关负责人透露,将进一步对航天食品进行升级和技术革新。为符合失重条件下航天员生理改变的要求,以及考虑到未来将进行更长时间的飞行,他们将逐步设计适合中长期飞行的食品,加紧开发出“云酱料”。在不久的将来,李锦记“云酱料”根据航天员身体数据进行口味配比、实现进行自主加热、耐存储、远程遥控等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产品。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