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梦伦与中国的火箭梦:亲历长征二号从头上砸下来 |
www.sinonet.org 2013-01-11 瞭望东方周刊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余梦伦:中国火箭梦想不坠
随着2011年以来中国航天事业迎来高峰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也连续两年刷新年度发射纪录。2012年12月19日凌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成功发射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至此,“长征”顺利完成本年度约20次运载火箭发射任务。
火箭是中国航天事业最值得骄傲的内容之一。它自1949年以来就深为中国领导人所关切,是为“两弹一星”中的“一星”。
从“东风”到“长征”,目前中国的火箭事业实力如何?本刊记者借中国科技馆“火箭飞行原理”科普讲座的机会,专访了火箭导弹弹道专家、中科院院士余梦伦。
76岁的余梦伦院士1960年自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即到航天部门从事火箭弹道研究,参与了自“东风一号”、“长征”至今中国大多数火箭、导弹的发射任务。
广为人知的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余梦伦班组”---专门从事弹道设计,每次发射都要进行天量的数据运算。
余梦伦说,中国航天历经几十载起伏梦想不坠,新目标犹在前方。
发射基地也曾没粮食
《瞭望东方周刊》:火箭和导弹一直被认为是中国重要的科学、装备领域,也是保密度最高的事业之一,你能简要回顾我国火箭事业的发展历程吗?
余梦伦:我认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国家贫困落后的工业基础上起步,发展航天事业。当时中央领导高瞻远瞩,下决心发展航天事业,有一批献身于航天事业的领导干部、工人、科技人员,加上全国人民的支援。这三股力量,使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发展航天事业,为以后打下了基础。
发射“东风一号”的时候,国家为了保证任务完成质量,工作人员的伙食很好。火箭发射成功后,发射基地已经没有粮食了,吃的都是土豆。临上火车回京的时候,每人发了几个烧饼,带着路上吃。酒泉到北京要在兰州转车,在兰州下了火车找饭店,我们拿着粮票都很难买到东西,就是靠几个烧饼撑着回到北京的。
第二个阶段是“文革”期间。我们感触很深的是,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受到严重干扰的情况下,仍然顶住压力,坚持搞航天事业。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拨乱反正,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被认可。当时营造出一种广大知识分子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的氛围。
改革开放以后,也曾有过“航天无用论”。当时航天部门工资低、待遇不好,社会上流传着“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我们单位有一些同志离开了航天部门,在北京展览馆摆摊招人,没多少人报名。
第四个阶段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航天事业支撑,国防力量的壮大也需要航天,航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重新被重视。
亲历火箭发射失败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航天事业一直以一个又一个成功展示给世人,能讲讲你所经历的失败吗?
余梦伦: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目前长征火箭共经历了174次发射,取得了166次成功。失败的这8次主要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其中70年代失败1次、80年代失败1次,90年代失败5次,还有一次是2009年8月3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用“长征二号”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当时由“长征三号B”发射一颗美国通信卫星。卫星发射前三天,为了解决火箭发射操作上的一些问题,我到发射基地去帮忙。临近发射时,我们的工作做完了,不过仍在监控中心。
我过去都是在控制大厅里,很少到外面看过,这次想出去看看火箭飞行的实况。这时发射阵地打来电话说,“老余,你既然来了就坚持到底吧,别离开,还是和发射队伍在一起吧。”本来我打算去的地方,就是后来火箭落下来爆炸的地点。
1974年11月5日“长征二号”第一次发射失败时我也在现场。那次火箭飞得很高,抬头往上看,就像从头上掉下来。发射基地的同志说“趴下!”我们全都趴在了地上。火箭落下来砸在远处。
再早一些的发射也经历过失败。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1964年在酒泉基地发射火箭,发动机出了问题,飞了几十米就熄火掉了下来。
我们当时都在有几米厚的水泥墙的地下控制间里。火箭点火发射正常,大家开始从控制间往外走。我走在后面,忽然前面的人都往回走,说“不好!”大家赶紧把铁门关上,谁都不说话了,你看我、我看你。后来“轰”的一声,火箭在控制间上方爆炸了,控制间被震得烟雾腾腾。
毕竟是自己亲手造出来的,当时就有人心疼得掉了眼泪。
《瞭望东方周刊》:这些发射失败,对航天事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余梦伦:每次失败后我们都会总结原因。特别是1974年那次,我们通过技术改进,在以后的火箭上把系统的“单点单线”改进成“双点双线”,即便坏了一路,还有备份。我们每失败一次,就前进一步,从失败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才有今天中国航天的成就。
中国的火箭事业有着悠久历史。比如我所在的这个“余梦伦班组”有50多年历史,现在的成绩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我是这个班组的第五任组长。
班组创始人是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方俊奎,比他高一级的是钱三强、王大衍等人,更高一级的有钱伟长。新中国成立之前方俊奎也曾在美国学习,和钱学森一样,同是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方俊奎1912年出生于江西农村,在清华品学兼优,受到吴有训、叶企孙等著名教授的青睐。他毕业后到兵工署弹道研究所工作。1949年3月,方俊奎辞去了上海物资供应局的工作,静待解放。后来参加解放军,正式进入军械部工作。
1957年,方俊奎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总设计师室任工程师,从事导弹弹道研究设计工作。他当时所在的工作团队,就是我们现在班组的前身。
1964年,弹道导弹发射成功后,他主动提出到边疆去。他说,靶场的弹道也很重要,搞设计的要到靶场去做实验。于是带着妻子和女儿去了甘肃省酒泉。
当时条件很艰苦,作为老科学家,他的边疆补助是工资的一倍。但方老把补助的钱都作为党费交给了组织。
“文革”时方俊奎被下放,他并没有灰心,还利用业余时间教年轻科技人员学习英语。
1992年方老80岁时在成都去世。由于他去世比较早,工作单位又发生了变动,几十年来,在我们的航天史上几乎没有留下他的记录。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