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兴邦:陕西省耀县人。1923年12月17日生。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及省考古研究所所长。1954年他主持了闻名中外的半坡遗址发掘,此后,他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考古事业。
考古大师――石兴邦:
希望能见到武则天墓里的藏品
20世纪初,他们锐意进取,开风气之先,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不懈追求,成绩卓然……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跨世纪的大师,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重温一个时代的精髓。
图/文:记者 陈庆辉
半坡遗址“人面鱼纹盆”的出土让所有人见证了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祖先拥有的智慧,这一次的考古发掘也让所有人知道了石兴邦这个名字。半坡的辉煌并未让他止步,这之后,他又发掘了下川遗址和白家村遗址,这三大遗址的发掘,为中国彩陶的起源和粟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最坚实的论据。如今,90岁高龄的他仍痴迷于考古研究,每天两点一线穿梭在办公室和家之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中气十足,思路清晰,说起他的考古经历,依然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仿佛发生在昨日。
半坡遗址,他看见那个古老的鱼纹人面
1944年,石兴邦以陕西省高中会考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当时设在重庆的中央大学边政系,关中的放羊娃成了中央大学的一名学生,对23岁的石兴邦来说,这是一个前程似锦的开始。毕业后,石兴邦考入浙江大学,跟随吴定良先生学习体质人类学。不久,一次在杭州的考古实习再一次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当时在杭州玉泉山底下发掘了一个金屋,金屋被盗得没有什么了,但我感到考古很有意思,就顺利转学考古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夏鼐先生成为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随后我便跟着他在北京的考古研究所工作。”
1953年5月的一个傍晚,在西安铲河边的高地上,前来考察的石兴邦看到了令人振奋的一幕。“在不远处有一个断崖,我过去一看暴露出来的东西很多。有灰烬、残渣,还有器物,陶片、石器等,乱七八糟躺在那里,有的则露了半个面。”石兴邦带回的石器和陶片引起了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极大兴趣,因为这些石器陶片正是属于新石器最早、最灿烂的仰韶文化。
第二年秋天,半坡遗址正式开始发掘,主持者就是年仅31岁的石兴邦。“发掘不久,一座房屋的遗迹显现出来,它的面积达160多平方米,这极有可能是整个部落集体活动的中心!”石兴邦说,“这是晚期半地穴式的房子,中间有个火塘,火塘高一点,可以想象当时点着熊熊的烈火,周围坐着氏族的成员。大家在一起商量事情,欢快地围着火塘跳舞。”
随着不断挖掘,一个沉睡了六七千年的原始村落,在考古队员的手下得到了完整的重生。最令石兴邦兴奋不已的则是一年之后,他亲自见证的奇迹――一批最具仰韶文化特色的彩绘陶罐出土,其中,人面鱼纹盆是其著名的代表。“这是一张神秘的笑脸,圆圆的人面上有一对眯起来的眼睛,鼻子形似倒立的英文字母T,笑嘻嘻的嘴边含着一尾细长的鱼,表情天真而又诡异。”石兴邦说,“根据半坡的发展情况来看,可能它就是以鱼为图腾的一个族的族徽。”此后,石兴邦带领一两百人先后五次发掘、耗费四年时间,发掘面积达到一万平方米,创下了新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纪录。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