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会现场已无落脚之地
报告会九十多分钟杨振宁滴水未进
东方网记者杜丽华、程琦10月17日报道:倒计时一小时,复旦大学华光楼东辅楼二楼报告厅已座无虚席;倒计时50分钟,报告厅的过道处已坐满了人;倒计时半小时,还有大批学生在门外焦急等待。趁工作人员不备,不少学生一溜烟冲进来,把报告厅挤得无落脚之地。
随着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缓步走上讲台。主持人简要介绍一番,杨振宁面带微笑,十指交叉,望着台下的学生。
杨振宁演讲异常流畅,甚至没有一处停顿,人们很难想象这是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他看起来完全没有龙钟老态,讲话依旧声音宏亮、思路清晰、反应敏捷。主办方准备的饮用水和茶水,杨振宁没等喝上一口就开始了演讲。
杨振宁回顾了他青少年时期在西南联大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在美国芝加哥大学、IAS研究所、普林斯顿大学等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总结了自己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宝贵经验。
“直觉”是杨振宁在演讲中反复提到的一个关键词。1937年,战争让家人和杨振宁颠沛流离。杨振宁在高二就准备考试读大学,于是借了一本物理书籍在家里学习。他一直不明白为何圆在旋转之时,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平方除以半径,整整想了两天,最终搞懂了向量的重要性。
“为何书中写着圆旋转力量会向着圆心?我的直觉说那是不对的!于是我反复思考,最终在直觉和书本的冲突中收获了学习的方法。”杨振宁说,“当直觉与书本知识冲突时,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必须抓住这种时机,因为直觉不断被修正的过程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直觉会带领我们走向新的研究领域。”
半小时过后,工作人员手提一个暖水瓶,轻轻地走到杨振宁身旁。她小心翼翼提起茶杯盖,随后又轻轻地盖上了。原来,之前倒的一杯茶水,杨振宁还没有动过。
“和同学讨论是极好深入学习的机会,同学之间应经常辩论,这对学习有莫大的好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有道理,人们要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人有缺点也不要害怕,要敢于触碰不知的领域。”
“有好的想法,不要轻易放弃。”
……
报告会已进行了一个小时,工作人员再一次提着暖水瓶走上台,依然无功而返。
杨振宁已经连续演讲90分钟,从始至终没有喝过一口水。因此,演讲全程没有丝毫停顿。
主持人再也看不下去了,这一次他亲自提着水瓶,走到杨振宁跟前。用手指了指水杯,示意杨振宁喝口水再讲。但他依然坚持演讲,直到演讲结束时,杨振宁方才拧开饮用水瓶盖,喝了两口水。
有学生不禁感慨,喝不喝水看似小事,却反映杨先生做人做事高度负责和严谨的态度。向大师学习的不光是学问,更有做人的态度。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