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2年8月25日尼尔・阿姆斯特朗在美国逝世,为了纪念这位首位登陆月球的宇航员,再次回顾人类首次登月着陆时所遇到的经历。
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的家人已经证实,尼尔・阿姆斯特朗于8月25日去世,享年82岁。他在本月初的生日后不久,曾接受过心脏搭桥手术。
“在我看来,最令人激动的就是着陆月球的一瞬间,那是人类第一次触碰这个星球。我们感受着月球的环境、月球的引力,在我看来那一刻是那么的情绪高涨,而当我从梯子上慢慢下来时印象就没有如此深刻了。”
这是在1988年的一次采访中,阿姆斯特朗告诉我的,当时我非常惊讶。我想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阿姆斯特朗迈出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步,是他在阿波罗Ⅱ号(Apollo 11)上的最终使命。当时共有6亿人从电视和广播中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看到阿姆斯特朗的“人类一大步”时心中涌出的敬畏感。因此,在1994年,我为我的专著《月球第一人:阿波罗宇航员的月球之旅》(A Man on the Moon: The Voyages of the Apollo Astronauts)采访他时,最期待的问题之一就是关于他迈出这惊人一步时的感受。然而,让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曾作为试飞员的阿姆斯特朗认为,与着陆月球的一瞬间相比,踏上月球的那一步没什么大不了。
在所有的挑战中,阿姆斯特朗和他的船员认为着陆月球是阿波罗Ⅱ号面临的最困难和最具挑战的任务。即使没有任何故障或者其他技术问题,飞船降落将是对整个阿波罗团队能力、任务控制能力以及宇航员自身能力的一次考验。阿姆斯特朗和副驾驶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需要在据月球五万英尺、时速上千公里的轨道中进入“鹰号”登月舱,并控制登月舱安全降落到月球表面平坦之处,而这一切都要在短短的12分钟内完成。在没有大气层的情况下,飞行翼和降落伞都无法使用,唯一控制降落速度的方法是改变“鹰号”登月舱助力着陆火箭的推力大小。其中,调整登月舱的飞行轨道尤为棘手,飞船由火箭推力来控制平衡,改变方向需要将整个飞船向一个方向轻微倾斜。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都很清楚,燃料仅够一次着陆尝试。难怪他们离开月球后,阿姆斯特朗曾私下总结当时安全返回地球的概率为90%,而成功着陆月球的可能性仅为50%。
虽然他们最后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但其过程却是险象环生。1969年7月29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刚刚开始准备降落,就出现了问题。首先是和地球方面的通信出现故障;然后是在宇航员耳机中出现非常危急的警报声:控制飞船速度和方位的机载计算机任务超载。所幸的是,太空航行地面控制中心(Mission Control)的专家们很快找到解决办法。但是警报声终究分散了阿姆斯特朗的注意力,当时他正在寻找“鹰号”降落路线,并观察适宜的着陆点。当计算机故障被解除,阿姆斯特朗再次观察舱外情况时,却发现了新的问题:在计算机的控制下,登月舱前方的着陆场竟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火山坑,其中撒满了乱七八糟的岩石,有的像汽车般大小。
就在这刹那之间,阿姆斯特朗决定冒险着陆在这些岩石之中,因为他觉得这些岩石或许能够为地球上的科学家们带来巨大的科研价值。但是,他们的速度过快,而岩石又非常之多。阿姆斯特朗依照计算机提供的数据信息,操纵“鹰号”登月舱越过这片巨大的火山坑和乱石堆,继续向前滑行,搜寻安全的着陆场。情况十分的危急,一边是奥尔德林在时刻关注屏幕上逐渐减缓的速度和不断降低的高度,另一边阿姆斯特朗还在观察着前方的着陆环境。不论是太空中还是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登月舱的燃料在每时每秒地减少,危险也在每时每秒地增加。
最终,阿姆斯特朗发现了一处相对平坦的地方,在高度仅剩100英尺后,他开始垂直降落。阿姆斯特朗深知在着陆过程中不能有任何偏差,不然登月舱在着陆时便会有翻倒的危险。但就在此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在马上要着陆之前,火箭扬起的尘土完全遮盖了视线,阿姆斯特朗凝神屏气,透过扬起的沙尘盯紧外面的岩石,以此作为参照物,驾驶“鹰号”登月舱开始缓缓降落。也就在此时,地球传来第一次警告:飞船燃料时间仅剩60秒。
此时在阿姆斯特朗脑海中想到,假若他们的高度降至20英尺,甚至更低,即便此时燃料已经耗尽,在月球微弱重力作用下他们仍然可以安全迫降。这时地球再次发出警告:燃料时间仅剩30秒。接下来,阿尔德林命令“打开着陆灯”。仪表盘上的蓝光显示“鹰号”3个细小的探头已经接触到月球表面。登陆舱成功着陆于“静海基地”(the Sea of Tranquility)(注:“静海基地”是阿姆斯特朗在登月之后为登月点起的名字)。阿姆斯特朗关闭了引擎――此时只有20秒的燃料剩余。之后的事情一切照常进行,直到7个小时后,他从“鹰号”中出舱,爬下扶梯,迈出了令世界为之激动的“一大步”。
但是对于阿姆斯特朗来说,“鹰号”着陆就意味着胜利时刻已经来临,他对准麦克风宣布,“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老鹰已降落。”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