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潜水器"蛟龙号"日前突破7000米以上的深海潜水记录,随着对"蛟龙号"打破记录的慨叹,一些关于深海探索的论调也纷纷浮上水面:"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远远少于太空";"探索深海难于探索太空"。但深海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以捉摸,这些说法都是被常年误传的谬论。
证据一:深海探测资金和技术成本低于太空探索
地球的表面70.8%被海水覆盖,其中超过2000米的深海区占海洋面积的84%。而由于99%的光线都难以穿过150米以上的海水,所以深海几乎就是漆黑一团,再加上巨大的压力和低温,探索深海的确是困难重重。但这些困难只是相对的,太空探索所要面临的问题更多,除温度、压力和可见度这些问题外还有距离、时间,以及如何克服地球引力等等问题。所以深海探索无论是在所需资金和技术难度上都难以企及太空探索。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研发设计的阿尔文号深海探测潜水艇。图为阿尔文号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下潜前的准备工作。
从资金投入方面来看,深海探索成本远不及太空探索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宇航局为完成阿波罗计划(载人登月飞行任务)共耗资255亿美元。在而在同一时期,美国也研发出了可以探索4500米以下深海的阿尔文号潜水艇,但阿尔文号全部研发成本也仅只在5千万美元左右。在科研经费预算上也体现了两者的难以在一个量级上比较,2009年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预算是176亿美元,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海洋研究的经费为3亿美元。目前世界上最贵的深海潜水艇是日本的“地球号”,共斥资6亿美元研发建造,然而和航天飞机每架2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每次发射9000万美元的发生成本相比,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从技术上来看,深海探索的难度比太空探索小得多
深海探索和太空探索有各自的困难:海洋的巨大压力需要潜艇设计新材料得以抗压,需要稳定的电池供能和提供照明;而太空探索也要解决这些问题,但不同于深海探索可以靠管线补给,太空探索由于距离遥远,需要把一切都压缩到最小的空间并且能够使用最长的时间,仅此一项,太空探索就要多解决数万项技术壁垒;还以阿波罗工程为例,该工程历时约11年。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可以说全美国的精英都参与了阿波罗计划才最终把人类送上了月球。而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作为一个非盈利的海洋研究机构仅仅凭借一己之力,就在60年代完成了美国深海探索的突破,研发并且建造了阿尔文号深海潜水艇,并且成功下潜数千次。
证据二:人类探索海洋超99%,而太空只限银河系
早在1960年,瑞士海洋学家兼工程师雅克・皮卡尔(JacquesPiccard)和美国海军中卫唐・沃尔什(DonWalsh)就乘坐直上直下的密闭球"的里雅斯特号"到达深度为10916米的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底部。虽然那次下潜只是为了挑战记录,没有进行实际的科学考察,但也足以显示人们有能力对海洋进行更深的了解。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