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在太空中静候「神八」的到来,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的首次「天宫之吻」。升空后的天宫一号与「神八」将通过唯一的一条天地纽带和地面沟通,这就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天宫一号和「神八」的交会对接,也将由北京飞控中心指挥完成。中国广播网报道,北京飞控大厅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2岁,据中央电视台直播报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些分系统的主管设计师非常年轻,一位主管设计师只有26岁。
交会对接任务测控通讯指挥部指挥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说,交会对接任务重点在飞控,关键在飞控,难点也在飞控。《南方日报》引述他的话说,作为此次任务的「神经中枢」, 从遍布在全球的陆基测控站,到置于同步轨道天基测控中继卫星构成全球测控网,所有的指令都从北京飞控中心发出,所有的资料都在这里聚,所有的资讯都从这里传输,一旦出现意外,应急决策也将在这里产生。「面对交会对接任务,」陈宏敏说,「北京飞控中心深感任重道远,挑战前所未有。」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党委书记、交会对接任务测控通讯指挥部副指挥长刘清华说,我们中心对全体参试人员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是「组织指挥零失误,技术操作零差错,设备设施零故障」。这个要求很高的。《新闻晨报》报道,关于航天飞控中心的作用,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太空船是大风筝,飞控中心就是线。
比欧美同行年轻15岁左右
「目前国际上能够对载人航天器进行飞行控制的航天中心,只有美国休士顿航天飞控中心、俄罗斯莫斯科飞控中心,以及北京飞控中心。」陈宏敏介绍说,1996年组建的北京飞控中心,在世界三大飞控中心中是最年轻的。不仅如此,在这座世界最年轻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挑大的,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群航天人。
对于航天人的年轻化,飞控中心党委书记刘清华深有感触地说,在执行此次交会对接任务的科技官员中,一线操作岗位几乎都是「80后」挑大,和欧美的同行相比,基本上要年轻15岁左右。
飞控中心软件室工程师于天一说,他参加的首次飞控任务,是2002年12月底的神舟四号发射。那一年,他才22岁。8年后的今天,于天一笑称自己在飞控中心「算年纪大的」。
压力太大 心理问题出现
「每一条飞控指令,发送前都需要非常慎重,发送不及时或者错误,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毕竟,国外有过这样的先例和教训。」于天一说,关键指令发送前都需要核,「那时全身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为缓解飞控一线人员的压力,北京飞控中心还通过心理辅导训练调节大家的情绪。
《南方日报》亦报道,今年中国航天领域科研试验任务很繁重,包括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火星探测,以及嫦娥三号任务准备等,多条战线并行展开。天上的飞行器不昼夜,地上的参试人员也就要连轴转,大家就基本上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了。不少一线骨干工作任务重,根本无暇顾及家人。刘清华说,有些一线科技人员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心理现象。对此,刘清华说,「我们让飞控中心的专职心理专家,给每个一线参试人员建立了完备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一线近700名参试人员进行了心理测试。」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