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数码科技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屠呦呦教授的重大科研成果与那个时代是分不开的

www.sinonet.org 2011-09-25  科学网  [复制链接]  字体:

  (作者:许培扬)屠呦呦教授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与毛泽东对中医药学的正确认识、极为重视和高度评价是分不开的。现在的年轻人也许很难理解,当年,为什么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威力。按当年的说法,屠呦呦教授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那么,看看毛泽东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就不难理解啦。后来的领袖人物还没有一个象毛主席那样讲过呢。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虽然不是医学家,但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医学哲学家。毛泽东的卫生思想不仅在过去对中国医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追溯毛泽东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所作的战略决策和重要论述,可以了解毛泽东的思维方法富有开创性和哲理性,可以了解到毛泽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巨大威力。毛泽东关于中医药的思想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医道中西,各有所长”

  “医道中西,各有所长”,“又各有所偏”是毛泽东在1913年做的《讲堂录》笔记中留下的至理名言。他在笔记中如是说:“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毛泽东对中西医学方面的最早论述。

  “中西两法治疗”

  用“中西两法治疗”最初是由井冈山红军医院的医务人员首创的。毛泽东热情地肯定了这个创造,将它写入报告。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作战一次,就有一批伤兵。由于营养不足、受冻和其他原因,官兵病的很多。医院设在山上,用中西两法治疗”。

  在井冈山红军医院里,有西医也有中医,许多内科病都用中医治疗,并采用自制中草药。当时,毛泽东指示:由于根据地缺医少药,必须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他说:草医草药要重视起来,敌人是封锁不了我们的。

  “中西两法治疗”在革命战争期间的医疗救护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仅太行军区8年抗战中就收治伤病员13万余人,治愈10万余人;解放战争期间,收治伤员100万余人,治愈率70%以上;在根据地,使一度流行的霍乱、赤痢、肠伤寒、鼠疫等严重危害军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遏制。毛泽东倡导的“中西两法治疗”尊重了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当时的实际困难。为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团结中西医”

  1950年8月,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的题词中明确指出:“团结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这里明确规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中国卫生工作的根本方针。

  1952年12月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毛泽东又进一步规定了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再一次肯定了中西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要求中西医团结起来。

  解放以后,在毛泽东团结中西医卫生思想指引下,中西医团结合作,在改变我国卫生落后面貌和防病治病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重视中医、团结中西医、发展中国的新医学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1953年,毛泽东在严厉批评当时卫生行政部门某些人排斥中医、歧视中医的错误倾向时指出:“祖国医学遗产若干年来不仅未被发扬,反而受到轻视和排斥,对中央关于团结中西医的指示未贯彻,中西医的真正团结也未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错误一定要纠正,首先就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要改变。”

  1954年毛泽东发出了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他主张中西医结合,其主旨是取中医和西医之长,创造一个既高于中医,又高于西医的新医学,为建设新中国服务。为此,毛泽东作出了全面而深刻的指示:“今后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西医学中医”。

  1956年,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指出,“学习外国的东西,是为了改进和发扬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③。他认为“西方的医学和有关的近代科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学、化学、解剖学等,这些近代的科学都要学。但是学了西医的人,其中一部分又要学中医,以便运用近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整理和研究我国旧有的中医中药,以便使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

  “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是毛泽东对中国医学发展提出的伟大战略目标。

  “中国对世界上的大贡献,中医是其中的一项”

  毛泽东不仅高度评价了中医药的科学性,而且还高度评价了中国医药学对人类的伟大贡献。1954年7月毛泽东指出:“中医对我国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他说,一说到中国的特点,人们往往用两句话来概括,叫做“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两句话都跟中医有直接关系。由于地大物博,才有那么多的植物、动物和矿物成为中药,历史上有数不尽的天灾人祸,但最后,中国还是以“人口众多”屹立在世界东方,这里边当然有许多原因,但卫生保健事业所起的作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这方面应首先归功于中医。毛泽东还指出:“中国对世界上的大贡献,中医是其中的一项”。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毛泽东历来非常重视中医药研究和发展。1954年,毛泽东作出重要指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将绝版。同年,他指示要“成立中医研究机构……对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1955年春,毛泽东又强调指出,要解放中医;中医医院要有重点的试办。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同志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8年,他在致杨尚昆的信中指出:“卫生部党组的建议的最后一段,即今后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的学习班,由各省、市、自治区各办一个70~80人的西医离职学习班,以两年为期,则在1960年冬或1961年春,我们就有大约2000名这样的中西医结合的高级医生,其中可能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

  为落实西医学习中医,毛泽东进一步指示:

  首先要抽调100~200名医科院校的毕业生,交给有名的中医,去学习他们的临床经验。这样就可以把中西医界限取消,成为中国统一的医学,以贡献于世界。

  其次,各医院要有计划地请中医来院看病和会诊,允许住院治病用中药,并制定出尊重中医的各种制度,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第三,对中药研究不能光做化学分析,应做药理实验和临床实验,特别是对中药的配合作用更应注意。对制药人员应按技术水平分别给予技术干部待遇。

  第四,把一些古典的经典性医学著作由专人翻译成白话文印成对照本以便于西医阅读学习。

  在当前世界上有些国家的传统医学已经衰落,而中国的传统医学在回归自然的大潮流中日趋兴旺,独树一帜,这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证明了毛泽东关于中医药思想的科学伟大。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



上一篇:鲜为人知:被下马的中国早期的载人航天计划(组图)
下一篇:神舟八号的运载火箭抵酒泉 将与天宫一号对接(图)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数码科技] 屠呦呦领取“准诺奖” 贡献曾40年未·[数码科技] 中医科学研究员获美医学大奖惹争议
·[数码科技] 专访屠呦呦:荣誉属于那个时代的中国·[数码科技] 屠呦呦再获生命科学奖 被称中国离诺
·[数码科技] 中国神药青蒿:屠呦呦在中医垃圾堆发·[数码科技] 屠呦呦、张亭栋获GSK杰出成就奖 均为
·[数码科技] 81岁女药学家屠呦呦:她离诺贝尔奖仅·[数码科技] 科学家屠呦呦获拉斯克奖 青蒿素救几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马航机长疑与恐怖分子同校 副机长是高官之子(图)
马航机长疑与恐怖分子同校
车便宜且没过路费?看看真实美国到底什么样(组图)
车便宜且没过路费?看看真
售楼小姐灰色生活揭秘:生活压力下牺牲色相(组图)
售楼小姐灰色生活揭秘:生
揭新中国史上首次枪决高干子弟 邓小平叫好(组图)
揭新中国史上首次枪决高干
唐驳虎:马来西亚总理实际已公布飞机的下落(组图)
唐驳虎:马来西亚总理实际
盘点曾吻过宋祖英的男人们 官员强搂被免职(组图)
盘点曾吻过宋祖英的男人们
3.15盘点全球十大最坑爹旅游地 极枯燥乏味(组图)
3.15盘点全球十大最坑爹旅
金发美女出任克里米亚新总检察长 萌翻网友(组图)
金发美女出任克里米亚新总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4 加拿大华人网 SinoNet.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