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出厂前,工作人员为其加装包装箱
7月底,外媒就将“天宫一号预计8月升空”的话题慢慢升温到现在。而《朝鲜日报》一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近日完成总装,天宫一号发射进入倒计时”,让中国宇宙空间站计划再次走入媒体的视线中心。
一些外媒甚至发出这样的声音:中国成为了经济的超级大国,而目前正走在成为军事大国的路上。中国推出了自己的建立空间站的计划,并将和国际空间站相抗衡。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大可不必如此夸大其词,因为天宫一号只不过让中国在太空力量上适度增加而已,“只是沿着美国和前苏联几十年前走的路,迈出了一小步。”
尽管如此,美国华盛顿的专家仍然将其解释为,有这样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正在扶摇直上,而美国却在走下坡路。
展望
空间对接是最大难点迄今只有四家曾成功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一是航天员上天;二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实现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三是建立永久性空间站。此次发射是完成第二步的后续任务,为完成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基础。
不过,有报道指出,“交会对接”是举世公认的航天技术瓶颈,国外航天器在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就曾失败,如俄罗斯“进步M3-4”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在对接过程中相撞。
韩国《朝鲜日报》也写道,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很大,飞船对接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宇宙空间站距离地球表面约300公里,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绕地球运行,其速度为枪弹的10倍。宇宙飞船需要找到国际空间站,并以相同的高度及速度飞行,若两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将飞船连接口与空间站对接。连接装置的口径仅为10至30厘米。一个很小的误差,也会让飞船抛向离空间站很远的地方。
《朝鲜日报》称,迄今为止,自主建设宇宙空间站的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而成功对接宇宙飞船的除了以上两国,还有欧盟和日本。
前苏联于1971年发射了人类第一座宇宙空间站“礼炮1号”,美国于1973年成功发射一座叫“天空实验室”的空间站,并分别在太空对接成功。
欧盟和日本则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向国际空间站发送了无人太空飞船,和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不过,欧盟和日本只能说是参与了国际空间站项目,而很难视其为自主建造。
抗衡
美国退出只剩中俄天宫代替国际空间站?
天宫一号为什么这么惹眼?《今日美国》称,在美国全部宇宙飞船搁置以及宇航员计划未来规划争论时期,中国天宫一号的发射自会引来更多关注。
而中国的“雄心”也招来了各种猜忌。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称,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的中国太空观察家和资深分析师顾克冈表示,8吨重的天宫一号比美国1973年发射的80吨重的“太空实验室”要小得多,而且也比俄罗斯1986年发射的20吨重的“和平号”空间站小。
报道预计,中国计划在21世纪20年代早期完成70吨重的空间站的建设任务。顾克冈指出,到时,国际空间站将退役。如果这两件事果真发生的话,中国的空间站届时将成为新的国际空间站。
“中国成为了经济的超级大国,而目前正走在成为军事大国的路上。中国推出了自己的建立空间站的计划,并将和国际空间站相抗衡,”美国媒体这样写道。
6月份,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NASA)搁置了其全部宇宙飞船,如今,全球只剩俄罗斯还具备输送宇航员出入国际空间站的能力。
此外,韩国媒体称,中国空间站的研发费用高于俄罗斯。据估测,中国在航天领域投入的费用为年均15亿至20亿美元。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世界安全研究所官网表示,从对外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国家航天局年均预算为5亿美元左右,但西方研究机构分析认为,中国年均宇航研发预算高达15亿至20亿美元。其数额虽然低于美国和欧洲,但和日本相仿,高于俄罗斯。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