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则“用牛肉膏制造假牛肉”的新闻,让25岁吴恒突然意识到,自己也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受害者。5月11日,复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研究生吴恒开始在网上征集志愿者,挑出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2107篇报道,编写出“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
吴恒在复旦校园
厦门大学门口的海滩,一身黑色背包客行装。这是吴恒在微博的头像照。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学者贺卫方等都在他的“关注”之列。从他的微博看,他常评论、转发一些国际新闻和社会热点,偶尔也对社会问题的发发牢骚。
他在个人简介中称自己为“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因为懒得放弃而选择坚持”、“信仰心中准则和头顶星空”、“每天读一卷《资治通鉴》”,因为“读史早知今日事”。
正如这些个人简介所呈现的,吴恒热爱历史人文学科,目前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攻读硕士。但就在最近,吴恒做了一件不普通的事――6月17日凌晨,他和志愿者团队一起发布了一个名为“掷出窗外”(www.zccw.info)的网站,并同时发布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2004-2011)》和《掷出窗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你应有的态度》等报告。一经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网站发出,就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网站上线第一天就有一万的访问量,用完了我预计一个月15G的流量。”他笑着告诉《外滩画报》记者。吴恒说,这个项目的人力成本为零,所有搜集数据和建设网站的工作都是志愿者义务完成的。仅有的开销来自购买域名和空间所花的200余元。
一段被牛肉改变的人生轨迹
如果不是一篇“用牛肉膏制造假牛肉”的新闻,吴恒或许怎么也不会意识到,原来食品安全的威胁离自己那么近。
吴恒今年研究生三年级。在研二快结束时,他在寝室埋头写论文,导致作息不规律,总是赶不上食堂的饭点,于是习惯了叫外卖。而他最爱吃的是学校后门小餐馆的铁板牛肉盖浇饭。“经济实惠――不到10元却有大块的牛肉。”
而当时,一个室友不时劝阻他,说这么便宜的牛肉一定是假的。但吴恒不以为然,他觉得口感和味道都不差。
直到今年4月,他在新浪网上看到了《多地曝用牛肉膏制造假牛肉,多吃致癌》的新闻,“那一刻,五雷轰顶。”
在三聚氰胺危机爆发时,吴恒虽然愤怒,但他还没有成家、养孩子,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得知火腿肠里掺了瘦肉精后,他说自己不怎么吃火腿肠,没有在意;然后是铺天盖地的地沟油报道,他不常在外吃饭......直到看到牛肉膏的报道,吴恒突然发现自己无意中也成为了受害者,感到特别震惊。
“我本以为身为大学生,只要身处校园,饮食上洁身自好,不吃路边摊、烧烤、麻辣烫,即使那么多有毒食品即使存在,也与我无关。但那一刻,这种天真的想法顿时灰飞烟灭,我们被伤害的概率其实比自己想象的要容易发生得多。”
这则新闻爆出后,虽然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在“果壳网・谣言粉碎机”发布了辟谣文章《猪肉变牛肉――被妖魔化的“牛肉膏”》,认为所谓“牛肉膏”可能只是一种现代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的“牛肉香精”,不能认为“非天然就一定有害”;并且广州工商局也发表声明称“牛肉膏未被国家禁用算合法”。但吴恒并未因此放心,“厂商既然连在食品种类上都能作假,又如何保证他们使用的添加剂、生产环境是合格的?合格的牛肉膏可能不致癌且无害不假,但如果奸商们使用的是来自黑作坊生产的呢?”
于是,吴恒决定以此为起点,做一个近10年来的中国食品安全调查,让更多人意识到食品安全的形势已经迫在眉睫。然而在搜集了两三天资料后,他发现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数据量特别大,随便一个关键词,一检索都有五六千条。”于是在5月11日,吴恒在人人网上发了一篇日志,正式征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加入他的行列。
吴恒写道,“我同样希望这样的调查报告,能够有多米诺效应,或者至少能为骆驼再加一根稻草。”
很快,就有33人留言给予了回应,加上做网站的技术人员“小白”,吴恒共召集到了34个同学,组成了一个“食品安全调查临时小组”。这34人中,只有五六人和吴恒有过私交。有几个已经工作了,甚至还有三个成员的ID分别来自法国、加拿大和韩国。
在日志里,吴恒还引用了约翰・多恩(John Donne)写的短诗《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吴恒觉得,用它来形容当今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再合适不过。“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
“有毒食品维基百科”
5月13日,志愿者团队正式开始运作。按照吴恒计划的进度和分工,项目分成资料统计、数据分析和结论展示三部分,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
他们首先找到了医源世界网的“安全快报”板块,内有约一万条记录,包括近六千篇历年来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但他们的选择范围较广,还包括一些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和法律法规的介绍,而且没有注明出处。”吴恒说,“我们所做的是从中精简出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找到它们的出处,并提取关键词,方便索引。”现在“掷出窗外”上的报道大多来自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门户网站以及人民网、新华社等。
这是整个项目中最繁琐,他们心血花得最多的部分,但也是最基本、最关键的一部分。33个人按时间段分工,分别完成其中的一部分,最后汇集到吴恒那里。但考虑到单靠“安全快报”上的资料,来源太单一,他们又根据不同时段去找其他网站的食品安全报告和主流媒体的食品安全专题,与手头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添加。“学历史的,特别看重这一点。”吴恒说。
最后,他们挑出2004年1月至2011年5月之间有明确来源和受害者的2107篇报道,制作了2840条记录,并为每篇报道提取了包括事发地、涉及食品种类、对人体有害的原因、媒体来源和网络来源等关键词,方便用户检索。最后由吴恒完成关键字的汇总和统一,例如食品问题发生地点全部按“省份”来提取而不是按城市。
最后呈现出的结果只是他们工作的冰山一角。事实上,“第一期工作遍历了《安全快报》收录的8634篇新闻,第二期工作在各大网站至少查阅了同等数目的新闻,共计17268篇。每篇新闻按平均600字计算,则阅读量至少为10360800字。”吴恒在网站如此写道。
团队的其他成员告诉记者,他们或多或少都为这个贡献了自己的一部分业余时间,但“做得最多的还是吴恒,这一个月他是最辛苦的”。被问及合作和沟通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吴恒的学妹陈竹说,“每一步都计划周密且实施顺畅。隔几天就能收到他的进度邮件。”而对此,吴恒只是谦虚地说,“没有其他同学的帮助就没有这份报告。”“网站的另一大功臣是小白,他已经工作了,每天只能利用下班后的一点时间为网站提供技术支持。”不过在组员眼里,小白低调、神秘,只知道他做事麻利、有效。
在吴恒眼里,这个项目的核心就在于这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有点类似于‘有毒食品维基百科’、一个搜索引擎。”他说。也许是专业所长,自己对历史资料的敏感度比较高,才萌发了这个想法。“虽然我自己没创造什么新的信息和新闻,但我把过去的信息和新闻都汇总起来,方便人们去获取、去检索。比如,其实2006年新华社已经报道过塑化剂的问题,而不是现在才出现的。通过这样的信息汇总让大家知道过去都发生了些什么,我想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
在“掷出窗外”网站上,吴恒又专门添加了一项“我要补充”,期待更多的网友在读到曝光食品安全危机的新闻时,将标题与链接添加进资料库,使资料库不断壮大和完善。他说,这项工作还未结束。
虽然现在食品安全形势严峻,但令他不解的是,周围的人好像都不太在乎了――“没什么可以吃的了吗?那反正吃什么都是中毒,就和原来一样呗。”他时常听到朋友这么“自我安慰”。“我觉得现在有点‘温水煮青蛙’的意思。报道一多,大家就开始抱着无所谓的心态来对待这件事了。”吴恒说,“不过,我想把之前所有的新闻都搜集起来,可能水温就比较高了。我希望惊醒的青蛙能多一点。”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